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得靠自己去生存。于是她开始真正面对这个年代的生存规则,面对各种势利和功利主题,也面对周遭众多向前冲锋的PK者。
就像这篇小说里写的王若兰。当一个女孩失去了最初爱情的小天地,失去了家庭实力的依托,她得独自面对外面的这个世界。
你总得信点什么,比如爱情,比如金钱,比如活法;你总得撕破点什么,比如脸面,比如原则。不管你有无障碍,这个时代的痛感就是这样渗透进许多小人物的心底。
在职场,这样的女性心理潮流,开始于最近几年。在一片焦虑的女孩中,出现了落魄大叔状的“退出系女孩”。
有向前冲锋的趋附者,也有像王若兰这样的女孩,对于这个社会的“交换”原则,她不准备交换,不准备用自己的心性去换。
这样的退,是因为某种处境的无望,也是为了自己的心性,和某种还让人温暖的价值。
她选择退出,以此来维系心里的安静。
所以,她们以退的方式,解开自己的心结。她们对自己说:“我不想要了总可以吧。就当我是无用的人吧,别在意我。”
儒家与道家从来都是相生的。当升职的“杜拉拉”泛滥时,当儒家式的进取欲望无法消解时,道家式的“退”就开始登场,做个主流眼里的“无用者”吧,别人眼里的无用,恰恰对自己是最有用的。让自己安静下来,让身心放松,才能在这乱哄哄的世上少受伤害。
那些伴随着“奋斗”而来的焦虑和心机,那些日益纵深固化的阶层,那些稀缺的底层向上流通的人生通道,那些可以交换的关系、资源、资色……如今想出众、想上位,很可能你收获的是疲惫、伤痕和无力感。
纯真小人物也许别无他途。
这样的退出,也可能并不是因为争不过,而是因为明白了一切都需要代价。什么是这个年头的代价和资本?不说你也明白。
这样的退,从来就不是消极的,尤其放在当下种种或明或暗的“规则”和现实生存处境的背景之下。就像这篇小说中,王若兰在选择“退”后,作为“假大叔”的她与真大叔邢海涛的过招,让她明白了“退”是一种决然,它更需要勇气和对自己的明了。
也就是说,在如今的职场,她们不想做杜拉拉了,不想升职了,不想争了。让别人去争奇斗艳,去上位吧。
在落魄大叔状的外表下,她心里居住着一个女汉子。
在心里,她们开始隐约抗拒世俗成功标准中对一个女性的认定,她们不想出众了,她们觉得累了,也觉得无望,她们对自己说“算了吧”。
一个青春女孩宛若中年阶段的大叔,这是这个时代的悖论。她心里对这世界和机遇、处境的明了,是时代的悲伤。
这是因为她们不想被人当作女孩来关注,她们只想退到自己的角落,让自己松一口气。
正因为“退”是积极的,所以在这个焦躁的时代,它以静态散发出对众人的吸聚力。在这篇小说中,背负家庭厚望的富家男孩方格棋,被种种“有用”的成长指标困扰,女孩王若兰的“无用”状态吸引着他,是因为那种不在乎、独立,有着放弃以后的自由和坚强。
她们灰不溜秋,不修边幅,宛若落魄的大叔。
在“成功学”泛滥的今天,“退出”也是一种励志。
在我们身边的职场,有这样一些女孩,她们不再在意美丽,不再在意别人的眼神,甚至不再希望别人留意到她们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