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兵制搞到最后,已经没有军队可用,搞不下去了。没有办法,李隆基只好把府兵制改成了募兵制。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王公贵族们觉得开疆拓土豪气万千,可是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命就有一条,谁愿意去卖命打仗呢?军户是国家强行规定的,府兵制是义务兵,如今打仗这么频繁,这么辛苦,分到手的田地却越来越少,谁还会愿意干这种苦差事呢。所以,当时有很多军户逃跑。这些逃跑的农民本来就是士兵,手里还有武器,于是潜入到深山老林中当起了土匪,反过来还扰乱了国家的治安。
募兵制就简单了:国家出钱,雇佣百姓打仗。这些士兵拿着国家发的俸禄,平时也就不用种地了。他们成了只负责打仗的职业军人。因为一门心思只打仗,所以士兵的战斗力提高了,而且国家也不用再拿出土地,打仗需要的钱从其他有土地的人手里征税就可以了。
到了武则天当皇帝的时候,很多曾经臣服的周边民族开始蠢蠢欲动,甚至有的重新和大唐为敌。到了李隆基统治时,李隆基像其他盛世君主一样,因为国力强大所以心高气傲,喜欢对外用兵,发动了不少战争却败多胜少。败仗越多,需要的士兵就越多。军户长期在外不能回家种田,又总吃败仗,更是苦不堪言。
看上去募兵制把问题都解决了,其实它给唐朝的衰亡埋下了隐患。
李世民和李治四面作战,为唐朝开拓了广大的疆土,虽然大振了国威,但也拉长了中国的边境线,增加了防守的难度。盛唐再强大也没有办法改变中国北方的降水量,没有办法改变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分界线。随着唐朝边境向远方开拓,守卫边疆的成本直线上升。
府兵的本质身份是民,因为他们的吃喝是从种地中来的,打仗是不得不干的一项劳役,能不打仗最好还是不打,天天守着自己的土地过安生日子才好呢。而募兵制下的士兵都是职业军人,他们的吃喝是靠打仗换来的。谁给他们钱,他们就愿意为谁打仗。所以他们不怕造反——造反也是打仗,不造反也要打仗,都一样——只要多打点不容易死掉的胜仗,上级多给点钱,他们就知足了。
更要命的是,李隆基一朝,唐朝的对外战争还很频繁。
所以,募兵制代替府兵制,等于埋下了军队造反的种子。
府兵制要求军户免费替国家打仗,前提当然是国家得给军户土地,得让人家有饭吃。所以,实行府兵制的前提是均田制。也就是国家给百姓分配土地,在百姓去世后把土地收回,再分配给其他人种植。但是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土地兼并日益严重,国家逐渐拿不出这么多土地了,到了李隆基的时候,很多军户分到的土地比唐初规定的田亩数要少得多。然而军户还必须按规定应征打仗,打仗还是要自备武器和粮草,这样一来军户可就不乐意了。
募兵的战斗力比府兵强,但就算这样,唐朝军队还是难以应付边疆危机。当年李渊造反前负责守卫北方边境,他手下的边防军是他造反的主力。因此,唐朝建立后,特别注意防备边防将领专权。在府兵制时代,平时边疆的常驻士兵数量很少,需要打仗的时候才临时抽调士兵,临时委派将领,打完仗后军队解散。而且府兵的主力大都被在首都附近,原则是“内重外轻”。对于那些常驻边疆的将领,朝廷要求一个将领不能同时管理多个军队,不能管理地方财政事务,任职最多三年就会撤其兵权,把人调走。
更大的问题是土地不足。
显然,这些规定都会大大降低军队的战斗力。府兵的主力在首都附近,有大规模战争时需要临时开拔到边境,漫长的路途让军费剧增。李隆基时边境战事频繁,唐朝在东西方都有敌人,等于是双线作战,没事就把中央军调来调去也不现实。
府兵制的优势是节约军费——军粮和军费都由军人自己出,解决了后勤供应这个大问题。缺点是战斗力弱,因为士兵平时还要耕地劳作,战斗力不如专业军人。而且每次战争士兵都是临时组织起来的,士兵之间、士兵和将领之间互相不熟悉,在战场上难以配合。
针对这些问题,李隆基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他在全国设立了九个大军区,每个军区有一名“节度使”,管理辖区内的军政大权。士兵就地招募,长期驻守,节度使和士兵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密。
我们在中学课堂里学过的《木兰诗》是南北朝时期的作品。为什么“可汗大点兵”的时候,花木兰家一定要出一个人打仗呢?就是因为她们家是军户,有义务当兵。诗里还说,花木兰应征后,“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jiān),南市买辔(pèi)头,北市买长鞭”,鞍鞯和辔头都是骑马所需的装备。也就是说,花木兰去打仗时,马匹和装备是要自己准备的。
这样一来,军队的战斗力果然大大提升,唐朝的对外作战形势有所好转,打了一些胜仗,让李隆基非常满意。但这一举措也潜藏着危机:节度使的权力过大,出现了割据叛乱的危险。
隋朝和唐朝早期,国家的征兵制度叫作“府兵制”。具体做法是强行指定一批老百姓,他们终生拥有特殊的户籍,叫作“军户”。这类百姓种田可以不交赋税,但在农闲的时候必须参加军事训练、定期服役,在国家遇到战争时还会被临时征召,作战所需要的武器、装备、粮草还得自己准备。打仗的时候,国家从各个军户里抽调士兵,组成军队后交给将领。打完仗后,军队解散回到自己的土地上继续耕种。有点类似于今天的民兵。
唐朝的盛世,也就亡在这上面了。
具体的导火索是征兵制度。
我们还可以从更根本的角度来看节度使问题。
李隆基一朝的由盛转衰,也和人口过多以及土地兼并有关。
对于社会制度,稳定性和效率往往不能兼顾,要追求一方,就要牺牲另一方。
前面说过,一个王朝在刚平定天下后,只要能保持稳定,经济就能不断发展。但是发展到一定程度,总会出现一些不可避免的弊病,导致王朝走向衰落。其中最常见、影响力最大的两个弊病,一个是人口过多,一个是土地兼并。这两个问题越突出,国家就离灭亡越近。中国历代王朝一直都没有找到解决这两个问题的好办法。
比如说,独裁制是各种社会制度里最不稳定的了。独裁者生病、去世、一时犯糊涂、甚至仅仅是心情不好,都会给国家带来灾难。但另一方面,独裁者要想办一件事,效率是最高的:皇帝一声令下,全国所有的资源都得为这件事服务,没有任何人敢跟皇帝扯皮。
四
如果是多头管理,稳定性增加了,效率就降低了。还拿古代中国做例子,皇帝本人独裁,但是到了地方上是多头管理:一个部门管民政、一个部门管军事、一个部门负责监察,没准还有皇帝派来的宦官在一边监视着。这一多头管理,地方上是不容易欺上瞒下了,但执行效率也降下来了。皇帝那边儿决策效率很高,一道命令下到地方上:执行吧!地方的那些官员可就乱来了,有心眼实的真心干活,有懒的浑水摸鱼,还有坏的在里面拆墙脚。A部门要B部门配合,B部门不乐意了:凭什么呀,你们的活为什么要我出力?B部门要C部门出力,C部门一想:诶,这是贪腐好机会啊,反正这个项目这么大,也不差我贪这一点儿。结果每个部门都这么想,事情办砸了都往别人身上推,这执行效率能高吗?
但是儒家学者喜欢从道德方面总结王朝兴衰的原因。唐朝衰亡自李隆基始,儒家便认为李隆基乱搞男女关系要为之负责。其实唐王朝的衰亡并不取决于李隆基宠幸谁,甚至和李隆基本人是否勤政都关系不大,唐朝的没落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唐朝的边防也存在有这个问题。
但从另一个角度讲,李唐王室的前身是鲜卑贵族,生活习俗上还留下一点游牧民族的遗风。游牧民族原本有“转房婚”的习俗,一女多嫁先嫁兄后嫁弟,先嫁父后嫁子都属于正常情况。因此以当时人的价值观来看,这也不算太乱。
唐初将领不能管理政务、将领要经常换防之类的政策,出发点是为了政局稳定,想法当然是好的。但是这种不许一将独大的制度会带来效率上的损失,平白无故减少了军队的战斗力。
一方面,李唐王室推崇儒家礼教,以儒家伦理来看,这种事的确摆不到台面上来。否则李隆基也不会先让杨玉环当几年道士来遮羞。
唐朝的问题是,唐初疆土开拓得太猛了,几乎达到了古代中国可以防守的极限。唐初的皇帝自己打仗打得很爽,可没有想过等将来国力下降,或者周边民族实力提高的时候,这么大的疆土后辈该怎么看守呢?
李隆基霸占儿媳妇,这事我们得从两方面来看:
更惨的是,人口增长、土地兼并和统治阶层腐化是古代王朝无法克服的难题,王朝存在得越久,这些问题就会越厉害,国力下降是迟早的事。李隆基在国力无法支持边疆战争的情况下,要么选择放弃国土,要么就得用牺牲稳定性的代价换来军队的高效率,没有别的路可选。而且随着国力的持续下降,全盘的崩溃还是不可避免,不是在对外战争中溃退,就是在内部民变中覆灭。实际上,唐朝后期这两样惨事都占全了。
要说人一沾这下三路的事,脑子都变得特好使。李隆基下了一道圣旨,要杨玉环出家当道士。什么叫“出家”,“出家”就是离开自己的家庭,脱离原来的家庭关系。所以杨玉环一出家,她就自动解除了和寿王之间的夫妻关系,李隆基下手就方便多了。然后杨玉环出家的道观在哪儿呢?就在李隆基的皇宫里。所以李隆基借着“信仰宗教”这个冠冕堂皇的借口,不仅让儿媳妇离婚了,还把儿媳妇接到了自己的宫中,明目张胆地成了自己的情人。五年后,李隆基把杨玉环扶正,正式封为贵妃,实际的待遇等同于皇后。
五
杨玉环的本名今天不得而知,“玉环”是她的小名。杨玉环原本是李隆基的儿子寿王的妃子,小了李隆基三十岁。因为宦官高力士的推荐,李隆基看上了杨玉环。可是杨玉环是自己的儿媳妇啊,按老百姓的话说,公公追儿媳妇,这叫“扒灰”啊。你一当皇帝的,千万双眼睛在盯着,怎么能跟儿媳妇乱来呢?
当时的唐朝主要有两大边境压力,一个是位于我国西藏地区的吐蕃,这个新崛起的势力几次打败大唐军队,实力不可小觑(qù)。另一大压力在今天的河北地区,当时多个少数民族混居在此,情况非常混乱,不是一般将领能搞定的。
更有名的是李隆基和杨玉环之间的故事。
胡人安禄山就是个能搞定河北地区的超级人才。安禄山通晓六国语言(就学了一门外语还不及格的请自觉去面壁),也很会混社会关系,在河北复杂的局势中或打或诈或拉拢,在这里保持了多年的安定,这是其他人比不了的。
就像秦始皇、汉武帝晚年很怕死,追求成仙一样,李隆基也梦想着长生不死,晚年非常信仰道教,花了很多时间在修行、炼丹一类的事上。
因为这个原因,李隆基十分重用安禄山,这原本不算错。但是得了“老年昏庸病”的李隆基过于贪图安逸,他让安禄山长期担任节度使也就算了,竟然还让他兼任了三个地区的节度使,掌握了今天河北、辽宁西部、山西一带的军政大权。拥有这么大的地盘,割据造反简直是太容易的事了。
李隆基特别喜欢热闹。原本唐代城市到了晚上,坊和市都是关闭的。但唐玄宗规定,每年正月十四、十五、十六这三天,坊、市可以不关门,大家通宵玩乐。
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在李隆基七十岁高龄的时候,安禄山起兵造反。安禄山有一名部下叫作史思明,他在这场战乱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所以这场战乱就用两个人的姓命名,称为“安史之乱”。
李隆基五六十岁的时候,开始犯“晚年昏庸病”,变得贪玩、怠政。他特别喜欢音乐,会演奏多种乐器,还能自己作曲,据说《霓裳羽衣曲》就是他根据印度舞曲改编的。他还建立了称为“梨园”的音乐机构,后来的人们就把“梨园”当成曲艺界的代名词。
当时的唐朝同时面临来自吐蕃和河北的威胁,实际上等于是东西双线作战。长安靠近西部边境,因此唐朝把主力部队都安排在了西线。这些部队有保卫首都的重任,一时半刻不便抽调到东线。在内地呢,原本有大量府兵可以用,但是现在府兵制没有了,都改成边境将领自行募兵,内地也没有足够的军队。京城倒是有禁军(即中央军)守卫,但是因为承平日久,这些禁军多是由市井游民小贩组成,军纪松散,根本没法打仗。而且禁军负责保卫京城,也不能轻易出击。结果是整个唐朝没有拿得出手的部队可以对抗安禄山。安禄山的军队从河北出发,一路所向披靡,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攻陷了东都洛阳。
单说李隆基。
这时,唐朝在东线还有出一支能勉强抵挡住叛军的部队。按照后来学者们的分析,当时唐军只要能坚守长安和洛阳之间的潼关,就能保证长安的安全。坚持到唐朝各地的军队调来以及叛军内部矛盾爆发,安史之乱可以在损失不大的情况下平息。但是李隆基这时已经方寸大乱,驻守潼关的是其他节度使的军队,其中不乏胡人将领。经过安禄山的叛乱,李隆基对胡人充满了猜忌。他先是下令诛杀了据守不出的两员名将,又强迫继任者出关决战,结果唐军大败,潼关失陷。
这类皇帝到了晚年,开始把政务委派给别人,自己躲在一边专心玩乐。因为岁数大了,懒,所以底下人汇报坏事他们就不爱听——多烦呀,就喜欢听喜报。这些皇帝前半生不断建功立业,政绩一件接着一件,身边的恭维更是常年不断,时间一长免不了过于乐观,底下喜报连连他觉得是正常的,偶尔报告一些问题他也不去警惕。结果国事在他们的统治下日趋糜烂,各种隐患不断膨胀,在他们看不见的地方,国家正在悄悄走向崩溃。李隆基和清朝的乾隆,都是典型。
潼关是长安东边的门户,被攻破后长安危在旦夕。听到潼关沦陷的消息,李隆基带着嫔妃、部分大臣在凌晨仓皇出逃,慌忙中连皇宫外的妃子、皇孙都来不及通知。按照习惯,权贵出行是要有人打前站的。因为古代没有电话,得有一拨人去通知前方的驻地安排好食宿、负责接待。结果李隆基派去打前站的宦官,到了离长安不远的咸阳县,就和县令一起逃跑了。李隆基一行人到了位于咸阳的行宫,发现宫中的人也全跑光了,没人招待他。出来时太仓促也没带吃的,结果李隆基到了中午连饭都没吃上。最后是宰相杨国忠跑到街上,买了点烧饼回来,让皇上凑合凑合吃了。就这点烧饼也不够大伙吃的,附近有老百姓送来一些麦饭,那些平时锦衣玉食的皇子皇孙们连筷子都顾不上用,抢着用手抓着吃,都抢光了还没吃饱。随行的将士自然更是没得吃了。
这点很好理解:如果你是一个二十岁的年轻人,你一定希望把国家建设得更好,因为未来对你来说还很长,建设好了还有机会享受。但如果你是一个六七十岁的老人,想到年轻的时候该干的活都干了,年轻人的成就感也都得到了,再加上岁数一大精力不济,也就无暇顾及太多。到了这个岁数的皇帝就渐渐怠于政事。连续为国家工作了几十年,也该休息一下了嘛。
第二天,一行人走到一个叫“马嵬(wéi)驿”的地方。一路上,沿途官吏百姓早就跑光了,粮食财物也早被哄抢一空,负责保护李隆基的士兵跑了一天一夜也吃不上饭。各种旧怨累积在一起,再加上背后有人指使,终于发生了兵变。李隆基因为得了“晚年昏庸病”,特别喜欢报喜不报忧的大臣,杨玉环的堂兄杨国忠因此得到李隆基的赏识,当了很多年的宰相,很多错误的政策他都要为之负责。在马嵬驿,兵变的士兵先是自行杀掉了杨国忠一家人,又包围了李隆基的居所,说杨国忠谋反,要求李隆基杀死杨玉环。
而李隆基生的是另一种“病”——“晚年昏庸病”,它是高寿的皇帝才可能有的一种病。这种皇帝,年轻的时候很有能力,每天勤奋工作,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但是随着年事渐高,他变得越来越保守、懒惰。
杨玉环和武则天不同,她对政治没有野心,从不过问国事,一辈子只是专心服侍皇帝。杨国忠固然坏,但这是杨国忠和李隆基的错,和杨玉环无关。但是在生死之间,没有什么公平不公平。为了自己的身家性命,李隆基忍痛杀死了杨玉环,这才暂时稳住了禁军。
前面说过,秦始皇、汉武帝、隋炀帝是同一类人,他们的局势原本很不错,只因为总想搞大功业,想千古流芳,最后役使民力过重,把国家搞得一塌糊涂。我给这种皇帝起名叫“秦皇汉武病”。
这时的李隆基已经混到连心爱的女人都保护不了的地步,彻底失去了权势。太子李亨本来就和李隆基不合,此时便和李隆基分道扬镳。李隆基由禁军保护进入四川避难,李亨去了宁夏,在当地节度使的支持下自行称帝,尊李隆基为太上皇。从法理上来说,未经李隆基同意就擅自登基,这等同于篡位。但是李隆基能自保已经是万幸,想管也管不了啦,只能默认现状。
“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李隆基创造的开元盛世是唐朝的顶点,也是唐朝走向衰败的转折点。
安禄山是个武夫,虽然善于打仗,但是没有定国安邦的本事。他的军队所到之处四处劫掠,搞的还是游牧民族那一套。我们说过,在农耕地区如果不搞“儒表法里”是没有办法长期统治的。安禄山内政水平为零,叛军很快出了问题。
三
先是安禄山被自己的儿子安庆绪杀死。安禄山手下的大将史思明又杀死了安庆绪。史思明又被自己的儿子史朝义杀死。史朝义又被部下李怀仙杀死。内部混乱至此,叛军不战自乱,安史之乱也就慢慢被平息了。
我们就像是那个饱受生活伤害的中年人,再也无法露出当年的纯真笑容。
六
中国人的民族精神也是如此。安史之乱后,中国不断承受周边民族的劫掠和入侵,在五代十国达到高潮。宋朝建立后非但没能减少入侵,反而变本加厉,迎来了辽、金、西夏数百年的进攻,最后以蒙古的残酷统治告终。从此以后,在中国人的历史记忆里,“汉夷之分”成了无法磨灭的记忆伤疤,对待外族总是戒备多亲善少。到了明朝的时候,明政府在明显打不过满清的情况下,别说投降,连和谈的选项都没有。皇帝敢提一句和谈,大臣当场就能把皇帝吃了。到了清朝末年,听说外国人要来中国开教堂全国都吓疯了,老百姓自发包围了教堂,把里面的男女老幼通通杀死。甚至有的中国人因为手里拿着个洋伞,身上穿个洋袜,都会被百姓抓起来杀掉。这如何比得了那个满街“胡服”、“胡琴”的年代?再后来,中国又饱受西方列强的欺凌,又有日本帝国主义的蹂躏,又有冷战的中西对峙,又有和周边的各种冲突。每一次都强烈刺激着我们的民族情绪,全世界随便提起一个国家来,都会有人恨得牙根痒痒。
“安史之乱”持续了七年。安禄山的叛军一路疯狂劫掠,动不动就大肆屠杀,占洛阳抢洛阳,占长安抢长安。唐军也好不到哪去,唐军打仗要吃要穿,要拉人当兵,百姓同样苦不堪言。大诗人杜甫创作的《三吏三别》,就集中描写了当时唐军强征百姓入伍的悲惨场面。
你在生活中可能会有一种体会:一个人如果从小生活顺利,没受过挫折,他往往待人真诚热情,缺少戒心。假如一个人受尽了生活的折磨,屡遭背叛和伤害,那他多半会对外人充满戒心,倾向于用恶意揣测别人。
唐军打不过叛军,于是向游牧民族回纥(hé)求援。回纥当然不是白来帮忙的,进入洛阳一样是大肆屠城抢劫。为了抵挡叛军,朝廷只能调用西线的防守部队,造成西部边境不稳,吐蕃接二连三入侵,甚至一度攻入长安,长安再次被洗劫一空。
唐朝的包容精神在中国历史上是空前绝后的。
战争把唐朝的国力用到了极限,官兵也把百姓压榨到了极限。安史之乱过后,整个中国北方受到了严重的破坏,所谓“人烟断绝,千里萧条”“萧条凄惨,兽游鬼哭”,如烈火烹油一般的开元盛世一下子给打没了。
那时的长安城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国际性大都市。这里居住着叙利亚人,阿拉伯人,波斯人,鞑靼人,吐蕃人,朝鲜人,日本人……各色教堂、庙宇林立,有中国本土的道教,来自印度的佛教,来自波斯的拜火教[祆(xiān)教],来自阿拉伯帝国(大食帝国)的伊斯兰教,来自欧洲的基督教(景教),来自中亚的摩尼教,等等。街上的汉人们大模大样地穿着“胡服”,街边的小吃铺摆放着热腾腾的“胡饼”,“胡姬”在长安城的酒馆里招揽着客人,酒楼里传出“胡琴”的乐声,歌女们跳着优美的“胡旋舞”……各个民族、国家、宗教在大唐的土地上和平共处,这是个可爱的时代。
实际上,说是唐朝剿灭了叛军,这话大有折扣。在平叛战争中,一些叛军将领见风使舵,投降了朝廷。这种投降只是名义上的臣服,军队、地盘都不上交,只是要朝廷任命他们为节度使。这些人掌管辖区内一切军政大权,不交赋税,权力还可以由子孙继承。实际上,他们就是割据一方的军阀。
因为军事、外交上的强大,唐朝前期对于各民族非常包容。李世民曾说过:“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在安史之乱之前,唐朝的很多高级官员、武将都出身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将领担任边疆集团军的最高领袖,金发碧眼的胡人时常出现在朝堂之上,甚至不少集团军的将领,就是被唐朝灭了国的高句丽人、突厥人。朝廷不觉得这样有什么不妥,这些将领也为朝廷尽心效命。
“藩(fān)”的本意是“篱笆”,现在还有个词叫“藩篱”。篱笆是用来保护家园的,因此“藩”还引申为“保护”的意思。周王分封诸侯的一大目的是让诸侯帮助王室抵御外敌。所以在古代,“藩”还可以用来指由朝廷分封的诸侯国。“镇”是唐朝的地方行政单位,在安史之乱之后,那些由中央朝廷任命的,独立性很强的地方军阀,就被称为“藩镇”。
在西北地区,随着突厥的灭亡,唐朝像当年的汉朝一样,获得了西域地区的统治权。此时的唐朝,除了西南地区新崛起的吐蕃(bō)外,四周已经没有值得一提的对手了。
当时,并非所有的藩镇都不听朝廷号令,除了原本是叛军旧部的一些藩镇外,大部分藩镇还给朝廷上交赋税,听从调遣。因此唐朝没有在安史之乱后立刻灭亡,仍旧维持了一百多年。
别看高句丽面积不大,在当时却是个不容易征服的国家。因为高句丽地处北方,天气寒冷,又有漫长的雨季,一到雨季道路就变成了寸步难行的泥潭,军队无法行动,补给难以运输。古代卫生水平不高,到了雨季还容易发生瘟疫。高句丽利用天气的特点,在面对进攻时总采取坚守不出的策略,拖到雨季也就等于胜利了。当年杨广两次东征高句丽失败(还有一次没打成),结果亡了国。后来李世民当皇帝,又两次东征高句丽,结果也没打下来。一直到了李世民的儿子唐高宗的时候,利用高句丽内乱的机会,一举灭掉了高句丽。这是唐朝在东北地区的胜利。
但是在这一百多年里,唐朝进入了江河日下的“中晚唐”时期,首都被反复攻陷,皇帝动不动就抱头鼠窜。换句话说,从安史之乱后唐王朝就一蹶不振。从时间点上看,安史之乱正好位于整个唐朝的中点。在一般人的印象里,唐朝总和“强盛”连在一起,其实唐朝只有一半时间是强盛的。
唐朝初期有两大军事功绩:一是征服高句丽,二是征服突厥。
在中晚唐,除了藩镇割据是个大患外,还出现了另一个大问题:宦官专权。
唐朝之所以能给我们留下“强盛”的印象,还不在于有多么宏大的城市和建筑,而在于它对外族的包容。唐王朝的民族包容,主要原因来自于唐朝前期国力的空前强大,对外战争屡获大胜——只有我相信你无论如何都不会威胁到我,我才会真正包容你。
要说这个坏头也得算到李隆基的头上。李隆基让节度使手握重兵,他也知道这么做不大可靠,于是派身边的宦官去军队里当监军。宦官监军的制度从此出现了。
二
宦官监督地方军队倒也不算大问题,“顶多”就是贪污受贿、拖将领的后腿。更可怕的是宦官控制禁军。李隆基重用宦官高力士,给了高力士影响禁军的权力。从这时开始,唐朝有了宦官掌握禁军的传统。让宦官掌握禁军,就如同让节度使掌握地方军政大权一样,都是统治者贪图方便的糊涂决定。皇帝任用宦官,是觉得这种人从小和他们生活在一起,信得过,指挥起来省事。但因为这种制度绕过了互相监督的官僚系统,其实是埋下了宦官造反的隐患。
唐代城市的市场也被圈在围墙里。在长安,除了坊内可以有小商铺外,大的商店都必须圈在两个“市”里。这两个市分别位于长安城的东边和西边,被称为“东市”和“西市”。市和坊一样,也按时开关大门,早晨起来打开大门,人们才能进去买东西。到了天黑的时候关上大门,所有的营业活动都要停止。这对于习惯夜生活、习惯晚上吃喝玩乐的现代人来说,是很难接受的了。
“安史之乱”后,唐朝皇帝发现节度使不可靠,于是不断扩大禁军的规模,最终控制禁军的宦官反过来控制皇帝,甚至可以任意废立皇帝,宦官成了太上皇。
里坊制就是为了宵禁制度设计的。坊里有专门的治安官和门吏,到了晚上,所有的坊把门都关上,除了特殊情况(如结婚、生病、亡故)外,谁也不许出入。不过,不许人家夜里出门也太不近人情,你就不许人家晚上出门喝酒喝得时间长了点?或者半夜饿了想买个吃的?所以坊内不实行宵禁,在每个坊里都有一些小商铺,小饭馆,夜里也允许经营。那有人说了,坊内也缺乏照明啊,要是有人在坊内干坏事怎么办?关键在于,一个坊内人数有限,而且大家都住在一起,互相大多认识。就算晚上有人趁着天黑干坏事,大家早晨起来别开坊门,互相一查问,坏人也就难逃惩罚了。
还有更惨的。唐朝北方农业发达,人口太多,无论是开垦土地还是造屋烧柴,都需要砍伐大量的树木。盛唐的经济发展造成了北方黄河流域植被大规模减少,植被减少导致黄河里的泥沙增多、黄河下游水位变高。唐朝末年黄河多次决口,给晚唐王朝又来了狠狠一击。
古代城市的夜晚倒是有巡逻打更的,可是巡逻的他得看路看人啊,得点一灯笼。在漆黑的夜晚,坏人隔着八丈远就能知道巡逻的来了,可以轻松躲开。换句话说,在古代的夜晚维持治安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所以很多城市干脆就实行宵禁制度:天一黑,没有特殊的文件,谁也不许出门,全都在屋里待着!谁出来谁就是坏人,必须严加盘问。
百姓被逼到了生死边缘,于是爆发了“黄巢之乱”。
我们在古装片里常看到“黑衣人”或者一身黑的忍者,感觉非常可笑:穿着一身黑色的衣服多显眼啊,这一眼不就让人看出来是坏人了吗?其实,是因为影视片在拍夜景戏的时候也要打上非常足的光——比我们平时点的灯还要亮很多,否则我们没法看清楚屏幕上的画面。而在真实的古代,夜晚是漆黑一片的。尤其是在没有月光的夜晚,在没有灯烛的情况下人类任何东西都看不见,“伸手不见五指”是一个事实而不是比喻。在这样的夜晚,要是穿一身黑衣服,那就真能起到隐身的效果了。所以有一句成语叫“月黑风高”,典出“月黑杀人夜,风高放火天。”意思是没有月光的夜晚适合犯罪,风大的天气适合纵火,用来形容危机四伏的环境。
黄巢他们家是大盐商,很有钱。唐朝和其他古代王朝一样,对商人有很多歧视性政策,商人地位要比普通人低一等。黄巢要想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最好的办法是参加科举考试。可是他考试考不上,只觉得自己的前途一片灰暗,正好又赶上百姓饥荒,于是干脆造反吧。因为赶对了时候,他一起兵立刻有大量贫苦百姓参军,很快就形成了一支声势浩大的军队。当时藩镇四处割据,藩镇为了自保,没人愿意出兵剿灭黄巢,因此黄巢在中国北方到处征战,两次攻陷长安,如入无人之境。
里坊制的主要好处是易于维持治安。在古代,大部分朝代的城市到了晚上会施行宵禁,也就是不许路人随便走动。因为古人没有发达的照明设备,城市里没有我们现在这样的路灯,只能靠月光和灯笼照明,照明效果很有限,夜晚的城市是非常黑的。
黄巢非常残暴、嗜杀。
当时的百姓都居住在“坊”和“里”中。今天,汉语里还有“街坊”“坊间”“里弄”“邻里”这样的词,城市里有些小区还称作“某某里”。大部分坊都是封闭的,坊的四周有墙,四面设有坊门,居民出入都要经过坊门。这很像是我们今天有围栏、有门卫的居民小区。如果你是王公贵族和一定级别的官员,那就可以在坊墙上为自己家专门开一个大门,不用走坊门了。
古代中国除了路上丝绸之路外,还有海上丝绸之路,从中国东南沿海出发,同东南亚、印度等地的商人做交易。在自信开放的初唐,海上贸易也很发达,中国的沿海城市里居住着很多外国商人。结果黄巢攻陷广州以后,大肆抢劫外商的货物,屠杀外商十几万人,制造了血腥惨案。
唐朝的大型城市——如长安、洛阳、扬州、苏州——的格局很有特色,它们都像棋盘一样,用横平竖直的街道把城区分割成一块一块的长方形,每一个长方形都是一个独立的小区,叫作“里”或者“坊”。这种城市格局,称为“里坊制”。这是从西周开始一直延续下来的城市结构,唐朝的长安是里坊制的最高峰。
黄巢杀起中国人也毫不手软,他在很多地区搞屠城,尤其在长安杀官员、杀百姓,杀得血流成河,号称“洗城”。
长安城正中间直通皇宫的大道朱雀街宽150米,长5千米。这是什么概念呢?今天天安门门口的长安街,最宽的地方是120米。换句话说,朱雀街比今天的长安街还宽。
前面说过,从南北朝时期开始,门阀贵族的势力就在不断下降,到了武则天大兴科举的时候,门阀贵族开始逐步退出政治舞台。不过,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门阀的影响并不是一天两天能够消除掉的。一直到了晚唐的时候,社会上还是觉得那些门阀大家族才有身份,有范儿。甚至宁可跟门阀贵族结婚,也不愿意跟皇室联姻。唐文宗因此感叹说:“我们家已经当了二百年的天子,到现代还比不上那些名门望族!”
长安城是大唐盛世的代表作。长安东西长近一万米,南北长八千多米。以今天来看,也是算一座大型城市,在当时更是全世界第一的巨型城市。由于面积太大,居民住不满,城市里甚至有一些地方用来种田。
门阀贵族彻底消灭是在什么时候呢?就是在黄巢作乱的时候。
简而言之,就是富得流油。
黄巢攻入长安和洛阳后,把权贵成批成批地杀死,所谓“天街踏尽公卿骨”。到这个时候门阀贵族是真的没了——直接被肉体消灭了。
开元年间,国家空前富强。唐代诗人杜甫回忆当时的盛况,写下了名句:“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yì)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lǐn)俱丰实。”“邑”是“城市”的意思。翻译成白话,意思是:想当年开元年间,一座小城市就有万户人口,公家和私人的仓库里都堆满了粮食,稻米雪白圆润,质量上乘。
还有更恐怖的。黄巢造反的时候,唐朝经济已经全面崩溃,无法支撑大规模的军事行动。黄巢造反又是在饥荒的时候,他的大军实在找不到吃的,就到处搜捕百姓吃人肉。
从唐朝开国到唐玄宗李隆基统治前期,唐朝的政局基本符合这个模式。虽然武则天改制造成了上层动荡,但平民百姓基本不受影响,直到她的孙子李隆基登上皇位,国力还一直处于上升之中。李隆基年轻的时候很有才干,他整顿吏治,节约政府开支,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把一路上升的基业又推进了一把,让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因为这段时间的年号为“开元”,所以历史上称为“开元之治”或者“开元盛世”。
黄巢起义虽然最终被唐军消灭,但国家经济既然已经崩溃,变乱就不会停止。在黄巢之后,又出现了更为血腥残酷的叛军。譬如黄巢将领秦宗权,在黄巢死后纵横四年,那时更没有粮食吃,他让士兵四处抓捕百姓,把人肉腌了作粮食。这一系列变乱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叛军所到之如同地狱一般,人民被斩尽杀绝,经济被彻底摧毁。
纵观历史,当一个王朝经过大规模内战统一天下后,只要国内外没有战争,皇帝不太糊涂,没有过分花钱,能够做到鼓励国内生产,那么国力就会逐渐恢复,百姓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实现所谓的“治世”和“盛世”。
洛阳原本是唐朝的东都,是可以和长安媲美的世界第一流的大都市,人口达百万。但是到唐代末期,整个城市已经变为废墟,只留下遍地的白骨杂草,居民不到百户。其他地方残破成什么样可想而知。到了这个时候,唐朝政府别说控制局势,连自保都不可能。最后是黄巢手下的降将朱温灭亡了唐朝,把中国带进了五代十国。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