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你刚入职一家公司,午休时,几位女同事正聚在一起,闲聊某个明星的八卦,而你对这个明星却一点也不了解,自然也不清楚同事各自的立场。此时你该怎么办呢?
当然,这并非意味着你什么都要都懂,其实,每个话题都有很多方面,如果你在这一方面不够熟悉,感到不知所措,那就从自己了解得比较多的话题入手。
虽然你不知道那位明星的绯闻,但是你知道身边发生的事情,也就是说,你可以巧妙地换个角度,把话题拉到自己熟悉的领域,不妨这么说:“其实当明星也挺不容易的,每天都要被那么多人关注,还要顾及自己的公众形象。有时候,有点绯闻也是很正常的。就像我们普通人,不是偶尔也会遭人骂吗?”这样说话不仅不会得罪人,而且还能很快地融入一个新的圈子。
那么,怎样才能找到与别人聊天的话题呢?你看过的新闻、图书,听过的广播,甚至你搭乘地铁或是在商场购物时听到别人的聊天内容,都可以作为你的储备话题。如果你对时事热点或是当下流行文化再多了解一点,更能保证你在各种场合都有话可说。
尤其是在参加社交或商务活动之前,你更有必要事先准备好你感兴趣的话题,也许你在交谈时不需要提到这些话题,但是在关键的时候,你就大可放心地用它们来救场了。
这些窘况很多人都会遭遇,而且,这些思维“短路”的情况,免不了会对我们的工作或生活带来不好的影响。比如,面试时,你突然被面试官问到一个自己不太熟悉的话题,一下子变得不知所措,说不准就会错失一次很好的工作机会。正所谓“功夫在诗外”,凡事都要事先做好准备,与人交往也得遵循这个道理。
不过,也有一些人就算事先做足了准备,还是会遭遇尴尬,其实你只是不够自信,怀疑自己的口才,如果你能适时地给自己一个良性的心理暗示,情况或许就会好很多。比如,当你要说话的时候,你就要提前给自己一个暗示,告诉自己:你很努力,你很棒,你能做得很好。可以说,不管你处于何种水平,充分的准备无疑是让交谈变得更为顺利的关键方法之一。只要你鼓足勇气,坚持下去,就会有进步的空间。
想必很多人都有过这种感觉:向领导汇报工作时,说着说着就没话了;遇到让你心动的人,谈着谈着就没下文了;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结交一些陌生人时,发现很难找到共同语言,只能尴尬地杵在那里。
当然,为了做到在任何场合都有话说,你也不能生硬地把你所知道的事都扯进谈话中。所以,在需要沉默的时候,你也要懂得适时“闭嘴”。另外,就算没人搭你的话,你也不要为此感到难堪,或许对方的思维还停留在上个话题,你自己不也经常会这样吗?所以要想在任何场所都有话说,办法很简单,直接加入他们的话题就是了。
准备越充分,在沟通的时候就会越自信,沟通的效果就会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