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读书网 > 人文社科 > 浮沉:帝国重臣的人生起落 > 扳倒王安

扳倒王安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魏忠贤恩将仇报的特性已经展露无遗。但客氏比魏忠贤更狠,她要斩草除根。当魏忠贤在要不要置王安于死地这个问题上犹豫不决时,客氏对他说了这样一句话:“尔我孰若西李,而欲遗患也!”意思是说,你我跟李选侍比怎么样?她都被王安逼得移宫僻居了,我们为什么还要留下后患呢?

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五月,朱由校任命王安为司礼监掌印太监。这件事情在魏忠贤看来非同小可。因为司礼监掌印太监的权力在秉笔太监之上。王安一旦上位,魏忠贤作为秉笔太监,就要被其压制。魏忠贤怎么办?他接下来采取了两步走策略。一是让客氏在熹宗面前数落王安的不是;二是唆使给事中霍维华弹劾王安。就在这时,王安自己也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上辞呈辞让司礼监掌印太监一职。实际上这是官场上的官样文章,王安也只是装装样子罢了,心里还是很想履新的。但魏忠贤和客氏抓住这件事不放,双管齐下进王安的谗言,指其欺君罔上。皇帝犹豫不决时,魏忠贤又自作主张,矫颁圣旨将王安发配到南海子做净军——让他成为宦官军队的一分子。

魏忠贤很快就下定决心:王安不除,自己的人身安全就没有保证。因为王安曾经有恩于熹宗皇帝,他若不死,随时有可能东山再起。虽然从另一方面说,王安也对他魏忠贤有恩,但魏忠贤的人生信条是“菩萨心肠成不了大事”。只有恩将仇报,才能出人头地。何况这又不是他第一次恩将仇报。对魏朝已然下手了,且得到了好处,那难道对王安不可以这样做吗?从现实的角度考虑,除去王安,司礼监掌印太监的位置才能空出来。他魏忠贤是最大的受益人。

但魏忠贤还是出手了。他抓住了王安的一个性格弱点——刚直而疏、心思不够缜密,一方面,联合客氏经常在皇帝面前进谗言;另一方面,王安由于年纪大了,经常生病,与熹宗的接触逐渐减少,这使得他缺少为自己辩白的时机。王安和魏忠贤两人在皇帝面前的受宠程度,毫无疑问就呈现出此消彼长的态势来。而接下来王安辞让司礼监掌印太监一事,成了魏忠贤打击他的绝佳时机。

于是,魏忠贤联合客氏暗地里派当初李选侍宫中的太监刘朝去掌管南海子,目的就是要置王安于死地。刘朝与王安本来就有仇。他到任后,先是不让王安吃饭。王安求生欲强,掘草根为食,似乎是要顽强生存下去,以图东山再起的意思。史料记载:刘朝由是“扑杀之”,王安遂一命呜呼。

所以接下来,魏忠贤的目标就是扳倒王安。事实上,这是个很难完成的任务。因为从万历二十年(公元1592年)起王安就服侍朱常洛、朱由校父子。早在光宗朱常洛时代,他就是皇帝的亲信宦官,系司礼监秉笔太监。尤其是在“移宫”一事上,王安联合外廷的杨涟、刘一璟等大臣拥朱由校登基,使朱由校成功摆脱了“西李”(李选侍)的控制,居功至伟。而熹宗皇帝登基后,对王安是言听计从。面对这样一个重量级的人物,魏忠贤想打败他,几无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