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阁把票拟送到皇帝面前,皇帝得审查一下这票拟有没有问题,如果有问题,还得注明问题出在哪里。所以皇帝要在票拟上写上自己的意见。一般人写字都是用黑色的墨,为了显示批阅者不同,皇帝的批改意见用的是红笔。所以这个写在票拟上的意见就称为“批红”。
但皇帝还是觉得不够省事。
人的惰性是无限的,后来的明朝皇帝就连这个批红也懒得自己写。也有的皇帝是因为年龄太小,干不了这事。于是皇帝就把批红的活也交给别人去干。皇帝批红的时候是在后宫,身边没有别人,只能让太监来干。明朝后宫里有一个叫作“司礼监”的部门,原本是负责管理书籍的。后来批红这事,就由司礼监来负责了。
各个部门、各个地方送给皇帝的奏章,都先交给内阁来看。内阁看完后代替皇帝写上意见,叫作“票拟”。内阁把这个票拟交给皇帝,由皇帝决定同意还是不同意,这就很省皇帝的事了。
所以明朝掌握大权的,除了内阁外,还有皇宫里的司礼监。相比之下,司礼监的权力还要更大。因为票拟只是个草拟的意见,不具备法律效应。无论是什么样的决定,都得经过批红才真正生效。
内阁理论上只是皇帝的秘书处,但是皇帝越懒,内阁所办的事就越多,所掌握的权力也就越大。到了后来,内阁实际上担当了宰相的职责,内阁里排行第一位的阁臣(称为“首辅”)其实就是宰相。
因为司礼监权力太大,所以明朝出现过曹吉祥、刘瑾、魏忠贤等一批权势熏天的大太监。不过由于明朝官僚机构之间的互相制衡,即便这些大太监风光一时,他们也没有办法彻底控制军队和政府。支持他们的皇帝一旦改变了主意,或者身亡,他们也就随之灭亡了。
当时在文渊阁工作的人,头衔是“文渊阁大学士”,一般被称为“阁臣”。在古文中,和皇室有关的词汇,常用“内”来称呼。比如“内庭”,指的是皇宫内院;“内园”,就是皇帝的御花园。这个文渊阁是皇帝的私人秘书处,被称为“内阁”。
朱元璋不仅在政府中加强皇权,对百姓也企图加强管控。
明代皇帝的工作量大,工作这么辛苦,特别需要秘书来分担一下文案工作。明朝皇宫中有一处叫作“文渊阁”的地方,原本用来储藏书籍,类似于皇家图书馆。到了永乐帝朱棣(dì)的时候,朱棣选了一批有学问的人让他们到文渊阁值班,这些人就成了皇帝的私人秘书。不仅为皇帝分担文案工作,还要为皇帝出谋划策。
朱元璋是个权力欲很强的君主,他喜欢什么事情都要管上一管。朱元璋建立明朝后,通过颁布法令,对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都进行了严格的规定。他详细的规定各个阶层的百姓应该住什么样的房子,坐什么样的车子,穿什么样的衣服,甚至连衣服是什么颜色,有没有花边,袖子多长都一一规定。他设计了“路引制”,老百姓不能随意离开家乡,如果想出远门,必须先找官府开介绍信。他还继承了元朝的规定,继续实行“匠籍世袭制度”。就是说,政府的手里有一个户籍记录,规定好了谁家是工匠。如果一家是工匠,那么他的孩子必须子承父业,长大了还是工匠,不能随意改变职业。
中国这么大,每天的事情千头万绪,治理国家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朱元璋干掉了宰相,那宰相的活都得自己来干。据抽样统计,朱元璋平均每天要审批的公文二百多份,处理事务四百多件。忙得他是“昧爽临朝,日宴忘餐”,天不亮就起来工作,经常忘了吃饭。宰相还有个退休的日子,可是皇帝只要喘一天气儿,就得干一天的活,这种辛苦的日子哪是那些皇子皇孙能忍受的?
换句话说,朱元璋企图把国家变成一个凝固、静止的社会。这显然不利于社会的发展,不利于生产力的提高。
凡是开国的君主,都是既勤劳又很有权力欲,因为不是这样性格的人,就不可能在争霸中获胜。可是君王的子孙却不是这样,他们从小生活在帝王之家,习惯于发号施令,他们不会像朱元璋那样觉得事事都亲自做决定是一件美事。他们从小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舒服惯了,也不会像朱元璋那么勤劳。
明朝的专制,还体现在对民间商业的限制上。
四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视商业的朝代。在宋朝,一个商人想要卖盐,他要先找到政府买一张“售盐许可证”(称为“盐引”),按照上面允许的重量去贩卖盐。这些许可证其实就是今天的“商业税”。有了商业税收,宋朝政府能从民间的商业行为中获得大量的利润,所以宋朝对民间商业十分支持。
但他的子孙不满意。
而到了明朝,出身农民的统治者朱元璋没有意识到商业的价值。他看到宋朝商业繁荣却最终经济崩溃,认为商业是在“与民争利”。他甚至说,我们大明朝不需要商业税,只要有农业税,再省着点花,就够用了。这是典型的小农思想。
原本各个政府部门的上面是宰相,宰相的上面是皇帝。现在宰相没有了,便由皇帝直接统领各个部门,也就等于皇帝把宰相的工作夺过来,自己一个人干。这样,所有的权力都掌握在朱元璋的手里,这让他很满意。
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明朝政府大力限制商业发展,对商人采取歧视性政策。今天的我们知道,其实商业才是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关键所在,是西方国家在近代能快速超过中国的主要原因。朱元璋等人对商业的限制遏制了中国社会的发展。直到明朝末期,中国商人才逐渐摆脱了制度的限制,在东南地区出现了较为发达的商业社会。可惜不久以后,更为保守的满清政府掌握了统治权,再次扼杀了民间商业的发展。
作为一代雄主,要玩咱就玩大的,朱元璋为了取消宰相制度炮制了一场冤案。他硬说胡惟庸阴谋造反,由此牵连众多,前后竟然诛杀了三万人。杀了胡惟庸后,朱元璋再也没有安排宰相,这个职位从此也就取消了。
五
朱元璋底层出身,对当官的,对读书人天生的不信任。他又是靠杀伐建立的功业,过分相信武功的力量。因此朱元璋对于百官特别舍得下杀手。每当他觉得威慑力不够的时候,就靠大杀特杀来解决。
朱元璋还留下的另一项政治遗产:特务组织。
于是朱元璋决定借题发挥,办掉宰相。
朱元璋前半生一直在生死边缘挣扎,每一个决定稍有不慎就会丢掉性命。因此他特别贪恋权力,又特别多疑,总怕别人骗自己。他特意建立了一个私人的特务机关,也就是赫赫有名的“锦衣卫”,用来监视百官的言行。锦衣卫拥有随意拘捕百官的权力,还有自己的司法系统,称为“诏狱”。凡是被锦衣卫抓住的犯人可以不走正常的司法程序,直接投入到诏狱里严刑审讯逼供。在明朝,百官提起锦衣卫和诏狱,都非常忌惮。
在建国之初,朱元璋还是按照前朝习惯设置了宰相一职。正好当时的宰相胡惟庸是个独断专行的人,引得朱元璋非常不快。这宰相在自己面前都如此专横,将来自己的皇子皇孙要是不够争气,这大明朝岂不是要跟了宰相的姓?
朱元璋残酷多疑,如果继位的皇帝性格仁厚一些,或许还可以扭转明朝的风气。但是历史没有给明朝这个机会。朱元璋除了亲戚不信任任何人,连和他一起打天下的伙伴们他也放心不下。建国以后,为了保证子孙不受到权臣的威胁,朱元璋有计划地残杀开国将领。这种事很多开国皇帝都做过,但朱元璋做得尤为极端,最为无情。他炮制了好几场大型冤案,每个案件都要牵连极广,动不动就诛杀几万人,很多人才都被冤杀。
习惯大权在握的朱元璋当然不允许这种事了。
但是国家总需要人来治理啊,尤其是蒙元残部只是退回了北方,并没有被彻底消灭,明帝国还需要严防北方边境。可是朱元璋是白手起家,发家之前没有任何权贵背景,也就缺少可以依靠的伙伴。在大杀功臣之后,朱元璋只能捡起了家族治天下的老办法,把很多儿子分封到了边境当藩王。他让这些藩王统领重兵,既能抵御外敌,又能防止权臣过强,可以齐心协力保卫老朱家的江山。
宰相是皇帝之下权力最大的人,也是最容易蒙骗皇帝的。如果宰相有私心想做点什么事,他可以编一套冠冕堂皇的理由说服皇帝。因为皇帝不经手具体的事务,万事都仰仗着宰相,所以很多时候也就同意了。
当然我们都知道,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是藩王叛乱。
中国历代王朝都有宰相一职(但正式的名称各朝都不同),负责统筹政府的各个部门,管理全国的大小事务。皇帝本人只需要做最后的决定就可以了。
按照“嫡长子继承制”,朱元璋死后,皇位应当由嫡长子继承。但是嫡长子已经先于朱元璋去世,所以继承皇位的是嫡长子的儿子,这就是嫡长孙“建文帝”。
但是宋朝有一个政策朱元璋是没法接受的,那就是对皇权的制衡。在生死的斗争中,朱元璋已经习惯把大权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多年的斗争又造就了他多疑的性格。他对任何人都不放心,谁敢分走皇权他都不答应。据说朱元璋看到《孟子》中有“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之类的话语,大为不满,下令把孟子的排位撤出孔庙,还让臣子删节《孟子》,把书中轻君的言论都删掉。
在朱元璋看来,他分封的那些藩王都是他的儿子,都是他的左膀右臂,是他的好帮手。但是在建文帝看来,藩王们都是手握重兵又大他一辈的叔叔,都是他皇位的威胁者。因此建文帝在掌权后开始着手削藩,削弱藩王的势力。
明朝的政治体系,大致继承了宋朝的成功经验,各个部门之间互相制约,像军阀、外戚、权臣一类的问题,整个明朝基本没有出现过。偶然有冒头的,也会在群臣的公议之下畏手畏脚,威胁不到皇权。
然而朱元璋的四子,镇守北京的燕王朱棣早就有了不臣之心。借着削藩的机会,朱棣纠集军队公然反叛。朱棣造反的名义很有意思,当年朱元璋分封藩王,不是叫他们一起保卫朱家天下,防止权臣夺权吗?朱棣就说,现在皇帝身边有大臣太坏啦,忠心耿耿的我必须带着军队去保卫皇帝,去清除皇帝身边的坏大臣。用术语说,叫作“清君侧”。
三
当然“清君侧”就是个骗人的借口,朱棣一口气打到了首都南京,建文帝知道这位叔叔要弄死自己,吓得在皇宫里放了一把火,自己藏了起来,最后不知所踪。
这种强烈的不安全感,对明朝的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南京城也占了,建文帝也失踪了,朱棣就要大模大样地称帝。这时,有个叫方孝孺的大臣站出来对朱棣说:你号称“清君侧”,是来保护皇帝的。那行,既然建文帝没有了,按照继承顺序,应该是建文帝的嫡长子继位。建文帝的儿子继承不了,那也应该是他的兄弟继承。怎么也不应该轮到你这个叔叔啊。
宋朝的政治风格雍容大气,皇室对百官优待有加,原因之一是开国皇帝赵匡胤以权贵的身份起家,没经过那种在死人堆里求生的底层生活,对人性的看法总是要更乐观一些。朱元璋不同,在他人生的大部分时间里,他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可以随时要了他的性命,他是在接连不断的残杀与背叛中活下来的。朱元璋眼中的世界,要比一般人眼中的更为黑暗。
方孝孺这番话就等于是直接打脸,打得朱棣脸上啪啪的。结果朱棣恼羞成怒,下令诛杀方孝孺,并且大肆屠杀他的家族。在用鲜血打通了称帝之路后,朱棣如愿以偿地当上了皇帝,史称“永乐帝”。
开国皇帝出身贫寒,这对于一个王朝来说并非好事。
朱元璋在南方起兵,原本定都南京。朱棣攻陷南京后,一者南京宫室被烧,二者朱棣是在北京起家,因此最后迁都北京。从此,明朝的首都就变成北京了。
朱元璋出生在普通的农民家庭,没受过什么教育,甚至他本人和他的父母兄妹连个正经的名字都没有。朱元璋家里穷得不行,他给地主家放过牛,出家当过和尚,最后连庙里都待不下去,只能出门流浪,成了半个乞丐。正好他赶上了元末百姓造反的大潮,在鲜血与阴谋的层层考验中,朱元璋脱颖而出,最终成为元末争霸战争的胜者。
朱棣和他父亲朱元璋一样,性格多疑而残暴,也喜欢靠血腥屠杀和制造恐怖气氛来震慑群臣。他不仅没有取消特务机关,还不断强化它。锦衣卫是皇宫之外的机构,朱棣嫌它用得不够顺手,他选用身边的太监又成立了新的特务机构“东厂”。明宪宗的时候,又成立了“西厂”。东厂、西厂和锦衣卫,合称“厂卫”,它们构成了明朝的特务机构体系。其中的东厂在朱棣以后成了常设机构。西厂只是一个临时的机构,存在时间较短。因此我们看电影、电视剧里,一提到明朝的特务机关都是东厂,很少有人提西厂。
明朝的创立者朱元璋,就是个名副其实的平民百姓。
明朝的官僚系统已经很成熟,监督百官靠官僚系统就行,根本不需要特务机关的参与。明朝的特务机关,其实就是皇帝在自己和群臣的制衡体系中,给自己开的外挂,是皇帝为了满足一己私欲破坏官僚制度的工具。后来,明朝的太监因为掌握了司礼监而执掌大权,东厂等特务机关又成了太监把持朝政、迫害百官的武器。
唯一例外的便是元末战争。元末的汉族领袖基本都是平民和商人出身。这是因为元朝常年打压汉人,汉人中很难找出有能力起兵的权贵,争霸的舞台因此留给了平民。
总的来说,朱元璋在前人建立的官僚系统的基础上,加强了皇帝个人的权力,想用更加强势、更为严酷的手段来统治中国。他在这点上有点像是秦始皇,他肆意挥舞着手中的权力,觉得自己作为执掌天下的独裁者,应该心想事成,无所不能。
历史上,也有平民或者商人出身的军队领袖,比如黄巢、李自成、洪秀全,但是他们在轰轰烈烈一番后,都因为自身的短视而灭亡了。
然而事与愿违。
这个道理很简单,在天下大乱的时候,很多人都想出来大捞一把。你说,是本身就有钱、有兵、有声望、有人脉,受过良好教育、眼界宽广的贵族成事的机会大呢?还是以上这些全都没有的普通农民的机会大呢?
我们说过,皇帝其实就是一个普通人,他之所以拥有极大的权力,全是制度赐予他的。皇帝的个人意志永远也敌不过社会制度的一般规律。我的意思是,中国的官僚系统发展到宋朝已经经过了千锤百炼,非常成熟,朱元璋对这套制度进行了想当然的修改,最后难以避免地走向失败。
你看,没有一个人是普通农民。
朱元璋想要取消宰相,但结果是出现了内阁,出现了首辅,还是换汤不换药。
唯一身份低点的,是西汉和东汉的开国皇帝,西汉的刘邦出身是小吏,但是在起兵之前已经是当地的一霸了,整个沛县的上下官吏都是他的人,算是地方上的小豪强。东汉的刘秀出身也是豪强,在家乡也是一霸。
朱元璋严禁宦官干政,禁止宦官识字。为了怕子孙忘记,还铸了一面铁牌立在宫门,说凡是干政的宦官一律斩首。但是因为他过度加强皇权,导致宦官干政不可避免。铸铁牌又能怎么样?他的子孙还是把大权交到了司礼监的手里,还在皇宫里开设专门教宦官念书识字的学习班。朱棣时,带着舰队浩浩荡荡下西洋的郑和就是太监。郑和下西洋时统领着数万军人和随从,还在外国开展了军事和外交行动。完全是把朱元璋的祖训当空气。
秦朝的开国皇帝是国王。晋朝的开国皇帝是魏国的权臣。南北朝的皇帝不是部落领袖就是门阀贵族。隋朝唐朝,全都是关陇门阀。五代十国加上宋,开国皇帝大多是禁军将领。
朱元璋禁止民间的商业活动,到了明朝末期,商业活动还是发展起来了,也是政府阻拦不住的。
阶级史观习惯把王朝末年遍地而起的叛乱称为“农民起义”。实际上,这些战争最后的获胜者,他们基本都不是农民,而是权贵出身:
朱元璋还试图用酷刑来遏制贪腐,据说官员只要贪污六十两银子就会被处以极刑。死后还会被剥皮做成标本,放到衙门里警示后人。朱元璋还本着“宁枉勿纵”的原则,只要沾点边的贪腐案件就开始大杀特杀,几百人、几千人、上万人的杀,直杀得全国官员都不够用了。然而结果是,明朝仍旧贪腐非常严重,朱元璋之后的大贪官还是层出不穷。
接替元朝的,是明朝。
从这个角度说,朱元璋就像秦始皇一样,虽然是不可一世的雄主,虽然可以轻易夺走几万人的性命,但他还是不能随心所欲地改变历史进程。历史的走向,总有自己的规律。
二
六
元朝末年,贪污腐化、买官卖官都出现了。被统治的汉人生活困苦再加上民族矛盾,终于导致了大规模的暴乱。这时的蒙古人已经统治中国近一百年,当年勇猛的蒙古战士都陆续去世了;而新一代的蒙古人从小就生活在农耕地区,不可避免地失去了游牧战士的强悍。再遇到一拥而上的汉人,人数较少的蒙古人自然无法抵挡,很快就丢掉了政权,退回到草原深处。就像以往的北伐战争一样,汉人的军队并不能彻底扫荡草原,因此,蒙古国并没有灭亡,但是统治中国的元朝灭亡了。
这章的最后,我们再讲一个关于皇帝称呼的小知识。
中国的官僚系统是经过上千年的不断试错、不断总结教训的结果。实际上,宋朝的官僚制度正好是中国历史上的巅峰。除了“效率低”这个不可避免的缺点之外,古今中外各种导致帝国崩溃的内部危机都被避免了。元朝不想照搬宋朝的老经验,想要加入不少部落时代的落后制度。结果运行时间长了,自然弊病丛生。
一个皇帝有好几个称呼。首先,他有姓名,这个名和普通人一样,都是长辈起的。比如汉朝的汉武帝,他的姓名叫“刘彻”。
继承制度的缺陷让元朝持续处于政治动荡中,也加速了王朝的衰亡。
但是古人认为,人的姓名不是普通的符号,念出来、写下来就会是拥有某种法力效果。比如《封神演义》里有一个将军叫做张桂芳,他只要叫对方的姓名,对方就会被迫下马。《西游记》里的金角大王和银角大王有个“紫金红葫芦”和“羊脂玉净瓶”,拿着这两个宝物呼唤对方的姓名,只要对方答应了,就能把人家吸到葫芦或者瓶子里来。古代民间也常见类似的诅咒术,只要写下对方的名字和生辰八字,再施加诅咒,就可以咒人于无形中。这姓名和生辰八字就好像是今天的网络IP,一旦掌握,就可以在千里之外骇客入侵了。
虽然元朝也有科举考试,但是真正靠科举考试进入权力核心的人少之又少。元朝高级官员只有三类人,要么是贵族或者权臣的子弟,要么是有军功的武将,要么是“吏”出身——也就是并不熟悉儒学,只是精通经济法律等技术问题的官员。这就意味着,元朝上层官员中真正的儒生非常少,汉化也就不可能彻底了。
所以古人为了表示尊重,长辈、皇帝的名字都不能直接称呼,也不能写下来,需要避讳。比如你要是生活在汉武帝的时候,张口说“刘彻”,那就麻烦了,这叫“大不敬”,可以给你治罪,处死都不过分。平时要想称呼皇帝也容易,天无二日嘛,反正同一时间只有一个皇帝,只要称“皇上”“圣上”“万岁”“大家”“官家”之类的代称就可以了。
蒙古人还对汉人采取种族歧视政策。在元朝大致有四等人:蒙古人、色目人(蒙古人和汉人以外的诸民族)、汉人(北方汉人,也包括四川、云南境内的汉人)、南人(南方汉人),地位依次降低。国家的很多政策向前几等人倾斜。比如科举考试,蒙古人和色目人的名额更多,试题更简单。官员选拔也更优待蒙古人和色目人,政府的主要权力掌握在这两种人手中。
等刘彻死了以后,这就麻烦了,你还是不能直呼他的名字,因为人家是先皇,辈分更大。可是先皇有很多啊,那该怎么称呼刘彻呢?在古代,有身份的人去世以后,会由后人给他起一个“谥号”。理论上,谥号是对这个人一生行为的盖棺定论,起什么是有规定的。比如刘彻他在位的时候,几次把匈奴赶跑,军事成就很大,所以得了一个谥号“武”。后人就可以称他为“汉武帝”。
如果换成辽国或者金国征服了南宋,它们因为统治汉地已久,深刻了解汉化的重要性,会不遗余力地照搬儒家制度。后来满清统一了中国,因为有了元朝的前车之鉴,也知道汉化这事不能含糊,老老实实地进行了全面儒化。但蒙古人横扫欧亚,他们还带着征服者的心态,再加上蒙古贵族大多是武人出身,让他们彻底向儒学低头是不可能的。有的蒙古贵族进入中原后还向往游牧生活,竟然把汉人的田地毁掉,改成牧场放牧。而且蒙古人也没有完善的官僚系统,靠的是各部落联合统治,各个部落贵族有相当大的权力。就算忽必烈等个别统治者有心全面汉化,其他的蒙古贵族也不答应。
唐朝之前,皇帝的谥号一般是一到两个字。到了唐朝一开始还没问题,比如李世民的谥号,一开始是“文”,因为他开创“贞观之治”嘛,和开创“文景之治”的汉文帝、开创“开皇之治”的隋文帝是同一个待遇,这还挺合理的。但从武则天以后风气就坏了,开始喜欢给先辈的谥号里加字,意思是这人实在是太完美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一两个字根本概括不了。李世民的谥号后来字数越来越多,最后变成了“文武大圣大广孝”。到了后面的朝代更是愈演愈烈,不少皇帝有十几个字、二十几个字的超长谥号,这别人就没法用谥号叫他了。谥号不能用了,但还有另一个称呼可以用,叫作“庙号”。
首先是汉化程度不彻底。
中国人特别讲究祭祖。古代家、国是一体的,“国”就是皇帝他们家,所以皇帝祭祖是国家大事。普通人祭祖在宗祠里,皇帝祭祖在太庙里。太庙里供奉了先皇们的排位,排位上写的既不是姓名,也不是谥号,而是单独起的一个称号,就是“庙号”。
但元朝终究还是问题重重。
最开始,能进太庙是一件很难得的事,并不是每个皇帝都有资格进太庙。所以汉朝的皇帝有些人是没有庙号的。但是到了唐朝,溜须拍马的风气起来了,皇帝人人都可以进太庙,都有庙号,而且庙号都不长,所以在唐和宋这两个朝代,人们都用庙号来称呼皇帝。比如“太宗”是李世民的庙号,我们称他为“唐太宗”。
中国古代的大王朝持续时间大多是三百年左右,元朝和它们相比,是个短命的王朝。但元朝也不算特别短命。同样是短命王朝,隋朝不过三十年;西晋五十年;五代十国这么多朝代不断更替,也不过五十多年。这么一比,元朝在短命王朝里还是算可以的。
其实,使用庙号也不是很方便,因为庙号的花样太少,什么“太宗”啊,“仁宗”啊,历朝历代都有,重复率很高。后来人们又想了个新花样,用年号来称呼皇帝。
忽必烈意识到了制度的问题,他在入主中原之后,在一定程度上采取了汉化政策,模仿汉族的官僚系统。再加上元帝国的面积要比蒙古帝国小很多,因此元朝还是维持了较长时间的统治,前后有一百年。
年号是古代纪年的一种方法。皇帝登基的时候为了表示新皇帝新气象,都要改年号。比如李世民登基的时候,就把年号改成了“贞观”,当年就是“贞观元年”,第二年就是“贞观二年”,以此类推。在明朝之前,很多皇帝都有时不时改年号的习惯,称为“改元”。有时是图吉利,有时就是心血来潮。明清两朝呢,因为朱元璋带的头,皇帝基本上不改年号,每个皇帝在位时有且只有一个年号,所以用年号来称呼皇帝就很方便。在明清两朝,人们习惯用年号来称呼大部分皇帝。比如我们习惯说的“乾隆皇帝”,他的姓是“爱新觉罗”,他的名是“弘历”,庙号是“高宗”,谥号太长就不提了,“乾隆”是他在位时的年号。人们出于习惯,就用“乾隆皇帝”来称呼他了。
其实,即便不采取“幼子继承制”,蒙古的统治同样不能长久,因为蒙古民族的人口太少,要占领的土地太多,广袤的领土已经远远超过了古代技术能够统治的极限。中央必然无法有效控制地方,分裂是不可避免的。更何况,蒙古人还用落后的部落制度统治帝国。
总结一下,称呼汉朝的皇帝用谥号,称呼唐宋的皇帝用庙号,称呼明清的皇帝大多用年号。谥号一般都是“什么什么帝”,庙号一般是“什么什么祖”或者“什么什么宗”。年号就没有规律了。一看皇帝的称呼是两个怪字儿连一起的,多半就是年号。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