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这一面,即人们的价值更多被其经济价值所定义,正是卡尔·马克思(Karl Marx)所研究的内容,我们在第十四章会谈到这一点,并在接下来的第十五章讨论马克斯·韦伯(Max Weber)的研究。马克思观点的创新之处在于,他认为,经济体制并非一个遵循永恒规则的机器,而是一系列依赖于所有权的社会布局。从这一点出发,许多现象就浮出水面了,比如,人们为了生存需要出卖劳动力,又或是工作和私人生活中的异化现象。在他那个年代,所有权就意味着拥有工厂、机器和土地。而如今,它也意味着拥有数据和软件。马克斯·韦伯则为我们带来了关于经济发展与宗教信仰之间关系的新颖观点。他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关键之处不在于人们用这些钱做了什么,而是人们认为金钱象征着什么。那些认为赚更多的钱可以使他们更趋于神圣的人,就会更加努力地赚钱。
为了研究结构的意义,我们首先要明确什么是重要的宏观结构。社会学家总是将研究民族国家社会视为“重中之重”,第十三章则将社会学放在了一个全球化的视角中加以考量。我们可以看到社会学研究者被卷入殖民主义(colonialism)与后殖民主义(post-colonialism)中。本章呈现了古尔明德·班巴拉(Gurminder Bhambra)等人的研究,研究指出,欧洲思想的理念体系反映的是一种特殊性而非普遍性。此外,全球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受到这种全球规模的变化的影响,同时我们在与他人互动中也常常使用全球性的系统。比如说,你可能会用社交网络与在外国公司工作的朋友联系,也就是说,你的数据——你的私人情报——会被距你千里之外的朋友的公司获取并保存。事关你的私人生活的数据——你的朋友,你的家人——都会被挖掘出来,用于商业广告或售卖。
最后的两章将把我们带回最开始的故事,提出:“谁是谁”“谁在发言”“谁是他者”的问题。这向我们揭露出女人、少数族群以及非西方社会的人们对于社会思想的贡献总是被隐藏的事实,同时向我们介绍了女性主义认识论(Feminist Epistemology)的视角。我们最终会以介绍齐美尔(Simmel)结束整本书,正是他将私人生活和疏离感视为现代社会的基本品质。
从这些例子中你就可以感受到,没有人能够说得清他们的行动和决定究竟是全凭自己的意愿决定的,还是某种更深层次的力量“迫使”他们以某种特殊的方式行动。我们称之为“结构”与“行动”之争。在第十一章中,医药与疾病的例子引出这个问题,并介绍了塔尔科特·帕森斯(Talcott Parsons)的研究成果,他试着通过一个结构功能主义者(structural-functionalist)的进路搭建起消解两者隔阂的桥梁。这一章也质疑了这种分析在多大程度上能称得上成功,同时呈现了一些对社会学理解冲突与分化的能力的批判。第十二章将视角转移到了另一位研究者——皮埃尔·布迪厄(Pierre Bourdieu),他聚焦于结构是如何通过行动发生作用,或反之亦然。本章讨论他在阿尔及利亚所做的关于荣耀的研究,该研究呈现了他对于惯习(habitus)、场域(field)和社会资本(social capital)的一系列观点。这些可以用来解释行为何以同时被主体选择和被结构塑造。
涂鸦使得抽象的内容更加生动化
当福柯这类社会学家评价医学等科学时,他们认为,我们对于世界的了解正是控制其所是的关键。社会学作为一门直接研究问题的学科,会去检查这种类型的知识以及人们使用和评估这种知识的依据。本书的第十章就是要聊一聊关于这些科学的研究。这些科学可以说是现代社会中最具有权威性的知识形式了。科学研究的是事实,不是感觉,也不是主观判断。这一章论及有关科学、医疗和技术的社会学研究,此外,还会对“科学知识只是另一种形式的社会知识”的论断加以辨析。书中指出,这种科学知识在社会中具有一种特权,因为其用于说服他人的故事是通过自我来表达的。文中提到的安慰剂的例子,就说明知识与事实之间只隔着一条模糊的界限。
书中每一章的结尾,都展示了米拉用于总结课程的涂鸦。如果你也在上学,平日里肯定也记了不少笔记,比如上课、读书或者读论文的时候。其中有些笔记比其他的笔记效果更好。我们发现效果最好的学习笔记,就是把书和课堂笔记都放在一旁,我们用自己的语言、以自己的理解所写下来的东西。每个人了解和回忆信息的方式都不尽相同,在这方面你应该试着更加了解自己,有些人很快就能学会一段曲调或者记住一段歌词,而有的人能准确地告诉你某人在某一天穿了什么衣服、化了什么妆。学术界更加倾向于采用一种抽象的、文本的知识形式,但对于我们自己来说,我们有着更多随意使用学习工具的权利,比如运用听觉和视觉。空间感是人类思维中最适于训练打磨、也是最好用的部分之一,所以尽可能地使用这些进化了百万年的成果去描绘出你的想法吧。我们也希望读者能够好好地利用这些书后的涂鸦,也可以做一些类似的工作。当你有了一个想法,可以试着用涂鸦或草图把它表现出来。这些随手之作不需要多么美、多么深刻——只要对你自己有意义就可以了。
服刑囚犯的例子向我们说明,权力是理解人们所期许的生活与他们实际的行为能力的差距的关键。我们在第九章论及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他论证了那些特别的“需求”是通过权力(power)被生产和塑造的。他举的一个例子说明,不同的身份和存在方式是由医学和科学的话语(discourse)创造的。我们通过他对性和疯癫的研究来展示某一个主题被讨论和被书写的过程,以及这种讨论和书写如何改变了主题本身。对于个体来说也是这样——我们如何被谈论、书写、生产、识别、分类,而上述过程又如何改变了我们。权力是一种使人按照他人利益行事的力量。权力通常不是靠强制,而是通过引导人们的思想和行动方式发挥作用。
书中人物
从这些作者那里我们可以知道,正是个人行为构成了日常的生活,并使其看起来正常得毫不费力。在第七章,阿尔弗雷德·舒茨(Alfred Shutz)将其称为个体为容忍情境而进行的类型化(typification)——这也解释了为何人们能够容忍那些最无可容忍的情形。这一章主要探索常人方法学(ethnomethodology)的相关内容,这种观点认为,社会生活产生于人们对于质疑“什么是正常”的不情愿,我们的社会正是建立在此基础上的一种幻觉。第八章继续从意识出发讨论了更多关于人们为了操演自己的角色而做出的努力,援引了欧文·戈夫曼(Erving Goffman)关于公共场合与个人自我呈现的研究,该研究指出,我们的社会生活是一种表演。人们展示出自己的前台(front),并试图使他人信服。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异常的例子,即人们不能控制他们的“前台”和“后台”(backstage)的情况——如此类比精神病院这类全控机构。
我们的朋友们:
对于我们个人来说,最私人和最特别的特质和体验大概是我们与其他人互动的结果。从第五章开始,我们就要介绍由查尔斯·桑德斯·皮尔斯(Charles Sanders Pierce)与查尔斯·霍顿·库利(Charles Horton Cooley)关于意识与社会的研究。研究说明,想法不仅仅源自我们自己的头脑,也源自象征性的反映。这种反映依赖于符号而存在,这些符号为生活中无形的“橡皮泥”赋予形状与意义。这一章也告诉我们,如果你意欲与现实中的某人产生联系,就必须在想象中与他们建立联系。这也是科幻小说和神话具有如此强大的威力与影响的原因,想象远比现实来得更有力。若想要这些符号产生意义,我们就要与其互动。第六章讨论了乔治·赫伯特·米德(George Herbert Mead)所说的,要成为有思想的成年人,就必须以从外部向下看的姿态,作为一个客体与世界发生联系。接下来会介绍布鲁默(Blumer)的符号互动论,每一个活动都是一种互动。所有社会学研究的宏大结构——性别、社会阶层、宗教信仰——都是由互动组成的,脱离了个体的互动,这些也就不复存在了。符号互动论以此作为研究的起点,研究人们如何通过符号性与世界上的其他人以及自己的经验产生关联。
米拉(Mila):一个想搞清楚自己是谁以及如何理解生活的社会学学生。
综上所述,社会学兼具宏观和微观的视野。第三章则会关注更加私人的体验——情感(emotions)。文中所涉及的情感与理性(reason)的对立,也常常被我们用于理解其他的对立,如女人与男人、自然与文化、野蛮与开化。这些实属社会差异,而非天生的对立。本书会告诉你为何情感和理性紧密相连,两者互相依存。其中,情感实际上是一种由文化生产和塑造的概念。人们除了在回答心理测试问题时会关注情感外,很少站在学术研究的视野下关注情感。本章表明,社会学和心理学给予情感以足够的重视,并将其视作社会结构与本质的一部分。社会学观察发现,个人生活的日常面是被隐藏的对立与不平等形塑的。第四章中讨论的女性主义进路强调性别的对立,认为性别差异贯穿于社会中所有其他制度——社会阶层、工作场合、教育系统以及家庭等——的各个部分。性别常被视为本质的、遗传的、无法变更的事实。我们则会指出这种性别角色和期待是由社会建构的。个体越是按照社会性别真实存在的期待和方式行动,社会性别就越真实存在。
贾丝明(Jasmine):主修天体物理学的学生,像重力一样稳定且宽容。
如果你问人们“你是谁”,他们通常会回答一系列他们的来历——他们成长的地点、社区、民族等。而社会学所研究的“人们从哪儿来”,则关于产生、塑造个体并为其提供支持的社会。为这个研究的对象赋名远比在讨论它本身“是什么”“有哪些作用”上达成一致要容易得多。所以,在第二章,我们要聊聊社会学家埃米尔·涂尔干(Émile Durkheim)的研究,他指出,现代社会在建立社会关系方面具有一种特质,即这种关系可以在社会成员彼此素未谋面的情况下持续发挥作用,他称之为“有机团结”。这听起来十分美好,但涂尔干也试图了解这种社会强加于人的义务如何损害个体。其中,自杀就是人们感觉自己与无所依靠的世界相分离而造成的一种结果。他指出,自杀就是一种普通社会状态——“失范”(anomie)的一个例子——在此情况下人们失去了生活下去的盼头。
图妮(Tuni):主修时尚与设计专业的学生,认为内在的东西也许很有价值,但是外在也很重要。
社会学的产生是为了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即在社会过去所依赖的机制——传统、家庭、宗教、权威——在现代工作场合中或者消失,或者发生了根本变化的前提下,社会如何运作。我们将这种不断变化的状态称为“现代性”。这是第一个重要概念,我们将会在第一章讨论到。社会学家为是否存在一种“现代性”争论不休,或者说他们在意是否存在很多种现代性,以及这种现代性是否仍然适用于解释当下的世界。
瑟茜(Circe)和安娜(Ana):她们之间有着真正的友谊。
我们会为你介绍一些社会理论。所谓“社会理论”,就是用于阐释人类行为背景与环境的分析框架,我们从细微之处入手并逐渐使之丰满。书中提及的不同理论对此采取不同的分析进路,其中的研究也常常体现在不同的层面上。有一些理论研究人们的互动,另一些则更关注制度、经济或社会本身。我们写这本书就是希望告诉你,你完全可以透过自己的生活探索社会学的世界,反之亦然。全书遵循着初学者米拉的脚步,一步一步地将理论融会贯通,并将其融入她不断进化着的世界图景之中。
阿伦(Arun):衬托米拉的聪明才智。
书中都有哪些内容?
米拉的家人:
我们清楚你希望自由地汲取书中的任意内容,本书完全能够满足你的需求。书中涵盖了社会学家认为重要的议题,以及这些议题的反对意见。这个世界的变化是如此迅速,每一种对世界不同的看法同时塑造着这个世界,因此,人们对于一些非常基本的问题的看法注定存在争议。如果你有意将此书与一本主要描述不同理论脉络和研究主题的传统教材配合使用,我们将在此为你提供一种把它们搭配起来的使用方法。这本书介绍了社会学关注的问题,以及将理论投入使用的方法,其他的教材则列出了人们从不同角度出发并对这些理论予以支持的依据。比如说,你可以先阅读本书第十四和十五章关于“何为社会阶层”的争论,再参考你手边的教材,了解研究者对社会阶层进行的相关研究、社会阶层对社会不平等和政治的影响,以及社会的变迁如何改变了社会阶层的意涵。教材作为桥梁,可以将你的个人生活与本书内容联系起来,让你反思自己所处的环境——社会、民族、国家以及其他共同体。
米拉的爸爸:曾经是股票经理,现在面临入狱的危机。
本书是一本小说,故事围绕主人公米拉(Mila)在其朋友和家人陪伴下的大学生活而展开。你会从书中听到不同的声音。有来自米拉的老师和教材的权威之声,我们把米拉使用的教材叫作“福森与斯坦”(“Fussein and Stein”);也有米拉很喜欢的助教达莉娜(Dalina)的声音——是你会从教材或学院听到的声音。本书也会为你展示教材里没有,但在生活中常常会遇到的其他的声音——那些在课堂上提问的学生,那些“杠精”,那些挑战权威之声的人。作为社会学家,我们都是作为这些“其他的声音”开始活动的,想必你也是其中之一。阅读本书时,你或许觉得自己既像米拉,也像贾丝明(Jasmine)、米拉的哥哥,或者她的姨妈,又或者和所有人物都有相似之处。
米拉的妈妈:家中的主心骨。
如何使用这本书?
多尼(Doni):米拉的哥哥。
在这种意义上,社会学是一门研究性学科,它要求你潜入社会生活中,去质疑世界为何如此。这也说明了,那些看似非人格化的社会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后果,那些似乎不可避免且无法改变的生活事实,其实是人类决策和选择的结果。我们常觉得自己受到某种无法掌控的力量的冲击,倘若我们可以将其视作一种人类历程、制度或某种选择的结果,我们就可以对其进行研究,从而理解它们,甚至可以把握它们。比方说,近几十年金融市场重塑了世界格局,个人、企业和政府似乎听凭其摆布。一个国家如果需要借债,则必须拥有良好的信誉,其信誉等级需要根据一系列客观的价值评估获得。社会学家意欲揭示,这些市场中所采用的结果不仅仅是货币价值的评估,与任何人类活动相同,它们受到文化价值评价的影响,诸如对他人行动的预期,以及对于何事可能、何事不可能的理解。社会学家唐纳德·麦肯齐(Donald McKenzie)发现,人们用于描述金融市场的计算机模型同时也在改变着市场本身,因为市场中的交易者会将模型所显示的内容作为行动依据。这对每个人来说都有着重要影响:其一,这些模型说明重大的金融风险是可以被规避的;其二,每个利益相关者都相信,他们所使用的模型和方程可以保证金融安全。这正是2007年至2008年的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人们总是会忘记,人类创造物(如技术、制度)完全有可能脱离他们的控制。
姨妈:伊妮德姨妈(Aunt Enid)、毕比姨妈(Aunt Bee-Bee)、爱玛姨妈(Aunt Ima)。
社会学与其研究的世界并不遥远,而是相互交织。你可能接触过数以千计关于生活的陈词滥调和刻板印象,也就是那些我们常说的“众所周知”的事情。社会学家设法求证:这些人人都相信的东西就是事实吗?举个例子,我们都知道毒贩手中有大量现金,他们的沟通方式是诉诸暴力,使其他人服从。如果社会学家想了解贩毒到底是如何运作的,他们会花上数月甚至数年时间与毒贩待在一起。素德·文卡特斯(Sudhir Venkatesh)在研究一个贩毒黑帮期间,因为深受成员们信任,而被要求做“一日老大”,其他人都仰仗他来解决各种争端。此后他发现,很多黑帮成员的收入还不如一个普通人多。另一位社会学家,詹妮弗·福利特伍德(Jennifer Fleetwood)发现,毒贩的社会网络的组织方式类似于黑手党,事实上在沟通中他们会尽可能避免使用暴力。
李先生(Mr. Lee):家族朋友。
社会学旨在解释人们在社会中的行动、描述社会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正如C.赖特·米尔斯(Charles Wright Mills)所说,无论是什么议题,无论是哪条进路,社会学总是关乎我们对这个世界的想象。而社会学的想象就意味着,从那些我们不假思索的日常生活——比如刷牙、拖着步子上班上学、恋人或夫妻之间的争吵,甚至晚上出门找乐子之类的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行动入手,去理解所有这些世俗活动是如何被诸如历史、经济、文化、社会结构、制度等因素塑造而成的。只有我们主动去追问“为什么”“为什么是那样”“谁说它非得是那样”“它一直都是那样吗”“它有可能不一样吗”,这些因素才会浮现出来。当然,问题也可能以另外一种方式呈现出来:人们在生活中总能感觉到自己承受着传统、制度、法律和他人期待的不能承受之重。当我们产生怀疑时,事物的“实然”而非“应然”,就显得无比清晰了。
一直以来支持米拉的老师:达莉娜(Dalina)、兰道夫(Randolph)以及阿姆拉姆(Amram),尤其是达莉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