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大类可划分为蓝领(体力劳动者)和白领(脑力劳动者)两大类。由于科技发展,两者的界限越来越模糊,比如工业4.0车间的电脑操作师就是蓝白跨界职业;又比如机器人的出现被认为是“金属领”,它对所有蓝白领职业都构成威胁。
所谓职业,通常与规划相联系。根据中国职业规划师协会的定义,职业包含十个方向(生产、加工、制造、服务、娱乐、政治、科研、教育、农业、管理)。按社会学职业声望划分,有90多个常见职业分类,比如市长、教授、企业经营者、办事员、工人等。
应试教育泯灭个性,扼杀兴趣。就像不能伤害孩子的自信心一样,如果孩子的兴趣被伤了,将影响他的终生。有些人一辈子都找不到自己的兴趣,对什么也提不起兴趣,更发展不出自己的专长。我认为,这些人的兴趣一定被伤害过。
在通常情况下,是家长选专业而非学生选专业。家长遵从的是社会选择或功利选择,而学生则是兴趣选择。从90后开始,家长选专业时越来越看重孩子的兴趣偏好,因为这样有利于培养他未来的职业晋级动力。
将来,孩子的教育都是终身学习。很多把应试教育作为目标的孩子,学完了就把书本一撕一丢,就不再学习了。这就是应试教育学伤了,最后会起到反效果。
所谓专业,无须多讲。“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现代社会是专业分工高度发达的社会。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全国共开设506种本科专业。每年高考结束,帮学生(其实是帮家长)选择专业成为一门生意,收费不菲。
之所以越来越多的人提倡能力教育、素质教育,就是因为科技不断迭代,人工智能将取代机械式的职业,逼迫个人的知识不断迭代、不断变换。由于现代专业分工的困境,你无法预测哪个专业会衰败,同时你又不得不“术业有专攻”。其实,所谓“专才”就是“偏才”。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还是永恒的动力。所谓兴趣,就是你总干一件事,也不觉得累的偏好。
小结一下:没有兴趣就干不好专业,没有好专业就不会有好职业,没有好职业就不会有成功的职业生涯,就不容易实现个人晋级。同时,兴趣又应该是广泛的,因为你不知道哪个专业会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