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在某个行业苦干上万小时,凭“一万小时定律”最终成就一番事业;或者你去当一个“斜杠青年”,身兼多职,在不同职位之间穿梭。毕竟,未来还保不准哪一项是你的主业呢!你给自己什么样的职业定位,你就是什么样的人。
其次,要有个好的职业规划。你是想找一份好工作,还是想自己去创业,或是先去大公司然后再创业,实际上是可以互相切换的,合适最重要。
最后,要混一个好的朋友圈,这点太重要了(在大城市尤其如此,而在中小城市,你的朋友圈就是被设定的,选择不多)。
首先,要考上一个好大学,这是你的第一块人生晋级敲门砖。现在,没有文凭就能挖到第一桶金的机会越来越少了,已经不是草莽时代了。马云总说他读过的杭州师范大学是“天下第一师范大学”。那么请问,除了马云以外,杭州师范大学还出过其他人物吗?
实际上,一个好的大学就奠定了一个好的朋友圈和人脉关系,毕竟大家同学一场。郭广昌的复星创业团队实际上就代表“老同学就是生产力”,更不要说校友之间的互相提携了。然后,还能获得好的业务圈和职场圈。“贵人”是非常重要的——并非达官贵人,某个普通朋友的一句话或行中人士的一个指点,或许都能给你不可多得的机会。
具体地,我们该怎么办呢?哪怕笨人也要有个笨方法。
当然,一个快速增长的行业能够有助于快速实现个人晋级。但是,人们在寻找行业风口的时候容易迷失自己,忘记锻造个人能力。所以,实现个人晋级最终还要回到个人能力的打造上来,就是我在第一讲中强调的三种人格:学习型人格、行动型人格、合作型人格。
有时候,我们需要拿出一点儿陈胜、吴广的愣劲儿(我当然不是说蛮干)。南怀瑾先生曾说,什么人能学佛呢?绝顶聪明的人和笨人。为什么呢?绝顶聪明的人不用说,而笨人不知道别的,就知道持之以恒地修持,去下功夫,最后也能修成得道。刘震云在北大某次毕业典礼上就说过“中国需要笨人”。聪明人太多,抱怨太多,就缺少了行动的力量。这就是当下的社会困境。
以上讲的都是常规途径。当然你也可能会被一个钱包砸中发一笔横财,或是攀龙附凤交到某个贵人,又或是女性通过婚姻实现个人身份的晋级。但这些都是非常规渠道,不足为训。
所以,不要抱怨阶层固化了,套用马云的句式:“不是社会阶层固化了,而是你的思维固化了。”总之,人到了一定年纪,要知道“牢骚过胜防肠断”,抱怨无用。否则,机会来了也不是你的。那些只知道抱怨的人,即使再给一次“同一条起跑线”的机遇,万马奔腾,也没有他们的机会了,他们也许也把握不住。
最后,你还可以做一件事,传承家风。家风成就财富的故事相信你已经听了不少,当不了富二代,就当富二代他爹吧。
面对当前的固化现象,我们该怎么办?无非有两种态度:抱怨和行动。当然,你可以说抱怨也是一种推动,但如果你真的抱怨久了,就会失去行动的能力,那就太不值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