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说的是哲学系考生少本身不足虑,接下来我要说一说这个现象反映出来的足虑的一面。一个国家不需要有许多以哲学为专业的人,这决不等于说一个国家不需要哲学。作为对世界和人类根本问题的思考,哲学代表了一个民族在精神上所站立的高度,决定了它能否作为一个优秀民族在世界上发挥作用。真正令人忧虑的是我们民族今天所表现出来的严重世俗化倾向,对于物质财富的热衷和对于精神价值的轻蔑。如果青少年中智商较高的人都一窝蜂奔实用性专业而去了,我们就很难再指望哲学人文科学会出现繁荣的局面。其实,即如经济、法律等似乎偏于实用的学科,从业者若没有哲学的功底,也是绝不会有大出息的。
不过,这仅是一个角度。换一个角度看,考生少意味着缺乏竞争,录取分数较低,又可能导致素质较差者进入。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办法是,缩减哲学系的数量和招生名额。事实上,本来就不必每所大学都办哲学系。应该让有志于哲学的考生感到,不管哲学如何是冷门,考上哲学系就是优秀,就是光荣。
轻视哲学无疑是目光短浅之举。一个世纪前,张之洞为清朝廷拟定大学章程,视哲学为无用之学科,在大学课程中予以削除,青年王国维即撰文指出:“以功用论哲学,则哲学之价值失。哲学之所以有价值者,正以其超出乎利用之范围故也。且夫人类岂徒为利用而生活者哉,人于生活之欲外,有知识焉,有感情焉。感情之最高之满足,必求之文学、美术。知识之最高之满足,必求诸哲学。”这正是哲学的“无用之用”。王国维的话在当时是空谷足音,在今天仍发人深省。
彼特拉克有一句名言:“哲学啊,你是贫困地光着身子走进来的。”尼采也曾在相同意义上建议,不给哲学家发薪金,让他们在野地上生长,借此赶走那些想靠哲学牟利的假哲学家。这多少是愤激之言,哲学家毕竟也要吃饭,但基本意思是对的,就是哲学对于决心以之为终身志业的人有很高的要求,不容存名利之想。借用耶稣的话说,通向哲学的门是“窄门”,只有不畏寂寞、贫困——在今天还要加上失业——的人才能够进入。从这个角度看,哲学系考生少未必是坏事,因为其中真爱哲学的人的比例也许就提高了。
写到这里,我仿佛听见一个声音在责问我:我们现在学校里所教授的哲学能够给人以“知识之最高之满足”吗?这就触及哲学系考生少的另一个原因了。在我们的学校里,中学生和非哲学专业的大学生是从政治课上获得对于哲学的概念的,这样的哲学不能使他们享受思考的快乐,反而使他们感到枯燥。因此,为了澄清对哲学的普遍误解,让人们感受到哲学的魅力,就有必要改革我们的哲学课程,第一步是把它从政治课中分离出来,恢复它作为爱智慧的本来面貌和作为最高问题之思考的独立地位。
其实,依我之见,哲学系考生少并不足虑,反倒是正常的现象。我一向认为,一个国家不需要有许多以哲学为专业的人,就像不需要有许多数学家、理论物理学家一样。更确切地说,不是不需要,而是不可能、不应该。作为一门学科的哲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思辨性,对之真正有兴趣和能力的人是绝不会多的,这种情况也正与数学、理论物理学领域相似。如果哲学成为热门专业,必定是出了问题,说明有利可图,使得许多对哲学并无真正兴趣和能力的人拥了进来。
2005.8
2005年高校招生工作已结束,如同近些年一样,许多学校哲学系考生稀少,门可罗雀。当然,这一情况完全是在意料之中的。在今日社会急功近利的总体氛围中,大学孜孜于与市场接轨,越来越成为职业的培训场,一般考生自然也就把就业前景树为选择专业的首要标准了。因此,毫不奇怪,不但文史哲一类人文学科,而且数理化一类自然科学基础学科,都在不同程度上成了冷门,而财经、法律、计算机等实用性强的学科则成了显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