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读书网 > 人文社科 > 复杂世界的明白人 > 如果不向上攀爬,就得掉坑里

如果不向上攀爬,就得掉坑里

我国现在已经出现了这个苗头,比较明显的是,淘宝、京东、拼多多三家公司切掉了那么大的线上市场份额,手机行业也只剩下了几个巨头,而且长视频、短视频、社交通信都有一家非常成熟的公司立在那里,这就是市场趋于成熟稳定的明显征兆。

当然了,那个时候可能大家也不纠结了,每天安安心心上完班回去搞点娱乐什么的。现在全世界像中国人民这样集体想着进步的,好像没有了,日韩以前也有这种激情,现在也消退了。

一旦巨头在成熟领域扎稳脚跟,很可能要在那里待几十上百年,直到新技术出现,它们才会不情愿地离开。

不出意外,再过一些年社会各方面就会变得非常稳定,大家也不再随便跳槽。现在大家觉得工作没动力且乏味,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奇迹越来越少,剩下的全是日复一日的例行工作。

在这个过程中,社会只会慢慢趋于平静,比如日本,能做的生意、能发财的机会也就越来越少,明明是非常发达的社会,但是大家感觉生活非常无聊。当然了,也有可能是因为新技术在某些国家根本没开花结果,只能玩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农场和矿产什么的,比如巴西和阿根廷。

说到这里,大家就明白了,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前,我国的发展情况一般,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由于需求和技术输入,引发大发展。这两年发展明显开始减缓,然后大家就感觉生活好像不如以前那么挥洒自如了。

所以说,巴西就是中等收入陷阱,日本就是高等收入陷阱。两者都是发展到某一个状态,红利在每个行业都消失,社会没法继续向上突破,然后凝固了。

就好像地球以前是热气腾腾、黏糊糊的,冷却下来就定了型。在没有外力打破的情况下,我们中国大概率会形成德国或者日本那种形态,整个社会非常稳定,波动非常小,当然了,机会也变少了。日本、德国还算好的,可以理解为“高位停滞”,其他国家大部分被锁死在低位水平。

国运

稍微时间长一些,这种爆发就跟瓶子里的水和油一样慢慢平静下来,形成新的格局。

在我国成功研制盾构机之前,德国人是靠着那个机器躺着赚钱的,几乎是不管他们定价多少,我们都得买,不然就只能自己用铁锹去挖隧道。

只有技术发生突破,才会产生一系列的推倒重置,比如百度在上次移动互联网的崛起过程中被推掉了,然后起来了很多手机公司,还有微信、拼多多、头条系等。这个过程又会产生额外的红利,比如全国无数个科技园区成了香饽饽,无数家庭靠着这轮科技红利过上了幸福生活,如果移动互联网没爆发在中国,“码农高收入”这事跟做梦似的。

你一旦研发成功了这种机器,它可以帮你养几万个家庭,几十万人,而且这种机器卖到海外去,又可以创汇,公司有了钱可以研发更加先进的设备,招聘更多技术人员,进行新一轮技术扩张。

一个行业红利耗尽的标志,就是你想跳槽都没地方跳,大家思考下是不是?如果没法跳槽,那当然就只能待在一家公司里熬资历了。

其他行业的发展也差不多,比如这段时间被热议的华为,以前其实就非常厉害,在电信领域硬生生地杀出一条血路,在这个过程中也遭遇了一些波折,不过那时候美国比现在还算讲道理。

大家现在可能已经体会到一点乏力感,觉得机会在慢慢变少,所有行业利润都越摊越薄,都在逐步“餐饮化”(餐饮行业利润薄,更新快,跟炒股似的,十家有八家赔),这其实也是社会整体技术红利正在耗尽的迹象,很快,“跳槽”涨工资这事也就没指望了。

以前的美国强大而且自信,现在的美国沦落成了个收保护费的小流氓,不交保护费就往你家门上泼油漆。

说白了,巴西和日本一样,在过去几十年里,都没怎么赶上这一轮移动互联网大爆发的机遇,所以社会结构没有被冲击,市场非常稳定,没经历洗牌,二十年前的大公司现在还是大公司,既然没有新的大公司涌现,普通人也就别想在这种洗牌中获益。

手机的事大家也都看到了,中国企业本来类似“集成商”,手机里的大部分关键部件都是外国的。从华为开始,中国走上了自主研发的道路,然后就被美国给盯上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态呢?

不自主研发肯定不行,那样很快我国就会陷入内卷,然后迅速凝固。

为什么说这两个国家呢?因为这两个国家跟中国相比有一点比较像,社会、经济都经历过高速发展的时期,但它俩后来都陷入社会活力严重缺失的状态。

不过在2018年之前,绝大部分人都不考虑中国要去从头开始生产手机里的那些芯片,一方面不划算,就像你需要一把菜刀,你是去买一把,还是自己开个铁匠铺打造一把?当然是买一把比较划算。另一方面前期投入太大,而且最后可能还得不到什么结果。

而且日本人不大喜欢二手房,所以日本的二手房往往卖不上价。这也是为什么日本的房产非常稳定。当然了,最重要的还是人口老龄化。人口对于城市的影响是决定性的。

但是现在基本达成共识了,中国自己不研发芯片,迟早会被别人卡脖子,没有选择反而是选择。

我这几年目睹好几个人跑去日本,刚去的时候咋咋呼呼,就跟没进过城的乡巴佬一样天天处于精神亢奋状态,各种更新日常所见。几年下来,这些人越来越消极,再后来就没消息了,一般过个三五年就搬回来了,因为实在是受不了人和人之间那种内在的冷漠,日本那种高度静态的社会能把大部分人逼疯。

我前段时间去招聘,一起参加招聘的就有某芯国际的人,他们队伍中有个小伙看着比较好说话,我俩聊了一会儿。

所以日本人在处理人际关系时都是小心翼翼的,毕竟要一起相处很多年,不能太疏远,也不能太亲近,互相之间任何时候都满脸假笑,生怕让别人觉得自己不友好,日后不好相处。

这个小伙从中科大毕业后去美国读博,博士毕业后在美国的一家芯片公司上班,公司里华人最高只能做到中层干部职位,所以他一参加工作就闹心,觉得职业生涯已经到了一半的头,想回国吧,国内的芯片产业又是这样的状况。

这种场景在日本几乎不大可能,或者说非常非常稀有,日本受过教育的阶层都很少换工作,绝大部分人都是毕业就去一家公司,一直在那里待到老,升职加薪都要靠资历。你在一家公司待了很久,然后跳槽到另一家公司去了,就得重新排资历,那真成40岁的“小王”了。

后来听说美国要打压中国芯片产业,他联系上了某芯的一个领导,沟通交流再加上跟老婆反复讨论后,拖家带口回了国。刚进部门发现里边没几个人,过了试用期领导就给了三个人让他带着,现在他手底下已经有两个项目组了。

咱们先说个在中国经常发生的情况,几乎是北上广的日常:今天你才狠狠地修理了一个小子,明天他愤而离职,再过几天他找到新工作工资翻倍,跑你头顶上去了,还发消息称呼你“小王”,而前几天他还称呼你“王总”来着。

他说芯片这东西,外行人看着好像很高端,其实研发芯片虽然不容易,但是也没那么难,最难的是“划算”和“成本”的问题。在市场上有成熟供应链的情况下,你生产出来也卖不出去。就好像你们小区已经有了一家非常方便且货品齐全的超市,后来再开一家,品类不如之前那家超市多,价格还贵一些,谁去啊?

但是,如果你在日本待的时间长了,就能发现整个国家、每个人都像设置好了程序一样,每天周而复始,在客客气气的外表下,是严密的社会阶层。

为什么中国自己之前不研究芯片?说白了就是,即便研究出来也卖不出去,质量不如人家国外的,成本还比别人高,根本不会有人买。

说完巴西,该说日本了。日本这个国家更奇特。如果你刚接触,会感觉非常惊喜,整个国家又精致又和谐,而且非常漂亮、干净,就跟进入了一个漂亮的“高尚”社区一样。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美国不卖了,赶鸭子上架也要自己研发。不止华为,所有的国内手机厂商都盯着他们这些芯片研发者。也不止那些手机厂商,还有上海微电子什么的,现在他们什么都顾不过来了,必须尽快研发芯片,不仅国家拨款了,从市场上也融到不少资金,属于市场和国家都用钱投了票,这是投票界的最高层次。现在他们团队的成员都是从美国、德国回来的,大家都是拖家带口的。

巴西人就是及时行乐主义者,“加班”这个词在巴西是不存在的,整个国家有种悠闲的气氛,到处都是果树,碰上成熟季节,果子掉在地上摔得稀巴烂,所以不存在饿死人的情况。

他还说,网上不少自媒体悲观得不得了,其实有什么可怕的,他们那些芯片工作者都是拿自己的职业生涯和全家人的后半辈子在对赌。

一线城市的房价会下跌,也是奇特,毕竟连印度首都的房价都在上涨。一般各国都在超发货币,老百姓为了保值都会买房来抵抗通胀,巴西人连通胀都懒得理,让通胀在巴西一点面子都没有。

只要生产出来的东西能卖出去,迭代循环就运转起来了,只要“生产—市场—研发”这个“工业之轮”滚动起来,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更夸张的是,我同事以前说想在圣保罗买房,因为之前他在上海的房子暴涨,觉得巴西一线城市的房子这么便宜没道理,后来想来想去没买,因为他觉得这么好的事轮不上自己,如果真要涨,应该早涨了。前几天我还问他那边房价涨了没,他问了下那边的朋友,说是跌了。

他还说了一件事,他说国家现在面临巨大挑战,但是对于他们那些芯片工作者,百年难得一见的机会来了,如果顺利把这事搞定,就能填补一个天量的需求大坑。他们现在这拨研发芯片的人,就类似2010年左右加入互联网的那些人。

在巴西整个社会里,老百姓并不觉得“明天会更好”,好像都是过一天算一天。事实上,巴西在过去几十年里变化并不大,这几年有点倒退,当初被高盛的经济学家评为“金砖四国”之一,现在已经基本没人提这个词了,因为巴西经济实在是一言难尽。

他给我看了一个名单,说名单上的那些人,前几年在市场上还找不到对口的工作,属于被互联网企业秒拒的,但现在对他们的需求量大,个个都给开的高薪,等着大领导批,批完了就要去干活了。

富人们住在富人区,从事高收益的项目,比如矿业、农场业等,或者从事跟基础设施相关的项目,如电信产业、供水行业等。巴西没什么工业,以前倒是有些工业,这些年也没了。

说到这里大家应该明白了,如果芯片能向上突破,科技树进一步向上爬,我国的均衡层次会进一步向上抬高,水涨船高,带动上下游,又会涌现出一堆机会跟工作岗位来,以中国艰苦奋斗的能力,前途可期。

奇怪的是,巴西富人区也建在贫民窟边上,说不定他们每天早上从窗户望出去,也能提升相当高的幸福感。

而且新技术会带动整个社会的变革,比如无数家庭会因为新技术的突破变成中产阶层,这些人消费能力变高,又会让其他领域的蛋糕变大,就好像淘宝的崛起让南方各种村里富了一拨一样,他们富了又进一步推动市场繁荣。

巴西是大国,人口有两亿多,所以实地去感受一下,你就能发现加拿大比巴西富得多。巴西整个国家贫富两极分化严重,看着平均值好像不低,但是少量富人切走了大块的蛋糕,巴西高级富人区和印度一样,富丽堂皇跟曼哈顿差不多。

不过有一说一,挑战也非常大,这就好像当初美国人偷了英国看家的纺织机技术起家一样,让英国痛心疾首了好多年。美国的制造业之父塞缪尔·斯莱特,到现在在英国还是“史上最大的叛国者”。现在美国又在严防芯片技术外漏,多么奇怪的巧合。

巴西和日本完全是两种国家,首先说巴西。巴西这个国家很有意思,从理论上讲,它应该比加拿大都富有,但是它跟加拿大又不一样,就人口数量而言,加拿大其实算小国,人口只比重庆多几百万,但这么少的人却占着那么大的国土。

现在高科技领域就是欧美国家的奶牛牧场,它们肯定不愿别人去分一杯羹。

我去过不少地方,如果让我说人们工作最没动力、机会最少的国家,我脑子里立刻蹦出来两个——巴西和日本。

但是我国又不能不往上走,不然很快就会陷入日本和巴西的那种状态,问题是我国现在人均GDP(国内生产总值)远远没有日本那么高,既然没办法退,那就只能上了。

人们工作最没动力的国家有哪些?

几年前我去美国就发现一个问题,你可以看到美国超市里一大包牛肉9.9美元,两条龙虾尾12美元,家家大排量汽车。但你再看看我们,再看看其他欠发达国家,就能发现一个明显的问题,越穷的国家,好东西越贵!也就是说,国家兴衰,直接决定你去超市能买到多少东西。我们一直强调的“小民尊严”,其实完全是跟大国崛起挂钩的,国家发展不起来,就会人人面黄肌瘦,过年才能吃一顿肉。

那为什么这两年这种情形开始有点消停了呢?原因并不复杂,不过在说明原因之前,我想先说一下巴西和日本的情况。

一直在说一件事,我们的目标应该定为努力提高14亿人的生活水平,让大家过上幸福的生活。不少人天天羡慕欧美发达国家的生活水平,却完全没意识到要达到那个目标需要做点什么。

其实我几年前就发现了一个问题,从我去过的那些国家来看,似乎只有我们中国社会变革这么快,尤其是前几年,日常财富神话频现,而其他国家这种情形早就消停了。年轻人几年就可以积累到父辈一辈子积攒的财富这事,也就在中国才能看到。

那到底该做什么呢?

“这两年跳槽涨工资的机会开始变少了。”

只能是奋斗,在所有层面上狂点科技点,工程、技术、管理等,不然很快就会陷入“低机会陷阱”,现在没出头的人也就别想再出头了。

“为啥工作感觉越来越无聊,缺乏动力?”

而所谓“中等收入陷阱”,其实就是技术被封锁后上不去,整个社会沦为打工一族,永远只能吃人家分给我们的那一份,人多肉少,自然就容易陷入激烈的内耗和内部竞争。

“为啥感觉这两年机会变少了?”

接下来这种冲突不知道会持续到什么时候,不过肯定是一场持续好多年的恶战,我倒是不相信全球化会大幅倒退,不过技术封锁这事肯定是板上钉钉的事。咱们也只能是放弃幻想,扎实苦干了。毕竟,现在除了向上攀登,已经没有别的路可选了。

前段时间看到知乎上有几个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