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运输是一件成本高、耗时长的事。如果一方在战场上的粮草和物资全部被毁掉,不管后续国力有多强,也来不及将粮草及时送上前线。
第一,粮草辎重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一大关键。
因为这个原因,在战场上如何保持己方的粮草供应,烧毁对方的粮草,切断对方的补给线,是取得战争胜利的一大关键。袁绍输在了对保护补给不够重视上,如果保卫乌巢的兵马再多一些,他可能就不会失败了。
官渡这场战争,说明了两个问题:
第二,“战机”在战斗中的重要性。
古代粮草辎重的运输非常困难。打仗时,军队的机动性很重要,所以军队不会随身携带所有的粮草,大部分粮草要囤积在和军营有一定距离的地方。在和袁绍对峙的时候,曹操得到情报,说袁绍的粮草都储存在乌巢,并且防守薄弱。于是曹操亲自带领一支奇兵半夜偷袭乌巢,烧掉了袁绍的粮草。没有了粮草的袁军无法再继续作战,再加上袁绍错误的指挥,导致了袁绍一方军心涣散,一部分部队还投降了曹操。内外交困,使得袁绍的军队很快崩溃,从而输掉了战争。
我们说战争是国力的比拼,但这种比拼不是机械性的,战场的局势在一刻不停地变化着,这一刻我方在A地点强一些,下一刻对方在B地点更强一些。假如一方能抓住某个敌弱我强的机会全力出击,消灭这批处于弱势的敌人,那就能获得一次胜利。假如这个胜利还能左右战争局势,那就等于抓住了一个重要的战机。
官渡之战只是袁曹之争里诸多战争中的一场。在官渡之战之前和之后,曹操和袁绍还发生过很多战争,不过这些战争都没有改变大局。真正扭转大局的,就是官渡之战中烧乌巢这场战斗。
如果你熟悉竞技类电子游戏的话,那么就很容易理解这个道理。竞技游戏的一大核心思想,就是找到对手最弱、我方最强的那个时间点,全力出击消灭对方的有生力量。如果你不玩游戏也没有关系,我再打一个比方。
此时的曹操实力已经不弱,但是和袁绍相比差距还是很大。如果单纯按照国力对比,曹操必输无疑。但是由于采用了正确的策略,曹操在官渡之战中奇迹般地反败为胜,最终战胜了袁绍。
好比两拨人打群架——当然,打架是不对的,好孩子更不应该打架,我们只是打个比方——对方有二十个人,我方有十个人,敌强我弱。假如我们在对方二十个人凑在一起的时候去和人家打架,那是自己找不痛快,肯定打不赢。假如我们能等到对方一个人落单的时候,十个人上去打一个,那肯定次次都赢,这就叫作局部优势。假如打的还是对方说话最管用的老大,把老大打得心理崩溃了,彻底不敢再打了,这就叫作打赢了关键战役。用这个办法,就可以以弱胜强。解放战争的时候,擅长打运动战的解放军就是用这个办法,打败了原本强过自己的国民党军队。
袁绍的出身要比曹操好太多了,袁绍号称“四世三公”,家里世代都是朝廷大员,家族势力盘根错节,和他家关系良好的门阀世家更是数量众多。在朝廷失去约束力后,袁绍立刻到处扩大地盘,在与曹操交锋前,袁绍的实力在全国已经是数一数二。
正是因为曹操在官渡之战中准确地抓住了战机,才获得了战争的胜利。曹操如果和袁绍正面作战,用全军的力量也打不赢。但情报告诉他乌巢的兵力不强,曹操全力进攻乌巢,就可以在局部形成优势。而且乌巢的粮草又是能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所以曹操就抓住了最重要的战机。
曹操是个全面型人才,他的领导、外交、军事和治理能力都很强。有了青州军,曹操四处征战扩张。与他北方接壤的是同样四处征战的袁绍。曹操和袁绍之间因为地盘的冲突,必然会有一场大战。
反观袁绍,他有好几次对战机的处理都失败了。在官渡之战的前期,曹操去进攻刘备扫除后患。袁绍的谋士建议应该趁虚进攻曹操的大本营,袁绍却以孩子生病为由拒绝了,气得那位大臣用拐杖敲击地面,大骂:“好好的机会竟然被小孩生病耽误了!”
正好这个时候青州(在今天的山东省)爆发黄巾军之乱,曹操打败黄巾军,收编了三十万降卒中的精锐,这批青州军就成了曹操武装割据的资本。
另一个失误是,在袁绍得知曹操偷袭乌巢的时候,派了主力部队去进攻曹操的主营,却只派了一支轻骑兵去援助乌巢。结果袁绍对曹营和乌巢的防守能力都估计不足,曹营没打下来,乌巢也没有救下来,从而导致了自己的失败。
熟悉三国故事的朋友知道,曹操手底下有一大帮姓夏侯的将领,什么夏侯惇啊,夏侯渊啊等等。按照裴松之的说法,曹操原本就姓夏侯,是因为曹操的父亲给宦官曹腾当了干儿子,他们家才改姓曹的。这个说法是否可靠还有争议,但曹操和夏侯两家就算不是亲戚,至少也是同乡豪族,多年来关系十分亲密。曹操便以曹家和夏侯两家的资源,起兵割据。
按照《三国志》的记载,在烧乌巢的当夜,袁绍派兵来救乌巢。此时曹操还没有攻下乌巢,曹操的属下报告说:“敌人的援兵快到了,请快点分兵阻击!”可是曹操偷袭的部队太少,连打乌巢守军都不够,所以曹操拒绝分兵,对属下说:“等敌人到我背后了再报告!”在千钧一发之际,曹操攻破了乌巢,从此改变了历史的走向。
一开始,曹操想老老实实地为国家效力升官,干到一半的时候,天下大乱,各地群雄并起。曹操意识到,在这个年代里给汉朝打工是没有前途的,必须有自己的地盘和军队。于是他回到老家,开始建立自己的事业。
照此来看,曹操赢得官渡之战有很多侥幸因素:假如曹操没有得到烧乌巢的情报,假如袁绍把乌巢看守得严一点,假如烧乌巢当夜曹操的动作慢一点,曹操都有可能会输掉战争,甚至被袁绍杀死。
官渡之战是曹操和袁绍之间的战争。曹操出身豪族,但他的家族发家很晚。前面说过,东汉末年有宦官和外戚两大势力。曹操的父亲投靠了大宦官,给宦官当干儿子,曹家从此发家。到了曹操这一辈,他们家立足不过两代,根基尚浅。说曹操是门阀还不够格,他充其量只是地方上的小豪族。曹操成年后,在朝廷里谋得个不大的官职,他家的势力也就只能帮他到这里了。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曹操各方面的能力都超过袁绍,如果能给曹操足够的发展时间,他的实力一定会强过袁绍。
我们先说官渡之战。
袁绍身世显赫,这是他的资本,也是他的负担。他出身太好,对创业的态度就不够认真,不愿意多动脑筋,在很多事情上墨守陈规。曹操却不同,曹操的家业基本上是自己一刀一枪干出来的,他满脑子想的都是怎么能最高效地利用现有资源,把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前面说过,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是国力。国力够强,只要用士兵和资源堆过去,战争自然就获胜了,和指挥官个人的能力关系不大。但历史上也有少数战争凭借优秀的指挥以弱胜强,逆转了国力的差别,这样的战例聊起来最有意思。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就是这样的战争。
前面说过,中国古代政治家的真正准则是“儒表法里”,内里是实用主义的法家。曹操就是一个特别务实的人。他发表过一篇著名的《求贤令》,里面说,只要你有能力,哪怕你是坑蒙拐骗的坏人我都重用你。这在重视道德的古代简直是大逆不道的言论,可见曹操重视实用主义到了什么程度。
三国时期的主要大事都是军阀混战。这段历史中有两场很出名的战争,共同特点是以少胜多。
因为这种实用主义,曹操招揽了大批人才,最大可能地团结了各地门阀。他努力发展领地内的经济,还采用了“屯田制”,让长期驻扎的士兵平时种田养活自己,解决了部队吃粮难、运粮难的问题。有了这些长处,从长远的角度看,曹操一定会强过袁绍。
二
因此,曹操官渡之战的获胜,在偶然性的背后还有一定的必然性。
整个三国的历史,就是这些大门阀、大军阀混战的历史。
三
在《三国演义》里,我们熟悉的孙权、袁绍、刘表等人都是大门阀,家里很多代都是大官。又因为他们都拥有忠于自己而不是忠于朝廷的私人部队,因此也可以称他们为“军阀”。
接下来说说赤壁之战。
因为朝廷无力抗敌,地方上的州牧也好,太守也好,只要能打败叛军,你如何筹钱如何征兵,朝廷都不再干涉。甚至谁能起兵独霸一方,朝廷还给他颁一个太守、州牧之类的官,给朝廷圆一个面子。实际上就是承认了地方权贵可以随意拥兵自立。
赤壁之战是三国时期最重要的一场战争,决定了三国鼎立的格局。
当大批兵力集中在州牧手里的时候,皇权便岌岌可危了。
前面说过,曹操在各方面都有过人之处,经过他的用心治理,在赤壁之战之前,他已经占领了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三国时代,中国的主要粮食产区都在北方,换句话说,曹操已经拥有了各军阀中最强的实力,统一中国只是时间问题。
但是到了东汉末年,朝廷常年陷入宦官和外戚的拉锯战中,中央不关心政务,搞得地方政治一团糟。国内爆发了遍布全国的黄巾之乱,边境还有游牧民族不断骚扰。中央朝廷无力组织军队抗衡,必须依赖地方军队,可是一郡的军队规模太小,面对大规模的敌人必须同时统筹数郡的兵力对抗。因此朝廷在郡之上设立了更高一级的“州”,“州”的长官“州牧”可以掌握数郡的军政大权。
赤壁之战的大致过程是:曹操在长江以北组织了一支庞大的军队,想要进攻长江以南的孙权和刘备,结果在赤壁被人数少于自己的孙刘联军击败。这场战争让曹操损失惨重,曹操败退回北方后,在很长时间里都无力再组织南攻,只能坐看刘备和孙权在中国南方长期割据立足。
东汉时期,地方军权在太守的手里,太守是负责管理“郡”的官员。“郡”是汉朝的一种行政级别,比现在的“县”稍微大一点儿。郡的规模很小,所以太守手中的兵力也很弱,成不了什么气候。
在讲中国长江流域的战争时,经常有一个误解:认为长江是一道天堑(qiàn),防守方只要在长江岸边布防,进攻方就要付出很大的代价才能渡江。
不过,单单是门阀还不足以威胁国政。最可怕的是门阀拥有了私人武装。
其实,渡江本身并不难。每年的冬春季节是长江的枯水期,此时长江江面变窄,渡江的难度不是很高。包括赤壁之战在内,中国历史上渡过长江的战役大多选择在冬春季节发动。
门阀社会形成了一个只讲血统门第,不讲能力高低的贵族阶层。它使得真正有本事的读书人没有为国出力的渠道,那些当上官的人又不思进取——既然门阀子弟生下来就能当官,那为什么还要认真工作呢?遇见事情少说少做,避免做错事给家族惹祸才是正确的选择。
沿江防守却很难,因为长江太长了。
“累世公卿”一辈辈做下去,家世越积累越大,财富越来越多,逐渐形成了在某个地区垄断经济、政治权力的大家族,被称为“门阀世家”。
长江长达几千公里,沿途有许多可以渡江的地方。进攻方掌握主动权,想在哪里渡江都可以。防守方可就惨了,要防守长江,就要在几千公里的漫长防线上一一布防,哪一处的兵力都不能太少。这和农耕民族需要在长城沿线驻守数倍的兵力去防守游牧民族是一个道理。
制度设计得不完善,时间一长必然有人钻空子。到了东汉时期,政令渐渐松弛,察举制的缺陷便体现了出来:官员之间结成一党,互相推荐对方的子女。结果只有官宦家族的子弟才能当官,时间一长便出现了“累世公卿”。袁绍家族号称“四世三公”:四代人里出了三个国家最高官员,他们家就是典型的“累世公卿”。
但是长江并非不重要。长江和长城类似,价值在于给己方提供机动性。水运的成本远比陆运低,只要占领了长江,军队就可以靠战船的运输快速出现在长江沿线的任意一点。这样就可以在短时间内集中部队,寻找敌人沿江的弱点任意进攻,这才是占领长江的真正好处。
察举制刚开始实行的时候,还比较严格,朝廷严禁徇私舞弊,推荐亲友。但是真正能阻止徇私舞弊的,不是“严格禁止”这样的空头条令,也不是严格执法的清官,而是一套设计完善、能互相监督的制度。汉政府严令官员必须秉公推荐,禁止推荐亲友,这话说得好听,可是道德高低又没有客观标准,你怎么确定官员推荐人才时有没有私心呢?禁止推荐亲友,你又怎么证明两个人是不是朋友呢?
在展开南攻之前,曹操已经占领了长江上游的荆州。他完全可以从荆州渡江,先到长江南岸,从南岸顺流而下进攻东吴。问题是,如果曹操没有先消灭长江上的东吴水军,那么东吴就可以用战船随时切断曹操南北方军队的联系,让南方军队失去补给和增援,把曹军分而治之。东吴还能利用水军的机动性,把部队随意投放到曹军的背后和侧翼,随意挑选进攻的地点、时机,这样曹军一点儿胜算也没有。
从董仲舒开始,汉朝独尊儒术,儒家最重视道德。察举制首先考察的,就是候选人的道德水平。这事逻辑上是没问题的,当官当然首先应该品德好。但问题是,道德这东西没有一个客观的考核标准。怎么考察每个人的道德呢?察举制的做法是靠人推荐:要求各地的政府定时向朝廷推荐有道德的人才。这些人再经过进一步的考核,就可以培训成官员了。
所以,在长江沿线作战的关键不是渡江,而是消灭长江上的敌方水军,夺取长江江面的控制权。
秦朝以后不再有分封制,当官不再看贵族血统,官员要从大众中选拔。在汉朝,选拔官员的方法称为“察举制”。
曹操的战略就是如此。在占领长江上游的荆州后,曹操不忙着渡江,而是先训练一支水军。他让水军和长江北岸的陆军沿着长江从上游到下游进军,寻找东吴的水军正面决战。曹操的兵力远远强过东吴,只要正面消灭了东吴的水军,战斗就结束了。
要明白这一点,就要先了解两汉时期的官员选拔办法。
曹操的战略没有错,实际上后来西晋灭亡东吴的战争,采用的也是在上游建造大船、沿江而下的战术。曹操失败在了具体的战斗上。沿江而下的曹军,在赤壁正好遇上了沿江而上的孙刘联军。谁成想,强大的曹军竟然战败,逆转了战争的形势。
再说一个小说和历史的差别。读小说《三国演义》,我们都会对书中的各路英雄留下深刻的印象,他们有的计谋过人,有的武功盖世,三国乱世正是这些英雄大展身手的好舞台。但事实上,三国是个重视门第大于能力的时代。那些谋士、武将之所以能被君主重用,不仅因为他们拥有一定的能力,还因为他们背景显赫。
曹操的失败,主要有两个原因。
这个设定是小说家编造的。古代武将并非神仙,就算武功再高,一个人也不可能同时战胜三五个士兵。更何况士兵只需一阵乱箭,武将就被射成筛子了。古人也不是傻子,假如我方的士兵比你方的多,就算我的武将对决失败了,我派我的士兵上去群殴,又怎么会战败呢?因此武将对决并没有现实意义。在真正的历史中,武将对决偶然出现过几次,那是春秋时代的贵族战争留下的一种遗风,只为显示武将个人的勇武,并不会真正改变战争的结果。
第一个原因是曹军营中爆发流行病,士兵减员严重。这和曹操不熟悉南方的流行病规律有关,也因为曹军中有不少是北方人,缺少对南方流行病的免疫力。
举一个例子。为了突出武将的勇武,《三国演义》中经常有武将对决的场面:两兵对垒,士兵一字排开,然后两军各派一名武将到阵中对战。大战一番后,赢的一方一挥手,士兵就掩杀过去,从而获得战争的胜利。《三国演义》有很多精彩的段落,“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过五关斩六将”“许褚裸衣战马超”都来自于这个设定。
第二个原因便是火攻了。在两军对垒时,东吴的将军黄盖给曹操写信,谎称要投降。曹操大喜过望,立刻同意。曹操不知道的是,赤壁地区风向变化突然,东吴将领作为本地人,熟知此处风向的变化规律。他们精心挑选了黄盖诈降的时机,在判断风向刮向曹营的那一天,黄盖调动快船十艘,在船上装满了柴草、鱼油,打出和曹操约定好的暗号,向曹操的水寨驶去。在接近曹营的时候,黄盖命士兵把船点上火把,自己则和士兵乘坐搭载在快船上的小舟撤离了。
因为这些优秀的作品,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书中最好学的一段。但也要注意,《三国演义》中的故事和真正的历史有很大的差距,很多故事情节都是虚构的,不能把文学作品中的内容照搬到历史中来。
此时劲风刮向曹营,火船趁着风势速度很快,曹军无法阻拦。快船撞进曹军水寨后,立刻引燃了曹军的战舰。而且由于曹军中的北方士兵不习惯在晃晃悠悠的船上作战,曹操命人把大船用铁链连接以保持平稳。战舰被点燃后,大船之间无法及时分离,导致大火四处蔓延,无法施救。与此同时,东吴的军舰在水上进攻曹军水寨,刘备的陆军在北岸进攻曹军旱寨,前后夹击之下,曹操只能败退。在撤退的过程中,曹军又遇到饥荒、瘟疫的困扰,兵力损失巨大。最终曹操元气大伤,终其一生都没能再统一南方。
三国时期之所以是中国很有名的一段历史,是因为明朝的文学家罗贯中收集了前人流传的各种三国故事,写了一本非常精彩的小说《三国演义》。直到今天,关于三国的小说、漫画、游戏、电视剧仍旧层出不穷,每年都有新的改编作品问世,我相信你对其中的经典情节已经耳熟能详了。
大自然威力无穷,从古至今对人类历史的影响都很大。曹操的失败,主要败在了自然环境上,败在了北方人难以抵抗南方瘟疫、北方人不习惯水战、北方将领不熟悉赤壁地区风向变化等这几点上。假如曹操面对的是软弱的对手,这几点也不算致命要害。偏偏东吴统帅周瑜有过人的智慧,巧妙地把这几个曹军弱点利用起来,制订了正确的策略,给予曹军致命地一击。换一位差一点儿的指挥官,这场仗也打不赢的。
一
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都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但是,奇迹般的战术只能延缓历史的进程,却改变不了历史的大趋势。曹操在用人、治国、屯田、用兵等各方面的综合能力远远超过其他军阀,因此他的崛起是历史的必然。曹操在赤壁之战中虽然输了,但是曹魏占据的领土最大,在三国中的生产力最强。随着时间的推移,曹魏和蜀吴之间的国力差距越来越大。最终,中国还是被曹魏以及接替曹魏的晋帝国统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