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读书网 > 人文社科 > 交际心理学 > 那些不可忽视的小动作

那些不可忽视的小动作

开怀大笑的人大多心胸开阔、性格直率,他们让人从心底里感到放松。当然,也有一种人喜欢利用夸张的笑容来掩饰内心的不安,或是借机感染身边的人,然而,他们的笑容看起来却有些不太自然。很多女人笑起来喜欢用手捂住嘴巴,她们大多性格内向、温柔、文静,不会轻易向他人吐露自己的心声。

在所有的肢体动作中,最常见的表情莫过于微笑,它可以传达1000多种不同的含义。学会区分不同微笑之间的微妙差异,可以帮你揣测他人的底细。

抿嘴笑是一种明显的拒绝信号,例如,女性在遇到自己不喜欢的人,而又不好意思拒绝对方时,往往会露出这样的笑容。另外,有种微笑,俏皮中略带几分腼腆,很容易激发男性心中的保护欲,这就是斜眼笑,头稍稍偏向一侧,眼睛往上斜瞟。对男性来说,斜眼微笑的女性最具有魅力。

微笑会暴露一个人的底细

手是情绪的忠实反映者

另外,如果我们发现对方总是撇着嘴,就应该注意了,这很可能是在表示反感,此时你就应该考虑暂停话题了。

双手和大脑之间的联系远超过身体的其他部位。事实上,人的双手能够生动地反映一个人的内心世界。

当心有愤怒,却又苦于无处发泄时,人们常常用咬嘴唇这种方式表达自己内心的不满和紧张。当心理紧张或感到不自在时,人们往往会用舌头不断地舔嘴唇来安慰自己,试图使自己镇定下来;然而,这个动作并不会令人感到更自信,只会让人感到更加紧张。当一个人撒了谎,或者说错话之后,他往往会把手伸向嘴巴,似乎想收回刚才所说的话;只不过,成人很少做出如此夸张的举动,他们举起的手并没有放在嘴上,而是在轻轻划过鼻梁后,最终又归于原位。当面临压力时,人们往往会藏起或拉紧自己的嘴唇,待嘴唇变为一条直线时,人们的情绪和自信也跌至谷底。

双臂交叉于胸前。当做出这种举动时,表示人们将自己不喜欢的人或事物统统挡在外面。它所传达的含义很明确,就是拒绝、否定和防御。不过,如果双臂交叉的同时,还有抓上臂的动作,则说明内心的紧张和不安,以此动作来安抚自己。

在人际交往中,嘴部是面部表情中富有表现力的一个部位,不同的嘴部动作反映了不同的内心活动。

将手背在身后。摆出这种姿势的人,总是给对方一种权威、自信和充满力量的感觉。然而,如果背在身后的双手不是握在一起,而是一只手抓住另一只手的手腕,则表明这个人的内心充满了挫败感。

嘴巴是情感宣泄的重要通道

双手紧握。有此动作的人总是面带微笑地看着对方,给人自信、胜券在握的感觉,其实,紧握双手是挫败感的体现。而且双手紧握的高低,也与人们的心理挫败感或沮丧情绪的强烈程度密切相关。双手位置越高,挫败感越强,或者情绪越沮丧。

下面,我们具体说说人际交往中那些能够让我们瞬间读懂对方心理的小动作。

摩擦手掌。这个动作的含义非常丰富。在投掷骰子前,将骰子放在掌心,反复搓揉,反映了掷骰人内心的期待心情。不同的摩擦速度也反映了人们不同的心理状态。摩擦动作越快,越说明心中非常期待;而动作慢,则说明心中举棋不定。

如此看来,微反应是装不出来的,因为它是人类作为一种生物,经过长时期的发展、进化而遗传和继承下来的。可以说,它是人类的一种本能,不受思想的控制。所以,一个人再怎么装,也不能隐藏本能的痕迹。只要我们用心观察,就可以通过微反应来了解对方内心真实的想法。

腿脚是身体上最诚实的部位

那么,什么是微反应呢?当我们向外界传递信息时,我们往往会通过语言、肢体动作等可以控制的身体系统来传递,同时,也会伴随一些不经意间流露出来的表情、动作,这些瞬间的表情、动作没有经过刻意的修饰,具有原始的生理意义。比如,惊讶时上扬的眉毛,愉快时眯起的眼睛,厌恶时单侧嘴角上翘……这些即是微反应,是人体在受到有效刺激时最初的瞬间反应。

当感到不适或者不悦时,人们常常会做出躯干保持不动、腿脚轻晃或抖动的动作。事实上,在很多会议室、约会现场,我们很容易看到这种腿脚轻晃的动作,它有助于缓解当事人内心的焦躁不安与压力。

受知识、阅历、能力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一个人往往能够在内心浪涛汹涌的时候仍然可以做到面不改色,比如,明明很讨厌一个人,却可以表现出很喜欢的样子。也许很多人会说,这个人真会演戏,真会装,但无论怎样,他都无法控制自己的微反应。

当感到压力或威胁时,人们会通过双腿分开的动作来维护自己的势力范围,这种举动往往象征着自信、权威和控制。此时,将双腿收拢则是一种缓解紧张气氛的好方法。

微反应是人类本能的反应,是了解他人内心意图最准确的线索。生活中,很多小细节里往往暗藏着很大的学问。

当感到不安或是想拒绝对方时,人们会采取双腿交叉、双臂抱于胸前的姿势,这反映了一种保守、顺从或是戒备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