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读书网 > 人文社科 > 你的第一本哲学书 > 译后记

译后记

本书原有台湾译本,题为《哲学入门九堂课》,译笔清雅,生动简洁,曾给了译者不少启发,在此谨致谢意。然而该版问题亦不少,体例殊乖,硬伤迭出,对于译者来说也是一种反面的借鉴。

本书的书名如何翻译也颇费思量。原文的书名“What does it all mean?”如果直译出来是“这一切到底意味着什么?”这当然是终极的追问,但是如果这样直译,不但啰嗦,而且费解。所以最后我决定另起炉灶,译为“哲学冒险”[1]。在我看来,这不但契合该书名的深意所在,也最好地界定了philosophize(哲学思考)的本性。当然这一点上大可见仁见智,本难完美。

作为一个读者,我未必同意作者在书中的所有论证,对于某些问题的提法也有不同意见,但从译者的角度来说,自当站在作者一边,设身处地为作者着想,在另一种语言中充当作者的代言人。从我个人的角度来看,本书的简明浅易虽是一大优点,对于不求甚解的读者来说或许反而会成为浅尝辄止的理由。作者在第一章中说:“关于这些问题除了本书中所提到的,还有许许多多更为复杂和深刻的内容。”此正如朱熹在《近思录》序中说:“若惮烦劳,安简便,以为取足于此而可,则非今日所以纂集此书之意也。”哲学的“冒险”永无止境,我也希望读者把本书作为继续冒险的出发点。也许在你的冒险中,你很快又会发现,在哲学中某些更奇异的国度,这些问题有时候和本书中所勾勒的概貌也会大不相同。

这还只是词语层面的问题。从语段上来说,本书虽然没有一般哲学文本那种佶屈聱牙的句法结构,但是许多美语中习见的表达法与汉语读者的阅读习惯仍然出入甚大,因此某些原文中非常直白的句子如果直译成汉语,反而显得很拗口。所以有时,我不得不采取宽泛的意译,把整段话拆散了,又用汉语中正常的顺序重新拼接起来,同时还要保留原文中环环相扣的论证结构。同时,对于一些美国读者熟知,而对于中国读者来说未免生疏的例子,我也大胆地作了修改和替换。至于在风格上,我的倾向是和原文一致,尽量通俗和口语化,而不以追求文字的雅驯为鹄的。

宝树谨识

译者研习哲学多年,本以为翻译此书问题不大,但一译之下,方感译事艰辛。由于面向的是非专业的读者,作者在写作此书时力求通俗易懂,不但将一切烦琐晦涩的专业“黑话”,如“substance(本体)”、“transcendental(先验)”、“category(范畴)”等等皆弃之不用,就是对“mind(心灵)”、“experience(经验)”、“meaning(意义)”等不得不使用的半专业用语的用法也相当灵活和自然,更凸现其在日常语言中的含义而非专业文献中的规定。如果套用汉语学界现成的定译,固然方便省事,亦非全不可通,然而原文中活泼自然的特点则不免丧失殆尽,本来对哲学知之甚少的读者更是会如堕五里雾中。因此在很多地方,译者不得不抛开许多原有的译法,根据上下文斟酌最恰当的汉语表达,有时对同一个词在上下两句中采取不同的译法,有时又要将不同的词翻成同一个,往往又与专业的译法相左。好在对于入门的读者来说,这一点并不构成阻碍,而即使是专业的读者,也大可听弦知音,不致有太多的误解。

9月8日 于西山蜗居

月前接到汤志恒兄的电话,约我移译Thomas Nagel的What does it all mean?一书。我读到此书后,很喜欢它简明易了、深入浅出而又不落窠臼的风格。在哲学启蒙书中,它既与一般所谓“入门”、“概论”、“大纲”之类的“正剧”写法迥异,也不同于《苏菲的世界》之类以情节取胜的“戏说”,而是直接面向基本的哲学问题,以对问题的探索来展现哲学自身的魅力所在。作者是美国著名哲学家,功力远在一般哲学工作者之上,而在此书中绝无崖岸自高、居高临下之态,娓娓道来,讨论辩难,如与读者当面亲切交谈一般,尤其令人感佩。它不但可为普通读者入门的津梁,就是对一般哲学爱好者乃至专业工作者来说,也不失为开卷有益的好书。因此,我不揣浅陋,接下了承担翻译这本书的任务。

[1]我们这里冒昧没有采用译者的书名,而是考虑到本书对读者的吸引力,起名为“你的第一本哲学书”。——编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