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有一个叫陈公哲的人,给霍元甲做过翻译,他曾经记录过霍元甲长什么样,他的原文是这么说的:“元甲此时尚有发辫,盘束顶上,灰色土布短衣衫裤、布靴,腰间束带,完全一北方土老装束,身高约五尺八寸,腰围横阔,面色赭黄,熊腰虎步,手足敏捷,重约二百磅。”
这两人平时聊天意气相投,慢慢地就成了好朋友。农劲荪留过学,见过世面,当时属于进步青年,所以经常给霍元甲讲一些古今中外历史上的仁人志士,耳濡目染之下,霍元甲逐渐就由一介莽夫转变为有节有义的爱国青年。
你瞧,这么一说就很形象了。一个高大威猛有功夫在身的霍元甲,这人一看,按电视剧来说的话,他有主角光环呀。主角嘛,一定得有一个强大的对手,那么让霍元甲一下出名的就是跟俄国大力士的这个故事。
这个农劲荪,因为留学过日本,他的眼界和格局都很大,所以这就是那句话说的“慧眼识英雄”,他觉得这人行,就把霍元甲留下了。
据说在1901年,来了一个俄国人,到天津后,在戏园子卖艺,他在报纸上登广告,说自己是世界第一大力士,打遍中国无敌手,这贴出来之后,大伙看完都生气,这太狂了,人哪儿能这么狂呢?怎么你就是世界第一?这不像话!
霍元甲能从一个普通劳动者成长为一个民族英雄,跟一个人是脱不开关系的,这个人叫农劲荪。农先生留学日本,是一个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回国后在怀庆会馆开了一个药栈,霍元甲就是遇见了农劲荪,才算是找到一个固定的栖身之处。
霍元甲也看见了,一听说这个俄国人信口雌黄,说中国人无能,真气坏了,就约着农劲荪还有自己的徒弟刘振生,去了。
一晃呢,就到霍元甲青年时期了,因为人得活着啊,养家糊口,于是他离乡背井,来到了天津城,谋求生路。刚来的时候,他跟着挖河,给人当脚夫(就是挑东西的,在重庆也叫棒棒)。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跟普通的搬运工一样,凭力气吃饭。
到那儿后,一瞧这个俄国大力士,在台上正吹:“我是世界第一大力士,你们这病夫之国,谁有能耐,你们上来登台较量。”霍元甲一下就生气了,一个箭步上了戏台,开门见山:“我就是你说的人,我愿意跟你较量较量!”
后来他父亲就知道了,虽然数落他,还有些责罚,但是也不再阻挠他了,乐意学就跟着学吧。霍元甲天资聪颖,毅力惊人,在兄弟之中,出类超群。
有翻译就把霍元甲的来历,他的生平,都告诉了俄国人,这俄国人说那先聊聊吧。霍元甲说你不能辱我中华,提三个条件:第一,重新登广告,你要去掉世界第一;第二,你要公开承认,侮辱中国是错误的,当众赔罪谢过;否则的话就是第三个条件,我得跟你一决雌雄!你现在就得决定,俄国大力士一瞧,坏了!那就答应前两个要求吧,登报然后道歉,灰溜溜地离开了天津。
霍家是一个迷踪拳世家,迷踪拳又叫燕青拳。相传是梁山上的好汉卢俊义和浪子燕青编的。霍元甲的父亲叫霍恩第,他是以保镖为生的,霍元甲小的时候身体不好,体弱多病,父亲不让他练武,“你这个身体这么弱,你要练武,以后有损我霍家的名声”,所以说,不传他武艺。但是霍元甲有心胸啊:不让我练我也练,你们练,我就留心偷偷地瞧着。这叫“偷艺”,瞒不住。
当然这是一个民间的故事,究竟是不是历史上真实发生的,现在不好考证,口口相传而已,不过在历史上的确是有霍元甲打擂台的事,还登了报纸,现在我们查资料最早对霍元甲的文字记载是在1909年,那年12月的报上,内容就是霍元甲在上海张园出品协会展览上设擂台的事。报纸上是这么写的:“霍君元甲直隶人,精拳术,为北省之冠。”意思是霍元甲是河北人,精通拳术,天下分南北,在北边,他是最厉害的了。“此次偶来沪上,颇觉技痒。”偶然间到上海来玩,觉得手痒了,要比试比试。“久仰南方多刚强之士,顺道访友,特设台于上海静安寺路张园出品协会大会场音乐厅内大戏台上比较拳力,如能胜霍力士者,赠以贵重之彩物。沪上中西人士愿来比试者请于廿一廿二廿三日下午二点钟起至五点钟止入内挂号可也。”
霍元甲,字俊卿,没有什么显赫的身世,出生于清朝同治年间,他是天津静海县小南河村的人,这个地方现在属于天津的西青区了。静海这个地方,自古多盐碱地,我听我们家的老人们聊天,包括我们家的家谱上也说,明朝弘治十一年(1498年)时,我们家的人,就有兄弟十一个打山西汾阳出来到静海,因为听说静海这儿土地很便宜,花一点点钱就可以买一大片土地,所以说我们家的人据说最初是奔着静海来的,但是后来就可能买地没成功,流落到了天津。当然,天津和静海都挨着,不远。这个霍家呢,生活在这样的一个自然环境里,当年也算是贫困一族吧,小院子、几间土坯房之类的。
报纸上说了,霍元甲来自北方,在张园设擂台,由于技痒,访友招揽比武之人。他这个广告反正是有明显的商业宣传的意味,所以从这个广告看呢,他可能当时是一个靠武术表演为生的武师。
这些都是电影电视剧里对霍元甲的认知和描写,那么历史上真实的霍元甲是什么样的呢?他是怎么成为民族英雄的?咱们得好好聊一聊。
这个张园,是清朝时候的一个豪宅,孙中山、溥仪都在那儿住过。几经转手,被一个富商买下来,就简称叫张园,对老百姓免费开放,这是当时挺大的一个私家园林和公共场合,它地处租界,交通便利。在清末民初的上海,张园一直是各类演讲、赛会、游艺、运动会的重要场地,也邀请大力士比赛、设擂之类的,这是经常的事。这些都是一种娱乐形式的表演,以满足人们当时的需要。那也就是说霍元甲当时是应邀在擂台上献技的武师,他跟当时上海茶园游艺场里表演的大力士其实也没有太大的区别。这么说的话,他离民族英雄这个形象还差得远。
霍元甲在影视剧里是民族英雄、爱国大侠,他还是精武体育会的创始人,还有绝技“迷踪拳”。电视剧里,霍元甲吓跑了一个外国大力士,后来让那个日本医生给毒死了。他有一个徒弟叫陈真,后来陈真也被拍成电视剧了,大伙一部一部接着看。
那么他到底有没有跟外国大力士打过擂台呢?历史上真实的记载是什么样子的?咱们查过资料,里面是这么说的,1909年12月4日的《申报》上有一篇报道,内容就是霍元甲和英国大力士奥皮音两个人的约战。报纸上是这么写的:
我印象中有一次,我跟着我母亲,回我姥姥家,晚上从姥姥家出来,就闹着跟我妈说赶紧走,为什么呢?因为今天晚上有电视剧《霍元甲》。然后就在马路边等公交车。一上公交车便看到车上人都满了,司机跟卖票的说了这么一句话:“当间儿应该还有这么两三站小站。”司机便说了:“这趟车这两小站不停,我们是直接到终点站。”为什么呢?司机说我得回去看《霍元甲》,这句话一说,车厢里一片轰动,人都高兴、开心,说太好了,我们都是为了回家看电视剧的。现在回想这个事好像还在眼前一样。
“霍元甲前日已登场试演,拳力精勇绝伦,无敢与之较量者。昨日有美国大力士奥皮音与霍君订立生死书,循例报明捕房,备英洋一千元以备彩物,准今天下午两点钟在音乐厅歌舞台上死力相拼。届时必有一场狠斗,是诚我中国从来未有之创举也。”
我印象很深,那会儿有这个电视剧的时候,我还没多大,当时在天津,播这个电视剧的时候那真是人人都关注,街上都没人了,都回家看电视去了。
关于这次约战,有几种不一样的说法。一种说法是:美国大力士奥皮音在上海亚波罗影剧院表演,每次表演都大肆叫嚣一番,上海无人应战。原本他估计就是逞一时之快,没想到引来了对手。他一听说霍元甲要来,害怕了,借口有事先走,说明年春天吧,到了转年春天四月份,霍元甲又来了,到这里便找他。奥皮音一听,他怎么又来了呢?
中国自古以来就不缺乏对英雄侠客的描写和颂扬,大家特别喜欢和崇拜武侠,豪爽,大侠的故事都爱听。霍元甲呢,我们当年看过这个电视剧,但最早的时候我记得是香港拍的一个电视剧,霍元甲在电视剧里的形象是民族英雄、爱国大侠。
狭路相逢!聊聊吧,这奥皮音还是挺害怕,反正就是种种借口,这个不行,那个不行,到最后双方要立下生死状,陈其美、农劲荪等人发起了募捐,巨款租下上海静安寺张园,打个比武擂台。比武当天,人都满了,水泄不通。但是奥皮音没露面,跑了!
这下天津卫热闹了,拳厂林立、流派丛生,各种兵器、拳种,都逐渐发展起来。天津出了很多武术名人,那么最出名的,大家最熟悉的,拍成过电视剧的,就是今天咱们要聊的精武元祖——霍元甲。
所以最后这场比赛就从较量变成了国内高手的展示。当时现场观众上千人,霍元甲技压群雄,艺惊四座,这是一种说法。
后来随着时代发展,天津的运河漕运、海关口岸也逐渐繁荣起来。一个地方一繁荣,人就多了,河北、山东、山西、河南、浙江等各地的武林豪杰、船户、商户、官吏等等,开始向天津集中,到天津来的人有办事的,有做生意的,有交朋友的,有谋生的,有投亲戚的,反正人来人往的,慢慢地,聚集了这么一批“以拳谋生,以武会友,以武结社”的武林人士。
还有一种说法呢,其他报纸说霍元甲与外国大力士生死对决,最终并没有打成,原因是“中西证人未齐”,捕房未发照会。什么意思呢?就是演出得办一个演出许可证,但这个许可证没办下来,所以这个事没成。当时《时报》上也这么写的:“霍君千元之款亦已备齐,在台上待至多时,因角技不成而观者甚众,耐请台下诸人任便于彼身上可随意击打三下,良久无敢应者,乃演拳法多套而散。”
天津城最早的居民是军人,他们的主要职责是筑建城垣,戍守卫城,监督保护漕运,修建和保护粮仓,以及屯田和军事训练。要完成戍守卫城、保护漕运的任务,天津卫的军人就必须进行必要的军事训练,所以天津由起初的人口聚落逐渐发展为武术重镇,成为军事武术人才的集散地,这就为后来天津传统武术的成熟和民间尚武风气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霍元甲看观众来得还挺多,没打成你们也别遗憾,上来随便跟我打,每人打我三下,结果没人打,最后霍元甲自己打了几套拳法,让观众饱一饱眼福。
根据明朝兵制,“卫”是独立于行政系统之外的军事建制。当时在天津周围共设立了天津卫、天津左卫、天津右卫三个卫。清王朝建立后,裁并卫所,1652年,天津三卫合并为天津卫,仍然属于军事性的建制。“天津卫”的本义,其实类似于今天的“天津军事基地”的意思。
从这之后,霍元甲以中国大力士的名义连登了三天的广告,从这个广告上,咱们也看得出来,他这会儿已经有办学的意愿了。
自古以来天津是北京的重要门户,1404年,大明王朝在北方设立了大同、宣化等“九边”重镇的同时,也在沿海地区设立了沈阳中卫、山海卫、威海卫、天津卫等军事卫所。
当时革命的星星之火在全国蔓延,很多喜欢武术、爱国的忠勇之士一拍即合,成立了中国精武体操会,农劲荪任会长,霍元甲任武术教练。
我们从历史上看,天津的武术是怎么逐步发展的呢?天津地处海河水系的九河下梢,我们不是老说嘛,“九河下梢天津卫,三道浮桥两道关”。
霍元甲有“强种强国”的愿望,说“欲使国强,非人人习武不可”,打破了迷踪拳不外传的家规,博采众家之长,公开传授国人。
但抛开了美食和曲艺这两个标签,我们得聊聊天津的另一个标签。天津自古以来是一个游侠集聚、群英荟萃的武林宝地,这个标签叫什么呢?四个字——津门武林!
当然到最后,霍元甲的故事并不像影视剧里那么传奇,包括他最后去世,有一种普遍的说法,他是死在日本人手里,很多人说是日本人以酒宴邀请霍元甲,酒席宴前,看到霍元甲咳嗽,就推荐了日本的医生,叫秋野,给霍元甲看病,还开了药给霍元甲吃,结果吃药后病情加重,接回来之后才知道吃的这药是慢性的毒药,那个日本医生也不知道逃到哪儿去了。
一说到天津,好多人就先想到了煎饼馃子和天津的各种小吃,什么包子、麻花之类的。当然这是吃货们这么想的,听相声的人呢,一想到天津,马三立先生!还有唱大鼓的各位艺术家。这里是众多曲艺形式发源和兴盛发展的地方,所以天津也是曲艺之乡。
霍元甲病逝于精武体育会,到底是不是这么死的呢,现在也没有一个准确的定论。历史上真实的霍元甲怎么样,我们现在只能在报纸文章中拼凑他的故事。但是,霍元甲这个人物身上的正直刚毅,在当年那样的乱世当中无所畏惧,用武术实现报国,从这一点来说,他就是一个英雄。
各位熟悉相声的朋友都知道,我是天津人,当然了,我祖籍是山西汾阳,但那是明朝的事,我们家大部分人,往上捯个几辈、十几辈,也都是在天津,所以我是天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