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读书网 > 人文社科 > 阶层跃迁 > /本讲小结/

/本讲小结/

(5)试着在自己的朋友圈里添加一两个或者更多的外国人,试着从别人的角度去看待世界上的纷争。

(4)有机会要体验一次别国的文明,不一定要进行环球旅行,但尽可能在某个国家呆上至少半个月。理解另一种文明的最好方式就是把自己投入到这种文明中,忘掉自己的文明,然后再反观自己的文化,你会明白不少道理,甚至更了解自己的文化。这是一条人类学定律。

(6)尽量掌握两种以上的语言,熟悉两种以上的文化生态。一种语言就是一种思考方式,一种认知世界的方式。英语的优势自不必说。掌握两套语言体系,在不同的情况下,要随时切换,这样能锻炼一个人的思维。

(3)既要读西方大师们的书,也要读传统经典。不能用流行热词进行严肃思考,一定要强调原典阅读,一定要既阅读东方经典,又阅读西方经典,要从经典走到经典。

(7)保持看外文报刊的习惯,不一定是《时代》《经济学人》,哪怕是TimeOut杂志,哪怕在旅途中随便翻翻。因为报刊是那个世界的一个鲜活的切片。

(2)要认识到全球化与本土化是一个进程的两个方面,缺一不可。与国际接轨是与国际规则接轨,但你再接轨别人也会把你看作东方人,你的黄皮肤、黑眼睛决定了别人怎么看你。所以,对本土文化要有“文化自觉与自尊”,别人才会尊重你。

(8)如果有可能,可以制订一个环球旅行计划,尝试用共享经济的方式把它走完。有机会再做一次义工。

(1)未来只有掌握东西方两种思维的人才能够胜出。你的大脑要兼容中庸之道和创新创意:将东方的集体主义与西方的团队合作结合起来,将东方的仁义礼智信与西方的平等精神结合起来,将东方的诚信与西方的契约精神结合起来,将东方的敢为天下先与西方的创新、冒险精神结合起来。

(9)再难,想想那些海外民工吧。他们没有经过训练,也没看过本书,凭老乡关系毅然决然地走向世界。

我们不妨试着从认知、态度和行动三个方面来给个人全球化提些建议。

(10)最后,和大家分享胡润百富调查的“全球公民”意向:33%的受访人认为“签证自由”是成为“全球公民”最重要的因素;29%的受访者认为“财富自由”是最重要的;另外,选择“接受过海外教育”“拥有多国朋友圈”“拥有多国商务圈”的比例分别为11%、10%和9%。简单地说,中国的“全球公民”追求签证、财富、教育和交朋友等几方面的自由。

因为未来,你始终要在一个国际化的平台上与其他人一同竞争的。

假如你这一代当不上“全球公民”,那就抓紧培养下一代吧。

未来属于兼具东西方两种思维的人,要把自己训练成国际人又不失本土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