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读书网 > 人文社科 > 哇,历史原来可以这样学(全两册) > 如何当一个好皇帝 ——汉朝兴亡

如何当一个好皇帝 ——汉朝兴亡

扩张领土。

大兴土木修建宫殿、兴修水利、开凿运河这些大工程,自然是要做的。在全国四处巡游,看看风景题题字,也是一定要搞的。但这些事情都加在一起,也不如一件事更让独裁者着迷:

汉武帝在位的时候,发动了一系列对外战争,进一步扩大了中国的领土。西南打到了今天的云南和四川,南方打到了海南岛和越南北部,东北打到了朝鲜半岛,西北打到了今天内蒙古的中部。

如果说汉武帝只是削弱诸侯、统一言论,那他还称不上是一位有野心的帝王。有野心的帝王,总惦记着干一些能千古留名的大事。

更令人瞩目的是,他北伐匈奴的远征。

这就是“儒表法里”在古代基层的表现。在高层还有另一种玩法,我们后面再说。

前面说过,中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一直都是中原王朝的威胁,给北方中国带来了巨大的破坏。为此,中原王朝宁愿花费巨资建立夸张的万里长城。到了汉武帝的时候,武帝决定一改防守姿态,主动出击,一劳永逸地解决匈奴的问题。

中国古代的百姓,出生以后首先要受到儒家的道德教育,周围的长辈朋友都要求你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比如要遵纪守法,要听长辈和君王的话)。如果你拒不服从呢?那就有家法、宗法来收拾你,再不行了还有官府来揍你、关押你。这些人在揍你的时候,还要先讲一番儒家道德,讲一讲你到底违反了哪些道德,所以你是错的,所以要收拾你。等收拾完了,还要告诉你,收拾你是为了提高你和全社会百姓的道德修养。

汉武帝派出庞大的远征军深入大漠,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把匈奴赶进了大漠深处。

汉武帝上台以后,听从大学者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此儒学一直都是中国官方的理论学说 。不过在儒家的道德大义之下,中国还一直隐藏着法家的监狱镣铐。这就叫作“儒表法里”,“王霸杂之”。“儒表”,就是“外表是儒家”;“法里”,就是“内里是法家”。“王霸”,就是“王道和霸道”,这是孟子提出的说法:“王道”是“道德教化”,“霸道”是“武力征服”。“王霸杂之”,就是道德感化和武力征服双管齐下。

此时的汉武帝,可以说普天之下已经没有敌手,唯一的敌手只有死亡。于是他像很多帝王一样,开始追求长生不死之术。他晚年把很多时间用在寻访仙人和不死药上。当然,他这一回除了浪费金钱和感情,什么都没有得到。

为了贯彻礼制,儒家提供了一整套解决方案,比如通过规范每个家族祭祖、祭祀的礼仪,来强化百姓心目中长幼尊卑的概念。儒家道德包括勤奋工作、生活简朴、安分守己等主张,这些主张既符合朝廷的需要,又容易被百姓接受。虽然刘邦鄙视儒生,虽然汉初的皇帝信奉的是老子的治国方针,但是皇帝们很快发现,推广儒家道德才是统治国家最好的办法。

历史上,我们常把“秦皇汉武”并称。回顾汉武帝的一生,他干的事的确和秦始皇大致相同:这两位都热衷于统一国内思想、滥用酷刑苛政、修建宫殿陵墓运河等大型工程、经常全国巡游、大肆开拓疆土以及寻访不老药。

但是,中华帝国对儒家的依赖是不以皇帝的个人意志为转移的。

在结果上,他们两个也犯了同样的错误:野心太大,损伤民力。修宫殿、巡游全国、开凿运河、发动战争都是非常耗费民力的事。汉武帝因为花钱太多,到了晚年的时候国库已经被挥霍一空,民乱四起。文景之治的鼎盛国力到了他的手里,开始走下坡路了。

汉帝国的开国皇帝刘邦在起事之前是个“任侠”——这是好听的说法,其实他就是个小混混。出身草根的刘邦最瞧不起卖弄斯文的读书人,他起兵后,曾经当众在儒生的帽子里小便,以示对读书人的蔑视。

司马光说汉武帝“有亡秦之失,而免亡秦之祸”。汉武帝和秦始皇其实是一类人,之所以汉朝没有亡在汉武帝的手里,一则文景二帝留下了充实的国库,二则汉武帝的晚年有所悔悟,在国力快要崩溃的时候扭转了政策方向,算是悬崖勒马了。

前面说过“礼制”对于维护国家统治的重要性。礼制可以降低国家的统治成本。最善于做到这一点的,是儒家。

_____________

汉武帝首先要制订朝廷的官方学说。

“独尊儒术”并不是说全社会只允许儒家一个声音,只是把儒家学说放到了最高的地位上,其他学派还是允许存在的。

中国古代朝廷控制读书人,基本是两个办法一起用:打击和拉拢。朝廷指定一套官方学说,凡是这套学说学得好的,都给你一个官做,给你钱花,这叫“拉拢一批”。凡是讲话不符合这个学说的,就灭你,这叫“打击一批”。这一打一拉、利诱威逼的办法非常好用,在中国历史上每次都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汉武帝打击完了诸侯,还要打击读书人。

汉武帝以后的历史,我们只挑西汉和东汉的灭亡这两件事简单说说。

聪明的地方在于,虽然长子会对此不满,但其他儿子从中获得了好处,会全力支持这条政策。所以这条政策等于朝廷以诸侯国的国土为诱饵,引诸侯的子孙们互斗,朝廷坐收渔利。

在讲秦始皇的时候我们说过,中国后期的朝代,中央大都有一个由文人组成的、非常强大的官僚机构,它们分担走了一大部分皇权,甚至有时比皇帝的权力还大。这样做的好处是,当皇帝犯糊涂、被蛊惑或者出现其他意外时,政府能够大致正常地运行下去。

有人或许会问,这个规定等于直接伤害了诸侯国长子的权力,那不会引起长子的不满,留下造反的隐患吗?这条规定聪明在哪儿了?这和直接削减诸侯国的土地有什么区别呢?

但是秦汉的时候,古人治理国家的经验还不足,政治架构的设计很不完善,皇帝个人的权力过大。碰到皇帝年幼弱小的时候,就会出现政治内乱了。

到了汉武帝的时候,他想出一个非常聪明的办法:他颁布了一个名叫“推恩令”的政策,让诸侯王把自己的领土分封给好几个儿子,而不是只分封给大儿子。这样,诸侯国越分越小,各国之间互相牵制。不久之后,诸侯国自己就被削弱了。

西汉就是这么灭亡的。西汉亡于外戚。

我们不难猜到,这些亲戚一旦分封为王后,时日一长就成了帝国的隐患。在刘邦死后,继任的几位皇帝一直采取削弱诸侯的政策,手段包括冤狱、战争和强行拆分。到了汉武帝的时候,朝廷已经取得了决定性的优势,削平诸侯已经是大势所趋。

所谓“外戚”,就是皇帝老婆家的亲戚,皇后的叔叔侄子、兄弟姐妹什么的。独裁政治有个很大的缺陷:皇位继承的时候,如果新皇帝年纪太小,就会造成皇权旁落。在汉朝,皇帝太小,遇见事情都要听妈妈的,皇太后就借此掌权。皇太后借着皇帝的名义,不断在朝廷里安插自己家的亲戚,这些亲戚就是外戚势力。当外戚强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威胁皇权了。

前面说刘邦建立的汉朝采用了郡县制,这其实不太准确。我们说过,秦始皇在统一中国时,曾经就全国是采用分封制还是郡县制进行过一次大讨论,因为当时的古人并没有足够的历史经验,对于历史的走向还看不清楚。汉朝统一天下的时候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从汉初的历史往前看,分封制是绝对的历史主流。秦始皇拒绝封诸侯王,结果秦朝只持续了短短十四年就灭亡了,而且消灭秦国的也是各地的旧诸侯。这就让汉初的政治家们很纠结,他们既看出了郡县制的各种好处,也不能忽视分封制的历史地位。最终,刘邦选择了折中的方案:全国有一半最好的国土采用郡县制,被朝廷直接管理。另一半的国土分封给自己的亲戚,让他们保卫王室(一开始分封了一些异姓王,后来被刘邦都杀掉了)。所以汉朝在刚建立的时候,实际上是一半郡县制,一半分封制。

代替西汉当皇帝的,是外戚王莽。王莽是个很有意思的人。

汉武帝要做的第一件事,是加强国内的统治。

王莽的私德很好。白居易有一句诗说:“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文景二帝都是比较保守,不愿意折腾的皇帝。汉武帝正好相反,他是那种野心特别大,总想要建立一番伟业的皇帝。正好之前的文景二帝给他留下了数不尽的钱粮,汉武帝的野心借此可以变成现实。

周公是西周时周成王的臣子,也是周成王的叔叔。周成王继位的时候还是一个小孩,周公作为皇亲国戚以及辅政大臣,身份非常敏感。当时有很多人传言说他要取代周成王,甚至连周成王都不相信他。这些传言搞得周公非常痛苦,但他最终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忠诚。

周公是古人公认的大贤,王莽身为臣子,夺取了汉朝的政权,是古人公认的坏人。白居易这句诗的意思是,当年周公被流言缠身的时候,王莽还没有代汉的时候,如果这时候他们就死了,那世人都以为周公是个奸臣,王莽是个大好人,他们真正的内心又有谁能知道呢?

汉文帝和汉景帝之所以开创了“文景之治”,就是这个原因。秦末的中国发生了旷日持久的战争,先是反秦战争,又是楚汉之争,人口大量减少,旧的权贵被重新洗牌,这给汉初经济崛起创造了条件。而且汉初的几位皇帝都信奉老子的治国主张,采取“无为而治”的政策。国家少管百姓的事,这节约了管理成本,也就能减少赋税。再加上汉文帝和汉景帝为人比较宽厚,爱惜民力,不喜欢搞奢侈的大工程,国家经济的增长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事了。

这句诗本是在骂王莽,但也从侧面说明了王莽在代汉之前是个公认的大好人。王莽这个人从小就勤奋学习,恪守儒家道德。西汉末年贵族流行奢侈之风,可是王莽多次把财产捐给穷人。他自己生活十分俭朴,穿着粗糙,以至于到他家的客人把王莽和他的夫人当成了仆役。一次,王莽的儿子杀死了奴仆。以当时的社会环境,这根本不算多大的事,但是王莽严厉斥责自己的儿子,竟然勒令他自杀。因为作风正派,在当上皇帝之前,宫廷内外没有人不说王莽的好话。

新的政权上台以后,由于之前的灾害和战乱消灭了大量人口,人口对国家经济的负担不再存在。又因为政权更替,前一个朝代的权贵被成批消灭,土地兼并也得到了改善。这时只要新政权采取低赋税,百姓自然会努力生产、开垦土地,国家财富和人口便会稳定增长。过了一段时间,就形成了史书中所说的“四海升平”、百姓“安居乐业”的盛世王朝。等国家经济再发展,就不可避免地又走向衰落了。

有人批评说,王莽这么做全是虚伪,是为了笼络人心故作姿态。——其实这是一个伪问题,“装了一辈子好人、没做坏事的坏人”和“真正的好人”有什么区别?区别只在于当事人内心的想法,可内心的想法又是外人无法洞察的。所以王莽内心到底是怎么想的并不重要。从他外在的行为上来看,他的私德是要超过古代皇帝的平均水平。

因为这个规律,中国历史上的人口数量和经济规模总是处于周期性的波动中:在和平年代,人口数量稳定上升。当上升到一定程度以后,人口的增加开始拖累经济,国家的经济走向下坡。再加上土地兼并日益严重,贫困百姓越来越多,国家的收入越来越少,朝廷逐渐入不敷出。这时如果又遇到了大规模的灾荒或者战乱,朝廷拿不出钱赈灾或者打仗,灭亡也就指日可待了。

如果王莽真是一个沽名钓誉的家伙,当上皇帝后只是空喊爱民的口号,实际上享清福混日子。只要他别把国家搞得太烂,那在历史上他很可能就成了开创新王朝的一代明君。

农业生产粮食的多少受制于土地面积。当人口很少,土地种不过来的时候,人口越多,生产力就越高。古代没有避孕的概念,在和平年代人口的增加的速度很快。当人口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土地不够种了。这时新增加的人口没地可以种,没法生产更多的粮食,却多消耗了一个人的口粮。到了这个时候,人口增长反倒成了国家经济的负担。随着人口的继续增加,会有越来越多的百姓处于贫困境地。一旦出现自然灾害的时候,他们还有可能犯罪或造反,进一步破坏经济。

可是王莽不光要当皇帝,他还有理想,他真想拯救这个国家。

第二个要说的是人口数量对农业经济的影响。

王莽的学问很大,学习很用功,在他那个时代,主流风气是学习“经学”。“经学”就是研究儒家经典,在里面寻章摘句挖掘内涵的学问。这件事还是要怪汉武帝,汉武帝“独尊儒术”以后,国家的学术机构只搞“经学”,到了王莽的时候,读书人们已经很少谈论“经学”之外的学问了。

以上说的是土地兼并对农业经济的影响。

汉武帝之后,汉朝的政治越来越差。到王莽上台时,国家已经千疮百孔,出了很多问题。当时朝野上下都希望给国家来一个彻底的改革,一扫弊政,让政局焕然一新。

土地兼并的另一个恶果是贫富差距加大。贫富差距越大的社会越不容易抵挡灾害、战乱的冲击。打个比方,在土地兼并不严重的时候,假设来了一场不太严重的自然灾害,每户人家损失了一些粮食,由于家家都储备了一些余粮,结果没有人因此挨饿,灾后还可以恢复生产。要是在土地兼并严重的时代呢,来了一场灾害,富人受到的损失可以忽略不计,可大量贫苦百姓因为平时缺少储蓄,都陷入了破产和饥荒。破产的农户无法开始农业生产,这破坏了经济;饥民导致犯罪或造反的事件增多,这也破坏了经济。

在这个大环境里,改革是众望所归的事。王莽也有这个志向,他希望通过改革消除社会的贫富差距、消除奢靡之风、消除不公正的现象,他甚至还想取消奴役制度,解放所有奴婢、奴隶,建立一个人人富足的理想社会。

土地兼并导致很多百姓成为失去土地和住房的无产者。这些人的名下没有固定资产,很容易逃脱户籍官员的搜索。他们中的很多人投靠了占有大片土地的权贵,他们给权贵打工干活,权贵帮助他们隐瞒身份,不登记在户籍里,也就不用再交“人头税”。这种行为,相当于权贵和老百姓合谋逃税。老百姓把本应该交给国家的赋税交给了地主。这虽然没有直接伤害经济生产,但让国有资产流失到了地方豪强的手里。日积月累,朝廷手里的钱越发不够用,迫不得已只能加税,这就加重了百姓的负担,又进一步刺激了百姓脱离户籍。我们看各个王朝的末代,朝廷总是疯狂加税,税赋层层叠叠还是不够用,土地兼并和百姓脱离户籍就是原因之一。

但好的目的未必会出现好的结果,王莽的问题在于,他是一个大书呆子。

中国不少朝代都施行“人头税”,按照人口来征税。官府拿着一本户籍,对着上面的记录去找老百姓要钱、拉他们参加徭役。

前面说过,中国古代的治国原则是“儒表法里”。对于治国来说,“儒表法里”的意思是表面有儒家道德,内里还有政策法律。

土地兼并的第一个恶果是减少国家税收。

儒家道德用礼制代替法制,能降低维持社会秩序的成本。但是,当社会出现经济、政治问题的时候,儒家的道德口号就没有用了。比如说,当全国土地兼并严重时,你光主张免税、节约政府开支之类的“爱民”措施,根本不解决问题。真正有用的是经济学、政治学知识。其实古人的文章不光是道德文章,还有《过秦论》这样的政治学论文,还有《盐铁论》这样的经济学论文。这些学说才是真正解决问题的。

当土地过度集中的时候,国家经济就会出现问题了:

问题是,王莽是个大书呆子。王莽学习成绩特别好,可是“儒表法里”啊,法是藏着不说的,在书本上明面写的都是儒。王莽认认真真把书本上的儒家知识都学了,却没有看到书本背后的法家现实,结果就坏菜了。

你要说老百姓爱惜自己的土地,拒绝卖给权贵行不行?还真不行。平时你不想卖没关系,一旦遇到大灾荒的时候就麻烦了。灾荒时,虽然所有的田地都有损失,可是大户因田粮多,基数大,很容易就能凑出点粮食度过荒年。田少的农户抗灾能力差,稍微有点损失就到了生死边缘。这个时候,大户人家就可以趁机用低廉的价格吞并土地。再者,中国古代也不讲究保护百姓的私有财产,权贵很容易利用特权霸占土地。久而久之,土地也就集中在了少数人手里,很多百姓失去了土地,变成雇农或者流民。

王莽熟读儒家经典,极为崇拜《周礼》。儒家认为,《周礼》的作者周公是个大圣人,《周礼》是本神圣的著作。只要能按照《周礼》里的方法治国,国家就能治理好。

在古代,占有土地是最保险、最稳定的投资方式。古人想要积累财富,最好(而且几乎是唯一)的办法是买地当地主,因此古代权贵都想尽办法多占土地。

王莽还真就这么做了。

一是土地兼并。

据后人考证,《周礼》其实不是周公写的,而是战国人伪造的作品,是一部对理想社会的意淫之作,充满了很多不切实际的幻想。就像西方的那些乌托邦作品一样,《周礼》也幻想着国家把全国的大事小情都管起来,各种经济产业都由国家控制,商品由国家专卖,田地由国家统一分配给百姓。

以上是几个比较明显的因素。下面再说两个稍微复杂一点儿的:

总之,想搞极端的计划经济。

一个是赋税。政府税率高,动不动就把百姓拉出去干徭役,自然会严重打击生产。反之,低税率和低劳役,可以刺激生产。

我们说过市场经济的好处:市场经济利用每个人的自私自利,让资源在全社会进行最优分配,达到全国生产效率最大化。如果采用国家统一安排的计划经济模式,不仅管理成本极高,而且不可能有效地分配资源,社会的生产力会出现极大浪费。

一个是战乱。要是战火烧到了自己的家园,那也不可能生产了。

事实上,还轮不到浪费生产力,多年以来的社会惯性决定了王莽的改革政策根本没有办法执行下去。什么计划经济,不准买卖,老百姓根本不吃这一套。我们说过,自由市场里的交易对于交易双方都是有利的。一件全国人民都愿意去做的事,朝廷又怎么能靠行政力量来阻止呢?

一个是自然灾害。天灾会严重破坏农业生产。

王莽的书呆子气还不止如此。

有那么几条,很容易想到:

《周礼》中还对古代理想社会里的官员名称、货币名称、城市地名有详细的记录。王莽竟然认为,按照《周礼》修改这些名称也是改革必需的一部分。王莽多次下令修改官名、地名,多次更改货币样式。一处地名三番五次地修改,百姓记都记不住。货币几次三番变更,规则复杂,换算麻烦,老百姓根本没法用。这些充满书呆子气的改革,给百姓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混乱。更天真的是,王莽把“长安”改为“常安”,把“匈奴单(chán)于”改为“降奴单于”,把“高句(gōu)丽”改为“下句丽”,甚至在外交文书中都这么改。这种行径近乎于小孩子故意叫人家外号来获得精神胜利,幼稚可笑。他还用威逼利诱的方式,花费重金从羌人手里得到一块土地,建立“西海郡”,为的只是和国内已有的北海郡、南海郡和东海郡凑成“四海”。为了建立此郡,他还往这片荒凉的土地上强制大规模移民,给百姓带来很大的苦难。

那么,有哪些因素能影响到农业生产呢?

王莽改制之前,汉帝国属于“混得不行但起码还能凑合混下去”的水平。王莽折腾了几年以后,全国经济彻底崩溃,把百姓逼向了绝境。很快,各地百姓纷纷造反,造反军打着兴复刘家汉室的旗号,把王莽推翻了。

可是古代的农民就不会遇见这种事,因为他们很少买卖东西,那他管你市场价格是多少呢,国家怎么调整经济政策也不会影响他的生活。

我们今天谈起王莽,大多会笑话他的愚昧不堪,把他看成是一个情商大有问题的笨蛋。不少通俗史书倾向于把王莽写成一个小丑,列举一些他的可笑政策,让读者嘻嘻哈哈笑一番就算了。

举个例子,我们今天是商业社会,农业生产受经济政策的影响就很大。比如国家一上调油价,这就意味着运输肥料、农药、农产品的成本提高了。农民会发现化肥、农药比过去贵了,生产出的农产品却卖不出原来的好价钱了。

这么看王莽是不对的,古人不是笨蛋。

这种经济模式的特点是,农业生产受国家经济政策的影响很小。

我们今天之所以能笑话王莽,是因为我们拥有一大堆后见之明。我们翻看史书,提前知道了王莽改制失败的下场。我们手里掌握着中国学者两千年训诂考据的结论,知道《周礼》不过是战国人的意淫之作。我们还学习过人类积累了两千多年的政治、经济理论,我们把这些理论当作常识,以此认为违反了这些常识的王莽是个无知的小丑。

在古代,中国的主要经济形式是“自然经济”。意思是,老百姓生产出来的大部分商品只供自己使用,人和人之间的交易行为很少。这是因为古代的交通水平太差,运输商品的成本太高,卖点东西还不够路费的呢。所以古时候的农民从种田到种树种菜、养猪养牛、种桑种麻、纺线织布、建屋搭桥,这些工作全都是自己一手包办。

但是,汉朝人还没有这些知识啊。

不是,主要是他俩运气好。我来讲讲其中的道理。

改制并不是王莽一个人的愿望,崇拜《周礼》、实现国家统筹的计划经济、追求绝对公平、抹杀社会贫富差距也不是王莽一个人的追求。《周礼》借着先贤的名义构建了一个看上去万分美好的幻想世界,在王莽之前从没有人尝试过,谁又知道它的结果一定是失败呢?

汉景两朝,能够出现如此繁荣的局面,是不是因为汉景二帝有什么过人之处呢?

王莽失败了,他对历史的价值在于,告诉后人这条路走不通。

“文景之治”指的是在汉文帝、汉景帝的时候,帝国四海升平,经济繁荣,钱多到都烂在了仓库里。这样的时期被历史学家称为“治世”或者“盛世”。

在王莽之后,中国历史上很少再见翻天覆地的改革。没有人再像王莽那样轻易大规模地改变政策,中国因此少了很多的折腾。

先说文景之治。

整个人类历史都是在试错中不断前进的。我们今天知道的各种“常识”,不少都是前人亲自试验、亲自碰壁过的。越往后的王朝,能吸收的前人教训越多。他们不再犯前人犯过的错误,往往又在另一个地方犯了新的错误,给后人留下新的教训。

我们来讲一讲其中的规律。

历史就是这么一点一点进步的。

这一章讲的是汉朝的政治史,更具体地说,我们要讲的是帝国的兴衰规律——为什么一个朝代有盛世又有乱世?当权者到底做错了什么导致了王朝的灭亡?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够永远停留在盛世里,王朝永不灭亡呢?

回来继续说汉朝。打败王莽以后,新皇帝是和刘姓皇室八竿子稍微能打上一点关系的刘秀。长安和洛阳相距不算太远,在周代时都当过首都。王莽执政的时候就考虑过迁都洛阳。刘秀登基以后,出于政治、经济、个人喜好等多方面的考虑,也选择了洛阳作为首都。因为洛阳在长安的东边,所以刘秀建立的汉朝被后人称为“东汉”,之前的汉朝则称为“西汉”。

文景之治、武帝中兴、王莽代汉、刘秀建立东汉王朝、东汉衰败。

王莽末年战乱四起,人口大规模下降,战乱又让前一代兼并土地的权贵被洗牌。于是到了西汉的时候,政府休养生息,自然又出现了一段社会复兴的时期,被称为“光武中兴”。

汉朝这么长的时间,我们只有一章的篇幅来讲它,因此只能挑最重要的几件大事来说。这几件事是:

东汉亡于宦官和外戚之手。

汉朝是个寿命很长的朝代,持续了四百二十多年,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从我们现在往前算四百二十年,那还是明朝万历年间,把清朝都直接跨过去了。

西汉亡于外戚,东汉虽然有所防范,但效果并不好。东汉的皇帝集体短寿,好几代皇帝继位的时候年纪都太小,国家的权力又落到了外戚的手里。皇帝想和外戚抗衡,可是重要的官员都被外戚家族垄断,皇帝没有官员可以依靠,只好拉拢起身边唯一亲近的人——宦官。有的汉朝皇帝利用宦官发动政变,打败了外戚。但是宦官和外戚一样贪图私利,他们夺权后和外戚一样把持朝政,左右皇帝。于是新的皇帝又扶持外戚,打击宦官。东汉末年的局势,一直处在外戚和宦官之间的反复争斗中。一直到汉少帝的时候,外戚打不过宦官,于是诏地方军阀董卓进京。董卓带兵进入首都,这下官宦和外戚都消停了,改成了地方军阀——掌握一地军政大权的地方官——控制朝政。汉朝到了这个时候,已经名存实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