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读书网 > 人文社科 > 单向街003:复杂·性 > 随笔

随笔

我自己曾是个编辑,20岁不到就开始编辑工作,我可以老老实实告诉大家,一个正常合格的编辑不会只用销售数字来想事情决定事情,他甚至有点避免去想,非不得已最后才去想。我知道很多编辑不随便到弱肉强食的书店现场,你可以说这是逃避,但有一位编辑朋友说,不看书店是为了保持斗志、培养继续出书的勇气。绝大部分时间,编辑想的、在意的是书的实质内容,以及书的意义和价值,是我手上这本书实际探出了什么做到了什么等等。当他最终必须考虑销售数字,也不是一个利落的判决,而是不甘心不死心寻求可能性,看看还有没有其他途径,有机会偷渡、有机会骗过市场,这是一个好编辑最终极的技艺要求。

这个简单的事实非常有意思,它再清楚不过地透露一个讯息——书不是纯粹的商品,它只是不得已必须应付商品的规格要求。商品竭尽所能追求最大的量,它的工作依据这个绝对目标组织起来;但书不是如此,它有自身更复杂以及更深刻的关怀和心事,它的工作方式因此更凌乱也必须更灵活,并且保有一部分古老知识工作者的思维方式和古老手工匠人的技艺。

编者的身份自觉通常也不是贩售者,而是某种知识工作者,有多出来的责任,来自一个更久远知识传统的要求,因此对市场带着一部分反叛性格。不过是因为我们如今置身于一个这样的时代,人类的知识成果、创造成果必须通过商业窄门才算成立。两百年前、三百年前他的先人不必这样,司马迁当年写《史记》也没去想销售量。

如果我们依销售量把书籍也绘出一张钟形曲线图,一样会看得出来,曲线最中央、量最大,构成书籍世界每一天主体工作的,也正是这些卖两千本的书。

相对来说,依循单一市场的法则是最简单的。有没有这样的书呢?有的,少数流行的、畅销的书就是这样,你只要把自己像变形金刚,变身成一部印刷机器就可以了。

而且不只是数量大而已,如果我们人类不太自我陶醉的话,其实也很容易察觉的,真正让地球日复一日维持整个生命系统不坠的,当然也是单细胞生物;还有,我们今天所推论所想象的各种末日浩劫,最有可能安然度过的也是单细胞生物,这在几十亿年的地球历史中有很多次这样的经验。所以古尔德以为,如果要有所谓的生命基本形式,那必定是单细胞生物。

如今真相愈来愈清楚,畅销书的核心意义并不是书,它的主体工作也不发生在书的世界里,书只是某个更巨大流行工业最末端、最不重要的一个小环节而已,书在这场豪门盛宴里是个小跟班,连讲话的资格都没有。一本畅销书可创作几千万台币营业额,但在动辄几百个亿的大游戏里,这只是泡沫只是零头。书的形式被采用,只是不拿白不拿、收最后一笔钱而已;当然,也可能来自某种奇特的虚荣而不是经济动机,我不只是个成功的企业巨子、成功的影视或运动明星,我还是个很聪明有思考习惯的人,我的成功和财富是有理由的,有着智慧理由——借用的不是商品力量,而是书籍最古老的魅力及其暗示。

谈到基本形式,有个盲点可能得先解决。我们说,地球上基本的生命形式是什么?已故的古生物学者古尔德是我很喜欢很佩服的人,他的每一本书我都读,古尔德同时也是顶尖的统计学者,他通过统计绘制出来的钟形曲线右边最尾端的小点上,是生命演化的一个意外,美丽(或灾难)的意外。真正在钟形曲线中央、数量最庞大的,其实是单细胞生物。

作为一个读者——我的读者资历远比编辑资历长。我的阅读经验也是这样,最多样的书是那些只卖两千本的书,最好最有意思的书通常也是这些只卖两千本的书,日后时代转变还不断需要重读的也是这些只卖两千本的书;阅读只有在这里才可能日复一日的展开并持续。偶尔,我也会翻翻畅销书,当个讯息当个例子看看如今人们在想什么,在热切追逐什么,跟我会看报、会收看电视新闻差不多。但作为一个读者,我们内心深处对书有更多的期待,比我们买一罐饮料一件衣服心思要复杂多了,也沉重多了,我们总感觉购买完成才要开始某件事,而不是已完成某件事,不是这样子吗?

这些年来我逐渐发现,两千本的书不仅仅只是一个动人的奇迹而已,它更可能是书籍在我们这个时代的基本形式,它解释了更多有关书的事,也更触及到书的本质。有大陆的编辑朋友称之为“基本款”,当然,两地市场尺寸不同,在大陆不是两千本,而是八千到一万,每个地方有每个地方的奇迹公式,但意义是一致的。

前些年台北陷入经济衰退和萧条,很多人失业,你晓得冒出来最多的是什么?计程车、摊贩和小吃店,当然还有小偷和骗子。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你会开车我也会开车,取代最容易,很少有人转行当个量子力学物理大师或太空船工程师。我们说,困难之后,才会逼出事物本身最独特的技艺和内容,从而形成最难被取代的存在。因此,“两千本的书”最独特的意义是,书籍成功地把仅仅只有两千个人的需求转化成有效需求,使得那些无法用其他形式收集保留的碎片得以存活,这才构成了书籍存在最难被取代、最坚硬的内核。往后任何想取书籍而代之的新尝试新形势,都得重新面对这一困难,依我看,截至目前为止,他们都还没成功,甚至才刚刚意识到,原来关键性的困难在这里。

[三]

“两千本的书”是书的主体形式,这个概念和视角,还可以帮我们延伸解释许多事情。比方说台湾和大陆“基本款”——两千本和一万本的5比1的比例,远小于两地人口之比,这说明大陆书籍市场仍有继续放大的潜力,这是好消息;比方说华文单一书籍市场的逐步无接缝成形,有机会让原本在台湾和香港不成立的书成为可能,那些藏放编辑抽屉里多年的书有机会了,这也是好消息;还有,近年来资金涌入,大陆出版人忽然变得非常有钱,但如果考虑到出版世界这种少量、多样、利润弹性有限的本质,我们几乎可以断定,一旦这些资金发现出版界获利不如预期,会哪里来哪里去很快撤回,这是什么?这是热钱,这就叫泡沫。大陆出版界的朋友可能得有泡沫破灭的心理准备才好。

书籍的发明当然远远早于商业社会的出现,它的第一次奇迹是书自己能力的奇迹,或者应该说实现了、扩大了文字发明的奇迹。人类曾经有过的所有语言系统,只有其中小小的5%发明出文字来,这一步促生了书籍,成功地抗拒了时间和人短暂的生老病死,从此人类的经历、情感、记忆、发现和发明不会一代而亡,让历史悄悄进入一个全新的翻天覆地时代;两千本则是书籍在当代的又一次小小奇迹,这次它克服的是粗暴的商业市场法则,以最小的损害,换取最大可能的自由,让书古老的、最大的奇迹仍可以继续发挥作用。

[四]

所以两千个单位,从商品的有效规格来看几乎是不可思议的;而且更好的是,两千本的书可以成立,便意味着有一部分其实不到两千本的书也夹带着出版了。当然,这些书可能存活于市场的时间更短,也让他们的书写者和编辑者感觉自己更像个失败者,但终究比什么事情都没发生过要强多了。在整个社会遗忘掉它们之后,也许仍有那么几个读者记得,甚至从中得到重要的启示;也像小弥尔顿告诉我们的,如果它自己够好,而且哪天够幸运的话,它仍有再一次的机会,或至少给了它的书写者下一次的机会。

想想看,书的终极命运会怎样?它真的像某些人讲的,很快会灭绝吗?

这取决两面,一面是我们自己,我们所说的话究竟有没有意义,言论自由只庄严保证你的资格和权利,但不附带其结果;另一面则是严酷的外头世界,这往往很荒谬而且还让人很生气。我们晓得,人类很多需求是确确实实存在的,甚至还是迫切的,致命的,比方说非洲几乎从未真正消失过的饥饿问题,比方说非洲某种肆虐的传染疾病问题,但这些需求不一定能被满足,如果它没办法到达一定的购买力,形成所谓的“有效需求”的话。因此,我们看到的是,很多已生产出来的农产品必须销毁,好稳定市场价格,而那些跨国大药厂更有兴趣的、乐意投注更多资源研发生产的,可能是生发剂、壮阳药或抗忧郁症药物。不是这样子吗?也就是说,人的话语、主张、论述和创造成果,基本上仍得完成某种“形式”或说“格式”,而且有着相当购买力的数量,才能通过或偷渡过市场大神看守的旋转门,才是有效的,才能被这个社会所登录,所记忆和存留。

近年来,书籍的确愈来愈像颗洋葱,我们发觉它一层一层的剥落,先是影像,再来是电脑,跟着是网络,然后是电子书,每一种新工具都来拾它的工作,取走它的一部分。书会一样一样被肢解被拿光吗?一些爱书的人,习惯跟书谈恋爱的人忧心忡忡;而其间不断冒出来的恐吓话语,更让书的从业人员(尤其是编辑)听起来像末日讯息,好像自己注定很快会跟书一起消失。

对商业市场机制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这样的事有多困难而且多难得。今天,在我所置身的社会里,我们要说出某些话并不难,难的是这些话语如何不迅速散失于空气中像从没发生过一样。

“天国已近,你当认罪悔改。”很奇怪,一直以来,人们听到这一天国到来的福音,反应通常不是开心雀跃(不是应该开心雀跃吗?),反而是吓个半死,这是很有意思的,就像电视广告里他们努力呈现的未来美好生活图像,怎么看都是枯荒可怜的,能够的话,那样的未来我可不可以不要去?

我来自台湾,这是个小岛,大出版世界里一个边陲的、不起眼的小角落,但大家晓得台湾每年有多少新书出来吗?每年大概稳定有三万五千种,三万五千个碎片。我们这些做书的人都不免开起玩笑来,好像太多了,不是吗?是不是应该稍稍节制一下自我管理一下——有一种闯祸的感觉。

这一普遍的疑虑和惊吓,可能意味着我们知道事情不全然是这样,我们感觉他们忽略了一些重要而珍贵的东西。

更好的是,这个所谓两千本奇迹不是推论,而是事实如此——这个事实就是今天我们所看到书的整体样貌,宛如繁花盛开的美丽样子。一般商品通常只有个位数种类的品牌,但书却同时有几十万种,我想不出任何一个领域,能这么多样又这么精细、这么广阔又这么深奥;人类的思维,包括每一种想法、每一个念头、每一次梦境,不管它多细碎、多奇怪、多私密、多难懂、多不合时宜、多异想天开,甚至于多幽暗恐怖邪恶,每一种你都有找到有效实践的可能,都有人当真,都有人想追问——不只是掏钱买下来而已。

我是一个只跟书保持基本友谊的人,对书籍没有超过内容、恋物癖式的多余迷恋。截至目前,我以为发展方向大致是进步的、合宜的。目前狭义的书籍,也就是纸本书的形式,当然不是每一个面向都完美、都最适合它。比方说字典辞书、百科全书或图鉴这类非阅读用的特殊知识载体,交给更方便收藏和查询的新形式当然再好不过了,也许损失掉一点点装饰客厅和书房的功能,一加一减仍是划算的。或者学生的课本教科书,只要眼科医生不反对,我也赞成改用电脑、网络或电子书,既减轻书包重量又消除城乡时差,还可以克服它们用后即弃、逐年修订调整的问题。(我念高中时,一堆人最咬牙切齿的梦想就是,妈的等大学联考一考完你试试看,第一时间便痛快一把火把它们全烧掉,就像秦始皇做的那样。)

四千万台币不是一个可浪漫可冒险可想到什么就做什么的小数字,但30万台币,必要时就连我这样没什么经济能耐的人都挤得出来,意思是相差100倍以上的自由度、可能性。从购买一端来看差别大,你要说服30万人和只要说服两千人是完全不同的两件事。这像站在两个完全不同的力学世界,从一开始就意味着不同的题材选择、不同的内容构成、不同的讲话方式、不同的道德考量、以及完全不可同日而语的企图心和想象力。30万人的公约数得非常简单非常安全无害;两千人则可以非常自由非常剧烈,你甚至可以说各种实话,可以冒犯社会。

建议大家回想一下书籍的历史,这有助于心思安定看清事实——如果你知道书的基本历史,你就晓得书籍作为一颗洋葱不是从今日始,事情一直是这样。沃尔特·本雅明指出来:大众传媒的出现和独立,便是书籍一次最重要的分解,把书籍负载和传递即时资讯的功能拿走,收音机和电影电视的出现,也让书籍的娱乐功能逐步收缩到最小,书的形式本来就比较沉重比较严肃,要求人脑比要求人的眼睛比重较高。

好,不谈可乐不比球鞋,我们再拿书和比较相近的电影做进一步比较——在台湾,今天你拍一部电影(别想哪种有地球浩劫大场面或汽车好像不要钱撞来撞去的),成本很难低于四五千万(台币,下同),而一本书的正常成本,不浪费也不寒酸只要三四十万,两者大约100比1;换算到购买者另一端来看,一部电影因此至少需要三十万人次观众的热情进场支持,书则只需要两千名读者。

这两回大分解,一次是大众传媒的独立,一次是娱乐工业的建构,我以为其规格、其影响,都比今天的电子分解更重要更深邃,但书籍并不死亡,它可以更专注做只有它能做的事。

写书的人知不知道自己写的书只会卖两千本呢?很多作家一定会告诉你,太知道了;编书的人知不知道只会卖两千本呢?当然也知道,每一天市场都在告诉他这件事。书的最大奇迹,不是某一本书,比方哈利波特能卖几百万本,哪种商品(比方球鞋)不是动辄卖这个量呢?而是就算整个世界只有两千个人需要它,它居然还成立,还不断被写出来印出来,这才是书最独一无二的地方。

顺便提醒大家一下,如今是预言满天飞,每天都有人出言恐吓的奇怪时代,你要照单全信的话很容易自杀。我们可以保持冷静,稍微想一下预言者的真正身份是先知还是推销员——推销员的比例压倒性的高。像我的老朋友詹宏志热爱恐吓性预言,几个月前才要我们不惜一切加入电子书,最近又谈电子书不重要,重要的是其他云云。你稍稍睁大眼睛就能看到他背后的商业机制和贩售企图,如此,你就能如托尔斯泰一般大声地说:“他想吓我,但我并不害怕。”

好,两千知道了,奇迹是什么?奇迹在于——比如说,我们随便走进一家超市、一家大卖场、一家百货公司,放眼周遭这些争奇斗艳如太平盛世的商品,然后假设,如果它们,每一面包、每一瓶可乐和鲜奶、一部电脑,一辆贵死人的豪华轿车,只能卖出去两千个单位;或者更进一步,在最初的生产时,生产者已经知道了,整个世界仅仅只有两千个人需要它会掏钱购买它,还剩几种会留得下来?还剩几种人们仍愿意去研发、制造、运送,并好好展售在我们眼前?你很可能发现自己正站在一个空无一物一人、只有回声的废弃仓库里。

假设分解会一直持续下去(这其实不大可能),最后会剩下什么?会剩下这最大一群碎片一样的、只卖两千本的书,书最坚实的核心,或者说书最没人要、最没利润可言的核心,这两者是同一件事。

首先,两千指的是什么意思?在台湾,也只限台湾一地,如果你综合成本和收入这两端的所有数字,做一次不带情感的精密演算,来找寻既不赚钱也不赔钱,所谓损益平衡的那个点,就可以得出两千这个数字。也就是说,两千册,是一本书可否出版的最底线,是人的思维、创作能否获准进入商业法则所统治世界的窄门、是光和暗分开的那一个点。

几年来我的一个疑问今天已差不多浮现成为事实,尤其是今日电子书已真相毕露这一刻——我一直不相信的是,如果他们手握如此昂贵又如此powerful的武器,会好心拿来帮我们卖书吗?尤其是这些只能卖两千本、利润小到不值一顾、而取得过程如此麻烦、谈判对象(也就是一个个有不同怪癖、不同不讲理程度的书写者)如此分散的书吗?回想一下吧,电视网络铺设起来穿透每个家庭,读书节目只聊一格,且不断萎缩,梁文道每天只有八分钟,但这已近乎神迹了,是香港才有的骄傲;台湾的7-11打通全岛销售渠道称霸江湖,架上书籍如今剩不到20本(你听都没听过的20本),他们比较想卖的是御饭团、新饮料还有高铁车票不是吗?

很多年前,当时台湾《联合报》读书人版问我,为什么会选择出版这个并非太有出息的行业?我说出版有一点非常吸引我,我称之为“两千本的奇迹”,我不晓得其他哪个行业有这样的好事。

谁要卖书啊?

[二]

电子书的真相是,iPad的书籍部分只是其复合性功能的小小一角,日后极可能只退不进,但光这样就当场打挂了Kindle,Kindle也很识相地立刻向游戏和音乐倾斜。大复合性电子接收器的大战也许持续方酣,但就实质意义的电子书而言,GAMEOVER了!

看了这个碎片图像,然后我们就可以来解释了,所谓两千本的奇迹究竟是什么?

是的,我们从头到尾说的就不是什么文化良心的哀求呼籁,而是商业机制最硬最不让步的工具理性问题。书籍最强韧,很荒谬但确实如此,不是寥寥那几本震动世界的大大畅销书——它们跑得最快;跑不掉的是这些碎片一样、尺寸太小、必然从市场大鱼网孔里流掉复归大海的书。这确实有点像庄子《逍遥游》里那棵没有用的大树,不值得一砍,所以活了下来。

我自己一直是个读者,也写过几本书,还干了大半辈子的编辑。我也乐意在这里作证,我看到书的世界的确长这样子,每一本书都是一个碎片,这是书最有意思的地方。

[五]

朱天心写过一篇小说叫《我记得》,对这样一闪而逝、你我都看见过的好东西,某一个善念、某一张笑脸,她选择相信,并且像一个证人指证历史——是的,我看过,我记得。安伯托·艾柯则进一步告诉我们:我不仅相信,而且我捡拾,我保存,我拥有,我还努力不懈地想把这些碎片编组起来,让我们可以想象它巨大完整的模样,把相信化为行为,化为每一天经常性的工作。

还记得《玫瑰的名字》其中一段吗?“我把我所能找到的每片纸都收集起来,装了两只旅行袋,为了保存这可悲的遗物,甚至不惜丢弃一些有用的东西。”

美好的东西通常是碎片,不大,不持久而且还不容易存活。对美好东西最明智的保证,我以为是英国的自由主义大师也是最博学的读书人小弥尔顿,他指出,美好的东西,乃至真理,其实很容易被压制被迫害被集体消灭,但它有一个最动人的特质,那就是它不会就此消失万古如长夜。历史经验证实,它会一而再再而三被重新提出来,每隔一段时日,也许在不同的地方,由不同的人口中说出来,形态像一波波海浪,直到它恰恰好找到适合它生长的土壤。

“两千本的书”真正脆弱之处在哪里?在于它卓然克服商业规格的独一无二方式,其实来自于一些人“为了保存这可悲的遗物,甚至不惜丢弃一些有用的东西。”——书写者愿意用两三年或更久写一本书,以定价300元台币的书来算,只拿六万台币,相当于正常人一到两个月的薪水;编辑者愿意不为社会所动,从事这个不太有前途的工作,并相信其中有较大的志业而非职业成分;还有两千个读者愿意买,保有期望和好奇,不管这些书多沉闷多看不懂或读起来多不舒服。是这三者不约而同都做了一些背反当前社会主流的事才成其可能,所以我们才夸张地称之为奇迹。奇迹总是难得的,因此也总是脆弱的。

人类的历史经验,乃至于更久远的生物演化事实告诉我们,美好的、有意义的东西总是开始于毫不起眼的边缘角落里,开始于一个很微小、很安静的改变。比方说愈来愈多古生物学者相信,人类的演化和文明的创建,真正关键的一点可能只是人类开始直立,就这样而已。人站起来了,用两只脚支撑身体,解放了双手(成为生物界最灵巧的手),微妙地调整了喉部的发声结构(这是日后人类精致语言的生物条件),最终才是大脑的复杂发展。

商业机制的强大理性很难理解这样的心思、行为和信念,也就很难瞄准它摧毁它替代它;然而长期来看,我们难免是悲观的,毕竟它必须抗拒着求舒适、求立即性报偿的一部分真实人性。书写者、编辑、读者缺一不可,尤其是它所赖以成立的必要信念,正好是我们这个时代不再受尊敬、一直在流失掉的东西。愈来愈少人愿意为了捡拾它而放弃掉一些有用之物。

是啊,谁说美好的东西非要很大不可?除了我们心中期盼以及某个神话故事,你究竟什么时候真的看到过,美好的东西大得像无限、长得接近永恒而且一出现就威风凛凛所向无敌呢?如果非这样才算数,那大概真的没有,而且我们差不多就把所有的善、所有美好的可能一次全杀光了。

如果你问过,我会说这个流失一直是进行中——它一点一点消散也许不易察觉,但消散一旦通过某个临界点,事情就危险了。像达尔文告诉我们的,当物种少于一定的量,灭绝的机制就开始启动了,单行道一般向着灭绝奔去。

这怎么才好?我喜欢的英国小说家格雷厄姆·格林在《一个被烧毁的麻风病例》里也问了这个问题,给我们答案的是书中那名在刚果治疗麻风病人的柯林医生,我自己很喜欢这个答案。柯林医生说,可能是我们自己弄错了,是我们去找“太大、太重要、太活跃”的东西了,善不是长这样子。

还有更可怕的说法——知道著名的热力学第二法则吗?科学家告诉我们,尽管质能不灭,但质能会不断散失,直到所有质能完全均衡的分布。它不是消失,而是没有意义了,因为你无法回收它保有它使用它,或者应该说,你要回收它,都得耗用掉更大的质能。这个阴郁无比的法则,最终揭示了一个来日图像,一个再没有任何反应发生、万有归于沉睡的图像。宇宙从灿烂的大爆炸起始,以永恒的大眠告终,这很符合米兰·昆德拉对死亡的想法,死亡总是从我们记忆的眼角逸去,静静的发生。

我相信我们大家的生命基本经验不会有太大不同,这辈子我们多少都碰到过好的人好的事,甚至拥有某一段极好的感情,我们在漫漫人生途中也会心生善念,想做件好事或想做个更好更有意思的人,但善念往往睡一觉就消失了,好人会变坏,爱情会变质,诚挚纯洁的行动会一个一个被各种黯黑的力量渗透接收。因此,问题不在于没有好东西,而是这些好东西总是太小太微弱太短暂,如春花如朝露,来不及相信,它就在现实太阳的强光下蒸发掉。也就是说,我们的不相信是经验性的,它含着一次又一次被美好事物欺骗、愚弄、背叛的最不舒服经验,由此构成了一整个世代人极大的失望、多疑和满心荒芜。

我自己,跟很多人一样,相信人的善念是遍在的,时时处处在发生,并不会真的消失掉,就跟质能不灭一样。问题在于我们能否阻止它继续消散,让它保持有形有状,让它有意义。

如今我们活在一个不相信远比相信容易的时代,台湾这样,香港我猜也是这样,大陆好一点,但可能更快更暴烈会变成这样。但麻烦的是,人还非得相信点什么才行,什么都不相信看起来很轻松很潇洒,但其实最辛苦最疲惫,人会不想读书、不想做事、不敢恋爱、不敢生小孩,甚至提前衰老,很难活下去。

科学家给我们阴森的预言,但文学家跟我们讲的,则是美丽而且明亮的故事——我说的是马尔克斯的《迷宫中的将军》,书里那位披着一身庄严光华从黑夜中走到玻利瓦尔卧房里的处女,她的光华原来来自发带,她把萤火虫粘在发带上因此闪闪发亮。可萤火虫不是很快会死掉吗?接下来我们看到了,她随身带着一小截挖空的甘蔗,当她解下发带时,便把萤火虫收进这截甘蔗里。原来如此,原来甘蔗里的那一点点甜汁、水分和空气就可以让萤火虫活下去,在下一个晚上、下一次盛宴时刻放它们出来依然庄严发光。

[一]

我自己读这段文字时非常震动,因为它解决了我童年至今长达四十年的一桩心事。我小时候抓萤火虫,每次以兴高采烈开始,但总是很快以悲伤告终,你所有的总是短逝的光华和一只只很丑的黑色小虫尸体。原来可以这样,原来一小截甘蔗就是答案,甘蔗在我们台湾乡下满地都是半点不值钱的。

iPad和Kindle出现之后,书的最终命运是什么?真的会消失吗?一个写作者、编辑、读者,给出自己的答案。

对我个人而言,书,尤其是纸本的书,不过就是这样一截挖空了的甘蔗而已,最终,我们真正要保护的,是里面存活下来的萤火虫。

文/唐诺

把梦、想象以及思维的成果写在纸上,印在纸上,并不是从我们这一代人开始;我们还知道,没纸张时,他们写在竹子上、纸草上、羊皮卷上、泥版上、大片叶子上,以及更早之前的岩壁之上——我的意思是,我习惯而且确实喜欢印成纸的书,尤其在浴缸泡澡或在长途交通工具上时,但我知道这不是书籍曾经有过最美丽的形式。我也能感同身受,当书籍开始用纸张大量印刷出来,当时一定有一些人也有他们情感上、习惯上以及美学上的慨叹和悲伤。但这无关宏旨。

书:两千本的奇迹

我很希望马尔克斯的美丽故事能带给大家必要的镇静和心思清明。美好的人、美好的事、美好的书给予我们的通常不是所谓的欢乐,而是更稀有的镇静和心思清明。也许有一天他们真的会发明出来能养活这些萤火虫的更好的工具,像博尔赫斯带点天真期盼的,也许未来什么事都可能发生也说不定。但在这之前,我相信还有相当长一段时日,我们还是得继续带着这一截挖空的甘蔗,一如大家今天放弃做更多有用的事来听这场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