大悟读书网 > 人文社科 > 品味公文 > 第10章 详写与略写

第10章 详写与略写

实则详,虚则略。在公文中,“实”是指材料,如情况、事例、数字等;“虚”是指观点,如主张、见解、道理等,体现在大小标题或段旨中等。观点要少而精,起到“点睛”作用;材料要详而实,充分说明观点。公文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实用”,所以行文要写得“实”。无论是反映情况、部署工作还是请示事项,都应把具体的情况、措施和事项写得详细些,而道理要少讲,议论要少发,原则要求要少提。目前,公文中“虚”多“实”少是一个通病,空话连篇,套话成串,官话爱讲,大话乐道。谈学习体会,都是“大家围绕……主题,认真地进行了……讨论,提高了……思想,统一了……认识,明确了……几种关系,划清了……几条界限,坚定了……几个信念,决心为实现……目标而努力奋斗”等等。提工作要求,则是“某某问题是关系我们事业成败的大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兴亡的大问题,全局各级干部都要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加强领导,改进作风,花大力气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我们要从文山会海和日常事务中努力解脱出来,走出办公室,深入第一线,走出机关,深入基层,到群众中去,到实践中去,认真调查研究,解剖麻雀,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少说空话,多办实事,少做虚功,多用实劲,在抓好、抓早、抓紧、抓实、抓深、抓细上狠下功夫,真抓实干,一抓到底,坚决要抓出初步成效来”等等。这一大堆要求,念起来抑扬顿挫,听起来铿锵入耳,执行起来不知所云,检查起来难得要领。这种空话虚词应该“除恶务尽”。公文对下提要求,一定要尽可能地简明,像《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中“不拿群众一针一线”那样,让受文者看了知道如何去做。此外,需要说明一点,所谓“实则详”是相对而言,不可绝对,否则也会造成材料的堆砌。

新则详,旧则略。一篇文章中反映的新情况、新事物、新经验、新问题,都是很有参考价值的,能有力地体现公文的主旨,要写得详细一点;而那些早已反映过的、人所共知的陈旧材料,即使是不可不写的,也应略写。在简报、信息、工作报告中,应该重点反映新情况、新经验、新事物、新问题等有新意的材料,以供领导机关研究参考,或加以推广,或解决问题,以推动工作。相反,那些年年都做的工作,老生常谈的问题,通常的工作做法等陈旧材料,即使必须要写,也应点到而已。比如,一篇反映加强党建工作做法的简报,写了五条经验:(1)从公司实际出发开展“六个一”活动;(2)总结推广“一刻钟”党课经验;(3)进一步加强领导干部理论学习;(4)抓好党员佩带标志上岗试点;(5)继续抓好新党员发展工作。从当时情况看,第一、二、四条做法是有新意的,应该抓住这三条重点写,以便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而第三、五条做法,是年年要开展的工作,即使做得不错,也不必作为专条经验来写,可在开头或结尾部分提一提就行了。

近则详,远则略。古人论画日:“远山无皴,远水无波,远树无枝,远人无目。”这与毛宗岗说的“树之近者浓之,山之远者淡之”,同出一辙,都是从视觉效果上来说的。公文写作的近详远略,是从公文的时效性上来说的。由于制发公文多是着眼于当前和以后一段时期的工作,因此,距离较远的情况和事情,其价值往往较小,可以少用笔墨;而距离较近的情况和事情,价值就较大。特别是反映情况、研究问题的公文,情况越新往往就越是重要,就要多用些笔墨。比如,总结五年的工作,往往是近一两年的工作思路和做法,对于以后的工作有较大的指导和借鉴作用,自然要详细总结;而在这以前几年的工作情况,就要写得简略一些。看看《政府工作报告》的写法,对五年的情况常常用几个排比句和数字一带而过,具体地写经验做法或问题时,多是近一两年的事。再如,调查报告中列举事例时,较近的事例一般要写得详细一些,而说明同一问题的较远的事例,就要略写。

重则详,轻则略。清代学者唐彪说:“详略者,要审题之轻重为之。题理轻者宜略,重者宜详。”就是说,从表现公文的主旨来衡量,重要的宜详写,次要的宜略写,这样才能突出公文的主旨。拿工作总结来说,其主旨是通过回顾过去,从成绩中找到经验,从不足中找到教训,进而得出使工作思路更加符合客观实际的规律性认识,以利于今后的工作。因此,撰写工作总结时,就要把总结经验和体会作为重点,集中笔墨来写,运用夹叙夹议的写法,用具体事例和典型数字来说明经验、证实体会;而对于工作成绩和基本情况,则应运用概述的写法,略而不繁,疏而不漏。再如,反映贯彻上级工作部署的报告、简报,其主旨是让上级了解本单位贯彻的实际情况,因此,要着重写贯彻的具体思路、采取的有效措旋以及实际进展情况,其他情况则可从略。有的这类报告,用主要篇幅叙述接到上级文件后如何进行学习领会,如何开会研究,如何进行部署和动员等等。这就犯了该略不略的毛病。因为下级贯彻上级文件和工作部署,哪个单位都要学习领会、要开会动员,这些内容对上级领导没有多少参考价值,即使要报告也应略写;而上级真正需要了解的不是开会没开会、动员没动员,而是采取什么方法贯彻的,以及贯彻的具体效果如何,这些才是须用主要篇幅来写的。

特点详,一般略。所谓特点就是与众不同、引人注目的方面。我们平常说,一个人如果长得没有特点,扔到人堆里就找不着了。一篇公文若没有特点,在“文海中”也不会令人重视。要使公文写得有特色,就要抓住带有特点的东西,如新生事物、特色经验、典型做法、特殊问题等,集中笔墨写那些与众不同之处。具体来说,譬如写工作报告怎样突出特点呢?工作报告的内容,多是反映贯彻上级工作部署的情况,上级在部署工作时往往提出一些要求,如成立领导小组、制定计划、抓好试点、层层检查等。对这些要求,各个单位当然要依照贯彻,贯彻了就要在报告中加以反映。如果各单位的报告仅仅反映这些统一布置的工作,必然是所见略同、毫无特色的报告,形成“千人一面”。因此,对于同上级要求完全一致的思路、做法,报告中应该少花笔墨,甚至几笔带过。而对于贯彻上级精神中带有本单位特点的工作思路,带有创造性的工作做法,带有探索性的工作经验,带有针对性的工作措施,却应认真总结提炼,作为报告的重点来写。因为这些才是能形成公文特色的东西。清人节孝说:“作文,他人所详者我略,他人所略者我详。”抓住与他人的不同点着墨,才能写出特点来。

公文的详写与略写,大致有以下几个规律。

点则详,面则略。即荀子所言,详则举小,略则举大。这是因为“面”上的情况宜用概括叙述的方法,粗笔勾勒;“点”上的情况则宜用具体叙述的方法,细描细写。报告、简报和信息经常运用这种点面结合的写法,反映一项工作,先把总体情况用几句话概略地交代一下,就是略写;然后列举一两个单位的具体情况,便是详写。点详面略的写法,使文章既有广度又有深度。

对于详略之法,古人有诸多论述。其中讲得最独到的是荀子,他说:“久则论略,近则论详;略则举大,详则举小。”(《荀子·非相》)其意是说,时间久远的简略叙述,时间近的则详细叙述;略述的是那些全面、概括的情况,详述的则是那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与荀子所见略同的,是清代的毛宗岗,他说:“《三国》一书,有近山浓抹,远树轻描之妙。画家之法,于山于树之近者,则浓之重之,于山于树之远者,则轻之淡之。不然林麓迢遥,峰岚层叠,岂能于尺幅之中一一而详绘之乎?作文亦犹是已。”(《读三国志法》)这就是说,文章不能求全,再长的文章,也不可能把所有的都说到了,必得有所详有所略,而详略之法就在于远近之中。

未知详,易知略。一件事情,受文者不太了解的应详写,众所周知的应略写;一个道理,难于理解的应详写,一点就透的应略写。掌握详略,要会“看人下菜碟”,了解受文者的情况。受文者若是上级机关,公文中就要少讲、不讲大道理,因为这些道理上级领导是很清楚的;相反,要多反映基层的真实情况,因为越是高层领导越需要了解基层情况。受文者若是基层单位,公文中就要少写基层的一般情况,这些是基层熟悉的;而要多阐述上面的新精神、新政策,把道理讲清、理由讲透;多推介外部的典型经验和先进事迹,这些往往是下面不熟悉的。

在公文写作中,详写就是具体地写,将一个意思细细道来;略写就是概括地写,将一个意思简明扼要地说出。自古文章的写作,俱要详略得当,开阖自如,而不能主次不分,平均用墨。就像画画,详写处要重重着色,泼墨如云;略写处则要惜墨如金,轻描几笔,甚至干脆让它空着,略去不写,这样才能突出重点。文字的详略,是根据行文的需要,该详则详,该略则略。对这个“该”字认识得如何,反映一个人写作水平的高低。不谙详略的写者,最爱犯的毛病是,自己知道多少就写多少,写什么事都要从“三皇五帝开天辟地”写起,不管有用没用都写上去,使文章臃肿不堪,甚至不知所云。

以上几条详略疏密的方法,只是择其要者,还可以再总结出几条来,但恐怕过于繁琐。还是叶圣陶老先生讲的简明:“叙述一件事情,得注意详略。对于事情的经过不作同等分量的叙述,必须叫人家详细明白的部分不惜费许多笔墨,不必叫人家详细明白的部分就一笔带过。”

详写和略写,是一切文字作品的通用笔法。扩展而言,美术中的工笔与写意,戏剧中的亮相与过场,电影中的慢拍与快摇等等,也是一种详略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