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读书网 > 人文社科 > 布衣天子朱元璋 > 第三十九章 张定边的劝阻

第三十九章 张定边的劝阻

陈友谅这回的战舰比以前更大了,高达数丈,分成三层,每一层还有马道,将士们可以在上面骑马奔跑。这些战舰最大的能容纳三千多人,最小的也能容纳两千人。

这一刻,陈友谅觉得时机终于成熟了,于是他集结了百艘战舰,六十万大军,真的可以说是到了掷鞭断江的地步。他亮出了全部底牌,准备孤注一掷,与朱元璋赌上一把,胜则坐拥天下,输则一家老小人头悉数奉上。

造如此巨大战船,不禁令人感叹中国古代人的智慧,其实最早的航空母舰并非美国发明的,而是我们中国。

至少在陈友谅的眼中,四月才是最好的时机。因为当时朱元璋打下了安丰,正命令徐达率领大军趁势攻打庐州,哪知庐州却是张士诚的重城,久攻不下,令朱元璋的士气受到了打击。

陈友谅站在点将台上,看着一望无际的大军和巨舰,心情十分激动,用尽全身的力气,咆哮道:“此次出征,乃是倾巢而出,希望各位和我一起破釜沉舟,奋勇杀敌,建立不世之功!”

后世很多人认为是陈友谅这人反应太慢,延误了时机,但是实际情况恐怕并非如此。因为攻打安丰的时候,陈友谅若立即起兵攻打朱元璋,那么朱元璋很有可能掉转部队来与陈友谅大战,倒不如让朱元璋与张士诚打得火热,最好让张士诚消耗朱元璋一些兵力,再起兵更好!

“破釜沉舟,奋勇杀敌。”将士们异口同声地喊道,声音响彻云霄。

我们不难发现,朱元璋出兵救援乃是三月,而陈友谅起兵却是四月,当时朱元璋已经救援安丰完毕,让徐达率军趁胜拿下庐州。按理说,既然陈友谅想要趁火打劫,在朱元璋尚未攻下安丰之前起兵岂不是更好?怎么偏偏迟了一个月,等到朱元璋已经救下安丰,这才动手呢?

陈友谅点了点头,挥动手中的令旗,说道:“出征!向洪都进发!”

四月,陈友谅率领百艘战舰,倾全国之力,号称六十万的水陆大军,正式起兵攻打朱元璋。

陈友谅手下第一智者张定边知道此次出征已经阻止不了了,也不想再阻止了,但是听到这个命令时,还是被吓得面色惨白。因为他知道出征洪都绝对不是最佳的方案。既然你要趁机攻打朱元璋,此时朱元璋的老巢应天(今江苏省南京市)十分空虚,应该兵分二路,一路去攻打应天,另一路去攻打南昌,如此一来,可以更好地让朱元璋首尾不能兼顾。

三月初一,朱元璋率领大军援救安丰。

一个人做错一个决策是难免的,难得的是一个人一次又一次地做出错误的决策!

张定边再三劝阻,可是陈友谅就是不纳他的忠言,依然下令连夜加班加点打造巨舰,进一步扩充水师,积极备战,准备攻打朱元璋。

张定边建议陈友谅不要相信康茂才的投降信,他却信了,结果中了埋伏,导致龙湾大败。

这时,陈友谅身边的第一猛将兼第一智者张定边坐不住了,他劝阻道:“武汉有九省通衢的称号,又有长江天堑的险阻,我们刚败不久,不宜急进动师,现在我们要做的是安民息兵,整军坚防,等待时机。”

张定边哭谏陈友谅,让他不要以五通庙作行宫,急于称帝,他又不听,最后五通庙登基称帝,失去民心。

现在机会终于来到了,朱元璋率领大军救援安丰,陈友谅便想趁朱元璋和张士诚大战之际,趁机出兵,攻打朱元璋的后方,想让他两面受敌,陷于被动。

张定边建议陈友谅不要贸然出击,让他安民息兵,整军坚防,等待时机,结果他集结了六十万大军,且载文武百官,孤注一掷,要与朱元璋决一死战。

陈友谅乃是明末一代枭雄,哪里咽得了这口气,虽然自从败逃武昌后,一直偃旗息鼓,低调做人,但是他对朱元璋恨之入骨,没有哪天不想灭了朱元璋,报仇雪恨的,故而他一直蛰伏在暗处,慢慢等待着时机。

现在,张定边建议陈友谅一路去攻打应天,另一路应该去攻打南昌,让朱元璋不能兼顾首尾,结果他又不听,挥师直逼洪都城。

陈友谅自龙湾大败后,激化了内部矛盾,朱元璋趁他内顾不暇之机,不断派兵西进攻伐,仅仅用了一年时间,就先后攻占了蕲州、黄州、兴国、黄梅、广济、乐平、抚州等地,还收编龙兴(即洪都)的守军,后来又一鼓作气,连下瑞州、吉安和临江(今江西省清江县)等地,可谓锐不可当,势如破竹。

许多人,也有史书说陈友谅一生生性多疑,很少信任别人,但是他唯独信任一个人,那就是他的拜把子兄弟张定边。但是张定边一次又一次的正确建议,却被他一次又一次地当作耳边风,拒不采纳,你说陈友谅信任张定边,我是表示怀疑的。(比如一个人每天扇你一巴掌,然后告诉你打是亲,骂是爱,所以我才每天打你,你会相信他是爱你的吗?如果你真信了,那我也醉了!)

可是,令他抓狂的还在后头,陈友谅果然如同刘伯温说的那般,开始趁火打劫了。

我相信张定边听到陈友谅继续挥师洪都之时,肯定哭晕在厕所了。张定边知道这是一条不归路,但是没有办法,醒了之后,擦干眼泪,跟随大军一起出征洪都,因为他要履行当年结义时的诺言,“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他就是这样一个执着忠义之人,当然这种性格也被一些人诟病,说他虽然武功盖世,智谋无双,但是却识人不明。老实说,许多人不喜欢圆滑之人,倒是这样的忠义之士更让人肃然起敬!

有时候我们做事情一步错在先,后面步步都是错,历史中也不乏此例。现在朱元璋似乎也陷入了一步走错、步步都错的尴尬处境。朱元璋率军援救安丰,结果刘福通没救到,却救了个傀儡上级韩林儿,令他恼火不已。

陈友谅又一次做出了错误的决策,终于把自己送上了不归之路,只是可怜了这六十万的追随者。

我们言归正传,继续说明史。

古人说“天照朱而不照陈”,我想说的是老天爷照了陈友谅很多回,给了他很多机会,可惜的是陈友谅却没有好好把握,一而再、再而三地做出了错误决策,这才失了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