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问我,所谓爱情是不是在寻找自己丢失了的另一半呀?从出生起,我们就丢失了自己的另一半,穷其一生,我们就是千方百计想找到自己的另一半。我觉得,在这个世界上,除了了无生趣的人以外,每一个人都隐隐地有这样一个强烈的渴望,就是希望能够遇上爱情,能够陷入爱情。
另外,我本人也是经历过几次激情之爱的。王小波写了很多情书,这个大家都知道了;大侠呢,也写了很多诗,但他根本就不是一个诗人。可是有那么一种人,他在恋爱的时候、爱上的时候才能写诗,他就是一个这样的人。在他们身上也都发生了爱情,所以我认为爱情确实是存在的。
但是从我这几十年的研究和经历来看,爱情的获得并不是轻而易举的,有幸运的成分,也需要人为的努力。要想获得一份美好的爱情,还需要懂得婚姻、家庭、性和性别,因为它们与爱情息息相关。
这几十年间,我一直在研究婚姻、家庭、爱情这些领域。二十年前,我做过一项研究,后来用研究所得的资料写了一本书,《中国女性的感情与性》。做这个研究的时候,我用的是个案访谈法,也就是跟每一个人深谈她的个人生活史,有很多人给我讲了她们的爱情故事。我发现,爱情确确实实在她们身上发生了。也就是说,有爱和没有爱,这两种情况是非常清楚的。我想,她们的经历证明,爱情这个东西确实是存在的,它在很多人身上实实在在地发生了。
社会学有两个任务,第一个任务是搞清楚“是什么”,主要就是各种各样的统计数据,比如说婚前性行为的比例是多少、离婚率是多少,这样一些基础的数据;第二个任务就是搞清“为什么”,比如人们为什么会离婚,为什么会选择不进入婚姻,这样一些行为背后的深层原因。
我想人们之所以有这样一问,是因为在他们的生活里从来没有碰上过爱情,在他们身上没有发生过爱情。不过,我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爱情的确是存在的。
我会从是什么和为什么这两个角度,从爱情出发,跟大家深入地讲解与婚姻、家庭、性与性别有关的话题。大家在了解了是什么和为什么之后,就明白应该如何处理自己生活中遇到的种种问题了。
有人可能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在这个世界上,爱情真的存在吗?拿父辈来说,我也没看出他们经历过爱情,一辈子过得不也挺好的吗?
我想把这些年的研究和感悟做一次系统的总结,分享给大家。我希望可以为大家提供一个社会学的角度,来观察自己,更好地了解自己,更好地爱自己;从爱出发,来处理婚姻、家庭和性方面的问题。
如果你一辈子没有经历过爱情,这一辈子没有一个人真正地爱过你,你也没有真正地去爱过一个人,回首一生,你会觉得很痛苦,很空虚,很遗憾,很失落。你所得到的那些钱、权、名,都是身外之物,你没有得到真正的快乐。而你一旦经历了爱情,就会觉得,跟其他一切相比,这才是最快乐的。
你可能会问,从社会学角度讲这些,会不会有好多难懂的理论?恰恰相反,我这个人是挺烦理论的,所以我主要从三个维度来讲:第一,我会分享很多有趣的个案;第二,我会结合社会学领域里各种有趣的数据;第三,我会分享一些个人的体验和感悟。
人这一生只有短短几十年,会经历很多的事儿。社会学研究中衡量人的社会地位有三个标准,一个是钱,一个是权,一个是名。每个人在他的一生中,就在这几个领域里不断地奋斗,为名为利,为了权力,一辈子不停地追求。可是你最后会发现,真正能够给你带来快乐的还是爱情,而不是其他的东西。
在这里,我要特别感谢喜马拉雅团队和趁早团队,有了他们的帮助,这个项目才得以完成。
我一直从事社会学研究,有三个研究领域,一个是婚姻家庭,一个是性别,还有一个就是性,这三个领域全都跟爱情有关系。
李银河于威海家中2019年4月
这本书在我一生所有的文字中是一个特例。我一生写过不少书,大致分为三类:一类是学术专著;一类是杂文随笔;还有一类是小说。这三类文字虽然属于不同的门类,但有一个共同点:所用文字都是书面语。这本书却和我此前出版的所有的书都不一样,用的是口语,由我为喜马拉雅FM所做的一档音频节目的逐字稿整理而成。由于是讲座,所以书中的语言全是口语,不是书面语。在整理讲稿的过程中,我才感觉到:原来书面语与口语的差别竟然如此之大。最大的差别在于,如果说书面语必须字斟句酌,口语只要娓娓道来即可。如果你觉得这本书与我以前的出版物全都不一样,那么原因就在这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