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读书网 > 人文社科 > 好好说话 > 创造压力改变双方立场

创造压力改变双方立场

没有什么会比同仇敌忾的情感更能够拉近我们跟对方之间的距离。而创造压力,就是将双方之间原本对立的立场转变为一致对外。说服,不只是语言,更是一种策略,当情势改变了,人与人之间既有的利益关系与情势、姿态也会随之改变。

诉诸外部压力进行说服

〈情景〉

和领导有不同意见

在职场中,我们有些时候总会在某些事情上与领导意见相左,面对和自己意见不同的领导,该如何劝说他转变看法,就成为每个职场人可能都会面临的大问题。举个例子:

某领导安排了一次全部门的集体出游。员工小李是一个耿直的同事,作为经费管控方,他发现如果按照领导的计划实施,那么很可能下半年预算会超标。小李应该怎么办呢?

最简单的办法好像就是直说——预算不足,下半年财务压力太大,计划应该取消。这样说,看似刚正不阿、无可指摘,可是我们有没有想过,这个时候领导要怎么答复?是承认自己的想法不对,因为小李施加压力而改变计划吗?那谁是领导呢?对于那些爱面子的领导,这样直接提出和他对着干的意见,为了树立权威,他就算明知道这个意见是对的,也会否定掉。

一般人在劝说或说服别人的过程中很容易陷入一个误区,那就是让对方直接感受到来自我们的压力,比如像这样当面直接指出别人的问题。很多人以为,有压力才有动力,不给点压力对方怎么会改变想法?但是我们要知道,因为说话的人是我们,所以这个压力也往往会被理解成来自我们,这样会更容易激发对方的逆反心理。于是,对方很有可能跟我们杠上了,这样反而起不到说服的效果。那么,该怎么提出意见,才能不会引发逆反,又能说服领导呢?

〈小诀窍〉

让客观压力来自外部

塑造共同的敌人,可以免伤和气

事实上,管理者最在意的是权力的完整性和安全感。所以,要给他们压力,不是不可以,但是要“诉诸外部压力”。也就是说,把压力的源头转移到外部去,塑造一个共同的外部敌人,让自己和自己要说服的对象永远处于同一阵线,这样,我们的说服对象就会更容易接受我们的建议。

运用这个方法来分析上面这个例子:

使用“诉诸外部压力”的方法,我们完全可以不必自己出头,而是跟领导说:“哦?要出去玩?好啊好啊!大家都好久没出去玩了,趁机增进一下感情也挺好。不过,最近财务部盯着各部门预算特别紧,咱们要是超支就麻烦了。他们找我还好说,咱绝大部分的开销都是业务支出,但要是具体问到这一次集体出行……您说,咱怎么应对财务部那边呢?”

这样说至少有两个好处。首先,因为我们是在客观描述来自外部的压力,所以即使领导最终接受了这个意见,也不会有“被你给说服了”的不适感,他会觉得这是他自己根据你提供的外部信息做出了一个新的决定。其次,由于塑造出了财务部这个共同的“敌人”,我们在这个场景中不再是意见和领导相左的反对者,而是与领导共同面对财务部审核压力的自己人,这样,就会降低接下来的交流中可能带出的敌意。

总之,很多时候,说服别人不等于直言相告,而是需要诉诸外部压力,让共同的敌人为我们完成说服的过程,这才是更好的方法。这种方法看似迂回,但是降低了表达中的对抗意识,很可能事半功倍。

化主观意见为客观压力,让对方更容易接受我们的意见

金庸笔下的韦小宝就用过这招。

他奉命去劝已经出家的顺治皇帝离开修行地躲避危险。一开始他表明身份直言相劝,对方直接冷着脸拒绝,他自己也讨了个没趣。后来他灵机一动,栩栩如生地描述了一个莫须有的阴谋,跟皇上说:“咱们需要出去躲避,免得遭了毒手。”说来也奇怪,顺治帝突然觉得很有道理,说:“幸亏得你点破,否则当真坏了大事。”

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呢?就是因为前一种情况是:“我告诉你,你这样下去会受害,所以我希望你离开”;而后一种情况是:“听人家说,有坏人要害咱们,咱们得一起离开”。很显然,后一种情况更加客观,接受起来才比较不丢面子。

这一招不仅对上级有用,对下属一样有效。

胡渐彪每次想让队员放弃娱乐去加班的时候,从不直接说出自己的要求,比如他会讲:“邱晨啊,合作方那边又来催了,还说咱们再不搞定就要重新考虑合作计划了。不然,咱们今晚加加班、努努力,把它做出来?”

这话一出,谁还能埋怨和拒绝;要拒绝,也只是表达对合作方不合理要求的拒绝,总之,不会伤了我们团队的和气。

〈使用注意〉

如果我们是“需要被说服”的一方,听到人家劝自己的时候,不说“你该怎样”,而说“我们该怎样”,我们也应该敏锐地意识到,人家在有意识或无意识地采用诉诸外部压力的方式。不过这时候可别拆穿人家,人家是出于善意,是不想伤了和气,而且还花了心思、选了措辞。所以,我们不妨也用好好说话来回馈人家的良苦用心。

常用句型

我们这样做,××方面的压力会很大啊!

把“我”换成“我们”,在外部压力面前显示我们是同一阵营。

营造机不可失的时间紧迫感

〈误区〉

尽快?那编个夸张点的故事吧

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那就是需要说服他人做一个自己想要的决定。小到男孩希望第一次遇到的女孩能给个联系方式,大到某些国家财团的说客去游说国会议员改变他们的提案。然而,毕竟每个人想法多多少少会有不同,想要说服另一个人做出一个你需要的决定,不会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很多人到了真正需要说服对方做决定的时候,往往会因为没有思路而慌不择法,试图用各种夸张的手段、理由、借口把事情往前推进。

举个例子。假如我们在一家咖啡店见到一个女孩,一眼就觉得是她是自己心目中的女神,此时我们要怎么上前跟对方要电话,成功的概率才会比较大呢?我们做过调查,答案不外乎以下几种:

● 假扮成咖啡店的店员,请女孩填写问卷,顺便留下联系方式。

● 假装自己手机遗失了,去跟女孩借电话拨打找寻,借机留下联系方式。

● 直接对女孩说,自己有个朋友想和女孩交朋友,所以想代替朋友来问女孩的联系方式。

听到这些答案,给人的感觉就是现在的人偶像剧看太多了。仔细分析不难发现,我们之所以去要女孩电话,目的绝对不是只想要电话号码而已,而是想要有进一步的发展。那么,如果我们一开始就假扮自己是咖啡店的店员、假装自己手机遗失了或者代替朋友来问电话,陷入这种为了谋求“尽快”就无所不用其极的误区,那之后,也就是我们进一步认识后,该如何发展呢?

而排除这些未及细想的思路之后,大多数人的选项也就只剩下直接走过去跟女生说:“你好,我很想跟你做个朋友,可以留个联系方式吗?”这不是不行,因为没什么技术含量。

〈小诀窍〉

让时间紧迫感帮你完成说服

现在,我们来分享一个常被用到的技巧——紧迫感。

在做决策的时候,我们的大脑对于那些稍纵即逝的机会、对于那些很有可能会一去不返的事物总是特别敏感。

比如,有个平常交情也就一般的同学,没什么事大家也不会特别约出来见面。但突然听说他要出国了,以后再也不回来了,在送别之际我们就会感受到特别依依不舍,“同窗三年,缘分不浅,以后大家一定要常联络啊!”

又比如我们常见的电视购物频道,主持人常常一边在搞特价,一边在屏幕边上打出一个倒数计时码表,这是告诉我们最后的折扣时间,大家一定要把握。

同样的道理,用在之前的案例中,或许我们可以这么说:

“小姐,不好意思,我刚才一见到你,就觉得对你很着迷,很想跟你再进一步认识。但可惜我现在有事在身,不得不赶着离开,所以如果你不介意的话,可以给我一个联系方式吗?”

当一个女孩看到你的时候,她脑中面对两种可能:要么是个好男孩,要么很不怎么样。所以在通常状况下,人的大脑会偷懒,它会试着用最省事的方法——先不给你电话,而是要看看你的行为和表现,等判断清楚之后再决定下一步,这叫作“决策延迟”。

在这个案例中,在已经说出自己即将离开,所以如果不给联系方式之后就再也见不到的时候,女孩面对的选择就发生了变化:如果这个男孩不怎么样,即使给了联系方式也没关系,大不了再拉黑嘛;但万一眼前这个男孩就是自己的真命天子,那现在不给电话以后就再也联系不到了。此时在时间的紧迫感下,人的大脑往往会从偷懒模式切换到安全模式,即用最保险的方法提前做决策——先留个电话再说。

可见,这种利用时间的紧迫感的方法,用在决策上,往往通过轻轻推对方一把,就可以达到临门一脚的效果。

〈使用注意〉

如果你以为这种说服技巧只能用来向女生要电话,那就太大材小用了。事实上,它是教你用一些很小,但却很明确的元素,重新组装我们的论点与资讯来促进改变的可能。所以,在学会这个沟通技巧之后要试着举一反三,观察一下身边的资讯与对话,有哪些是可以进一步用到这些技巧的,又有哪些技巧是人家已经在用来对付我们了。如此,每天你得到的每一点进步,都会汇聚成人生的智慧锦囊。

常用句型

我很希望……但是因为时间紧急,我必须要离开了,所以可以请你……吗?

明确表达意图,讲清时间紧迫,让外在的急迫性帮助你促使对方下决定。

我完全没有要催你做决定的意思,只不过这个机会很快就没有了,所以我必须跟你讲清楚这个东西的珍贵性。

强调自己没有催促的意思,避免对方产生逆反心理。尽可能采用“这件事情如何如何”“这个机会如何如何”等中立化的表述,让对方感受到急迫性带来的压力。

通过把人“架起来”达到劝说目的

〈情景〉

劝人做本不想做的事

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这样的情况,酒桌上想向朋友敬酒,对方不想喝;有事情需要找朋友帮忙,但朋友却面露难色;销售人员想向客户推荐产品,但客户还没有下定决心。这时我们该怎么说才能既不会让对方觉得不舒服,又能让对方接受自己的提议呢?

〈小诀窍〉

把人“架起来”

把人“架起来”的方法,说白了,就是先给对方戴上一顶高帽子,表示对方境界高、水平高,再顺理成章地提出建议。举个例子:

奢侈品店里那些有经验的销售人员,看到顾客在挑选一款新款名牌包的时候,往往会不失时机地这样恭维:“小姐,看您的穿着很有品位,您对包包应该比我更懂行,您肯定也知道这是最流行的新款,不如今天就把它背回家试试?”

再比如,钢笔广告里会出现这样的文字:“经常书写的您,比我们更懂,一支书写流畅的钢笔到底有多重要。”

这些都通过把顾客抬高,以此来降低我们对其观点的认同门槛。这些就是在运用“把人架起来”的方法:先是告诉对方“您比我更懂时尚”,再顺水推舟说:“我都知道这一款非常流行了,您会不知道吗?”这时候,就算是顾客真的对时尚不太清楚,也往往会点点头回答:“当然啦!”从而主动套入销售人员架起来的“时尚达人”的形象。

这种说话技巧的核心,就是主动发现并拔高对方的价值,一方面,让对方在恭维中态度有所软化;另一方面,也促使对方在戴上高帽之后采纳我们的观点。

《三国演义》里有个故事,也是这方面的典型案例。

赤壁之战在即,诸葛亮游说孙权共同对抗曹操。舌战群儒中,诸葛亮先是提到自己的主公刘备只有“数千仁义之师”,依然不愿投降,坚持对抗曹操;又夸赞东吴“兵精粮足”,还能依仗长江天险;最后提出自己的建议——孙权和刘备联手对抗曹操。这就如同说:你们兵多粮足,地理位置也如此险要,如果还是要投降,不是会被天下耻笑吗?

这是先拿自己的实力做对比,表示自己实力不足依然不放弃;再给对方戴高帽,表示对方远远高于自己;最后提出劝说“共同抗曹”,最终促成了孙刘联盟。

〈使用注意〉

“架起来”不是凭空的,最好有个对比。比如出租车司机经常会跟你吐槽别的乘客如何如何,就是为了给出一个具体的比较对象,让你不好意思拒绝他的某些要求。还要注意的是,“架起来”一定要架到合适的高度,太高或者太低都不能达到说服别人的目的。比如售货员说你长得比广告牌上的林志玲还好看,太适合这件衣服了,你听了也不会信以为真;他要是说你长得比凤姐好看,很合适这件衣服,你又会觉得他在嘲讽你。所以,架到什么位置很重要。

常用句型

您眼光真好,不会看不出这里的好处吧?

我听说××地方的人都很豪爽,您总不会计较这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