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一天都过得很辛苦,在一天结束时还要非常专心地跟人交谈,实在是太困难了。我们已经没有精力再唤起自己的注意力了。
与此同时,这项研究也揭示了这条准则有多难遵守。脑海中的各种念头层出不穷,会让人疲惫不堪。实际上,人类消耗的能量中有20%是大脑消耗的。研究人员发现,锻炼自控能力竟然能降低人体的血糖水平。血糖是血中的葡萄糖,是人体能量的重要来源。抵御干扰、提高注意力都需要消耗能量。在一个著名的实验中,实验者先用刚出炉的巧克力饼干诱惑参与者,然后要求他们抵制甜点的诱惑,只能吃小萝卜。之后,所有参与者都被要求答一份测试题。那些抵制住饼干诱惑的参与者在答题时显得很吃力,他们已经太累了。
一次好的交谈就像一条欢快流动着的河流,水流可能很急,有惊涛拍岸,也有急转直下。但是,这条河不该改道,也不该筑起大坝。交谈时,你绝对不能跳上另外一条船,并指望你的朋友也能跟着你一起跳上去。你俩都应当在那条河里,共渡湍流和急弯。
学着去打磨自己的专注力,你能收获的益处远远不止更好的与人交谈。2007年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锻炼自控能力有利于改善人际关系,有益心理健康,能减少压力;如果你是学生,甚至还能提高你的学业成绩。[3] 锻炼自控能力的益处还不止这些:知道如何运用意志力,能防止你滥用药物或染上毒瘾,患上饮食失调症,能让你不去犯法。在那项研究中,自控被定义为“对自身思维、情感、冲动和行为的控制或无视的能力”。这句话贴切地描述了你在跟人交谈时,选择不被杂念干扰而采取的行为。
为了让谈话能够一直进行下去,你必须学会让自己的思绪流过而不附着于心。而要做到这一点,并非易事。但通过训练,你能忽略那些干扰你的芜杂思绪。我这么说是因为我自己就有过亲身体验,作为一个有成人注意力缺陷障碍的人,我曾经颇费了一番苦功。
我想澄清一下,在恰当的时机,说一点题外话可能会是非常有趣的延展,能锦上添花。比如:你的朋友说了些什么,刺激了你的神经,让你灵光一闪,立生顿悟;而你分享出自己的感觉,你的朋友也深受启发。谈话中,这样的即兴发挥,就像是过电一样令人激动、振奋。但是,这必须建立在一个基础上,那就是你分享的顿悟跟你朋友在说的内容有实际的内在联系。你俩并没有转换轨道,而是像一列火车开上了一条未曾设想的路。这是你俩的一次共同冒险。
放任思绪自然流过而不让自己受其影响,或抵御“捡羊毛”的诱惑,这两点之所以这么难做到,部分原因是在交谈中,我们的话语具有极速传递性。在美国乃至全世界,对话发生的速度都几乎快如闪电。研究人员把采用全世界不同地方,包括意大利、丹麦、日本、韩国、巴布亚新几内亚、纳米比亚和美国在内的十个国家的不同语言的谈话录下来后进行研究,发现在一方结束自己的讲话到另一方发出回应之间的平均时间间隔大约是200毫秒。[4]
当一个人在谈话中提及某个特定的物体或地点——一个不重要的细节——你可能会发现自己一下子掉进了个兔子洞。你的朋友说起她在当地咖啡馆看见前男友的事,让你想起在那个咖啡馆,你曾经碰到过一个名人。于是,在你的朋友还在继续讲述着让她尴尬难堪的偶遇故事时,你却在想着怎么插嘴,好说出这件事。她说:“我想我再也没法去那儿喝咖啡了。”而你却答道:“可是,你在那儿可能会遇见名人哦,就像我上次那样!”杂念控制了你,让你们的谈话脱离了轨道,而你的做法可能会让你的朋友怀疑你是否在乎彼此间的友情。
这个间隔最短的国家是日本,仅为7毫秒。那就意味着,日本人几乎没听完别人的话就已经在回答了。即便是间隔最长的国家——丹麦,这个时间差也仅为470毫秒,算起来还不到半秒钟!为了让大家理解得更直观,我提供一个参考数据,我们从记忆库里提取一个词需要600毫秒。所以,如果我们在200毫秒不到的间隔里就回应了别人的话,那表明,我们在说话前并没有真的花时间思考。
一次好的交谈不仅需要专注,还要求谈话双方必须同时专注于同一个主题。两个人都必须投入并做好准备让自己头脑中的杂念流过。为什么?因为分心本质上是个人的事。你脑海中随机出现的各种芜杂思绪基本上不会跟另外一个人的思绪有任何呼应。但这并不是说你脑中出现的思绪绝对不会给谈话增添逸趣,不过通常情况下不会。
我们是怎么做到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做出回应的呢?马克斯·普朗克语言心理研究所的心理学家斯蒂芬·C.莱文逊说:“在谈话对象说话的过程中,我们就已经在为自己的回应组织语言。”他认为:“我们一边听(别人说出的)词语,一边就在同步编织自己的语言,当发言的机会来到时,我们就会立刻、尽可能快地抓住机会发言。”虽然这听上去很有道理,但我对斯蒂芬的观点中的一点持有异议。我不认为人们可以一边听别人说话,一边组织自己的回答。我认为,如果如他所说,我们总是在想自己下一句该怎么说,那么我们永远不能听懂别人在说什么。
容易分心其实很自然、很常见,并不会对你的性格产生负面影响。如果你是那种认为“瓶子有一半是满的”的乐观主义者,分心对你来说可能还相当具有积极意义。但是,如果你想进行一次好的交谈,总是分心绝对不会是件有益的事。
人类本来就很容易分心,科技又使这种情况更加恶化。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们对真实的面对面交流的期望已经逐渐趋同于网上聊天体验。研究结果显示,大多数人在“阅读”网络文章时,有一半时间只是把滚动条拖到文章最下面而已。[5] 你猜网页上最受欢迎的功能是什么?点击超链接。[6] 试想一下:你在浏览网页时,是不是最喜欢点开一个链接,然后跳转到相关信息页继续浏览?可能还没等看完这一页,你就又点开了另一个链接,进入了另一个新页面。互联网的特性是鼓励大脑跟随即时的闪念,但这点在交谈中是非常不利的。
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谢莉·卡森已经证明:具有创造性的人、高智商的人低潜在抑制的可能性是普通人的7倍。[2] 我来翻译一下:你越聪明,越有创造性,就越难排除干扰,越容易分心。在某些方面,我们常说的那种“没头脑”的人往往会有脑洞大开的创意——而那些极其有创意的人却往往比较容易迷失在自己五花八门的胡思乱想里。
在听别人说话的同时,脑海中翻滚着数十个不同的想法,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当有蝴蝶飞过,或看见路人穿了可笑的T恤衫,你走神了,这也很正常。在听别人说话时,联想到自己很想谈论的话题,或是为了某个闪念激动不已,这都是自然反应。我所说的这些不专心的情形,本质上并不算是坏事,甚至谈不上对谈话有妨碍。但如果你想把这些随机的杂念都放进谈话中,是不会让谈话变得更好的。别人很难跟得上你脑海中思绪万千的变化,如果你放任自己心不在焉,可能一眨眼就离题万里了。
但话说回来,你身边是否有一个这样的人,拥有超群的排除干扰能力?我在大学里曾经有过一个朋友,她即便坐在时代广场中央,依然能旁若无人地写自己的论文。她以及像她一样的人,都具有一种被称为“潜在抑制”的能力。你的潜在抑制水平决定了你对周围“噪声”和干扰的过滤能力。如果你是高潜在抑制者,也许对在开放式敞开办公空间里办公毫不为难;但如果你是低潜在抑制者,也许就需要戴上能隔绝周围干扰的耳机才能正常办公。对于那些潜在抑制水平非常低的人而言,小到像老板窗沿外有鸽子这样的事,都能让他们无法集中注意力去听老板在说什么。
对有些人来说,让谈话像流水一样自由流淌十分困难,因为他们不愿意放弃对交谈的控制权。在交谈中,我们就像汽车司机,而“捡羊毛”则让我们可以一直握住方向盘。我们想让车子转弯就可以转弯。任何时候,只要放弃上一个话题,换个话题就可以。当我们的脑海中冒出一个我们自认为特别聪明或者特别有意义的想法时,这么做的诱惑力尤其大。让我们忍住不抖机灵或者插进一个聪明的笑话,这实在太难了。哪怕会打断流畅的谈话,我们也在所不惜。更重要的是,我们常常并不觉得那是一种打断!我们觉得,那只是为谈话注入了一点灵气和丰富性而已,对吧?这是一种微妙的交谈自恋情结。
做过斯特鲁普色词测验的人都会发现,这个测验其实比想象中要难。你可以查阅各种研究报告的研究结果来证明这一点。不过,我可以告诉你我提炼出的一句话:人类都会分心,只是程度不同。
转换话题和正常反应之间的界线有时候很模糊。谈话的方向并不总是那么明晰的,所以要判断你的反应是否会让谈话改变方向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如果你真的用心聆听,那条界线就会比较容易摸清。
那么,一个人如何确定自己是否像我一样,特别容易“捡羊毛”呢?其实,有几种专门的测试可以用来衡量你对于无关信息的鉴别和忽略能力。其中一种叫作斯特鲁普色词测验(如果你搜索一下,就会发现各种版本的类似测验题)。在这个测验中,你需要说出一个颜色词的字母的颜色,而不是那个颜色词本身。比如,你可能会看到一个字母是橙色的词“白色”,你的任务是说出橙色,哪怕你大脑里的那个声音——类似于在交谈中让我们分心的声音——叫你说出“白色”。你回答每个问题的速度越快,越容易被那个声音影响并犯错。
我可以提供一条有效的基本经验:要营造一次有益的谈话,你必须做到聚精会神,必须听别人在说什么。如果放任自己胡思乱想,或是只专注于自己接下来要说什么,那你压根儿没在听。
这样的故事也许并不陌生。虽然大多数人“捡羊毛”的时候通常不会有太多人在场,但我还从没有见过一个人从没被人大声从神游中拉回过。
通过对大脑的训练,你可以让自己不那么容易走神。冥想是一个非常有效的训练方式。通过冥想练习,你能学会觉察自己的情绪和念头的升起,并任其来去而不执着于其中任何一个。如果你经常做冥想,可以先从简单的记录开始,把自己的所有想法一一记录下来。不要试图做任何改变,只是让自己保持觉察。你越早觉察到杂念的升起,就越不容易被它干扰,你会任它流过大脑而不去跟随。
成千上万的听众都在听那个节目。这个失误让我觉得羞愧难当。
科学家通过磁共振成像(MRI)技术不仅发现了决定我们专注力的脑区域(腹外侧前额叶皮层),还发现了心理活动有一种独特的驱动力。[7] 例如,当你想去倒一杯水时,你的身体已经准备好移动,而你的嘴巴可能也因为想喝水而分泌出口水。你被一个念头牵引得越远,就越难抗拒这种驱动力。但如果你训练过如何察觉自己的杂念,那么在一个念头刚刚出现,还没让你的身体产生相应的生理反应时,你就能觉察到。这就是所谓的“正念”。
我永远都忘不了有次连线驻阿富汗战地记者的采访经历。我不知道什么时候自己的思绪已经脱缰了,总之等我回过神来的时候他已经不说话了,在等我的回应——我这才发现自己根本没听见他刚刚讲了什么。于是,我问了一个自认为能转移话题的问题,没想到,这个问题正是他之前回答过的那个。我是怎么知道的呢,因为他是这么回答的:“好吧,正如我刚刚解释的……”
一旦你觉察到自己脑海中的各种念头出现,千万不要试图摆脱它们,或是“保持清醒”。你无法阻止大脑进行思考,努力抗拒大脑中的念头,反而会让你更加分心。你只需要告诉自己,“这是一个念头,仅此而已”,然后回到自己正在参与的谈话中。
早期我做记者的时候,这个毛病还不算是个大问题。因为那时候直播的时间几乎很少——所有采访都是录制编辑过的。可是,等我转型做脱口秀直播节目主持人以后,这种心不在焉的倾向忽然变成了一个大障碍。
还有——我希望现在大家都已经不用我再强调——最好的交谈是“不插电”的。收起你们的手机,关上你们的电脑,把任何能发出声音的电子设备调成静音。把你手机上的通知永远调成关闭状态是一个再好不过的主意。你真的需要知道所有的动态吗?包括谁刚刚赞了你脸书上的帖子?谁分享了你在照片墙(Instagram)上贴的照片?也许答案是否定的。成年人平均每天查看手机110次,即每13分钟查看一次。为了抵制在对话时每隔几分钟就想看一次手机的冲动,最简单的方法是把手机放在视线之外。
我自己在这方面做得就非常不好。我是那种“注意力不太集中”的人。我有成人注意力集中障碍(AADD),所以有时候会觉得专注于某件事非常困难。我的大脑非常容易思维发散,稍不注意就会被千头万绪的想法带去十万八千里远的地方。如果我不保持警觉,在瞬间,可能几秒钟内就会灵魂出窍一般,发现自己早就不在谈话中了。可能你在跟我说你修车的事,而我却回答你迈克尔·杰克逊在《绿野仙踪》里的表演如何。(是的,这是真事儿。)
交谈需要耐心和专注力,而要培养这两种品质并不容易。不过我不认为这会阻碍交谈,相反,我认为它为交谈增添了魅力。交谈的可贵之处在于,与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不同,你必须花时间与他人分享思想并同时保持专注。唯有如此,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才能像流水一样自然而富有变化,你才能让自己的思维随之进入自己不熟悉的领域。你对自己头脑中的一切已然熟稔,不如敞开心扉,让别人的思维给你带来惊喜和新发现。这一切都值得努力。
我所说的“捡羊毛”不是瞬间的打断或注意力失焦,我描述的是那种把你引入自己大脑中的杂念,让你不知不觉走神了。“捡羊毛”的另一种通俗说法是“掉进兔子洞”,就像爱丽丝梦游仙境一样,你掉下去,不停地坠落、下沉,离现实中正在发生的对话越来越远。
[1] 16世纪,一些乡下穷苦人会在牧羊人常去放牧的灌丛中散步,试图采集羊群挂在灌木和树枝上的零星羊毛。如果能够收集到足够多的羊毛,就可以编织一件衣服,自己穿或者拿去卖掉。后来“捡羊毛”就引申出比喻义:“无目的地漫游,无利可图,胡思乱想,做白日梦,心不在焉。”
“误入杂草丛”和“捡羊毛”在谈话中的区别在于:前者是讲者在分心;后者是听者很难集中精力,忍不住开小差。
[2] Craig Lambert,"Ideas Rain In,"Harvard magazine,May-June 2004.
这个俗语最早用来形容一些人去放牧的田野上漫步,试图采集路过的羊群挂在灌木和树枝上的零星羊毛。这样的漫步没有方向,也没有固定的路径,只是随性地穿过一片草地和灌木丛,收集一小团白毛,然后继续往另一片草地去碰碰运气。
[3] Matthew T. Gailliot,Roy F. Baumeister,C. Nathan DeWall,Jon K. Maner,E. Ashby Plant,Dianne M. Tice,Lauren E. Brewer,and Brandon J. Schmeichel,“Self-Control Relies on Glucose as a Limited Energy Source:Willpower Is More Than a Metaphor,”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92,no.2(2007):325-36.
在交谈场景中,“捡羊毛”通常用来形容那种胡思乱想、神游八荒、心不在焉的行为。当你“捡羊毛”的时候,可能正直勾勾地看着对面讲话的人,甚至还会时不时条件反射地点头附和,但实际上对方说了什么,你一个字也没听见。你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被各种纷乱的思绪带跑了。没错,你正在“捡羊毛”。
[4] Tanya Stivers,N. J. Enfield,Penelope Brown,Christina Englert,Makoto Hayashi,Trine Heinemann,Gertie Hoymann,Federico Rossano,Jan Peter de Ruiter,Kyung-Eun Yoon,and Stephen C. Levinson,“Universals and Cultural Variation in Turn-Taking in Conversation,”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106,no.26(2009):10587-92.
我发现,民间俗语有时候比正儿八经的行为学诊断书更能精准地形容人类的一些行为模式。上一章我用“长毛狗”故事开篇,这一章我又不得不提及另一个类似的形象的俗语:“捡羊毛”(Woolgathering)[1]。
[5] Zoltin Kollin,“Myth#1:People Read on the Web,” UX Myuhs.
——玛格丽特·霍夫曼
[6] Harald Weinreich,Hartmut Obendorf,Eelco Herder,and Matthias Mayer,“Not Quite the Average:An Empirical Study of Web Use,” ACM Transactions on the Web 2,no.I,article 5(2008):1-31.
清除头脑中的杂念,倾听身边的人并试着去理解他们,这看上去不是一件特别有效率的事——要考虑的其他人和事太多了。但唯有如此才能让你效率更高。
[7] Simon Moss,"Ventrolateral Prefrontal Cortex,"SICO Tests,June 30,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