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读书网 > 人文社科 > 布衣天子朱元璋 > 第三十七章 是对还是错?

第三十七章 是对还是错?

“张士诚围安丰,刘福通请兵救之,太祖请援,初发时,太史刘基谏言:‘不宜轻出,假使救出来,当发付何处?’太祖不听。”(《国初事迹》)

关于这段历史,明初大臣刘辰的《国初事迹》中是这样记载的:

后来发生的事情简直就如刘伯温导演了一般,竟然丝毫不差,因此后世许多人认为刘伯温的建议是对的,而朱元璋对事情没有预见性,不肯听刘伯温的劝阻,毅然出师援助安丰的决策显然是错的。

不过刘伯温高明归高明,朱元璋却没有采纳刘伯温的意见,决定出兵援救安丰!

可是,我认为这种观点有失偏颇。刘伯温的预测精准确实令人不得不佩服,但是朱元璋对后面的事情未必没有预见,他做的决策也未必就是错误的。

从这一番言论中,可以看出刘伯温不赞成出兵,他希望朱元璋借助张士诚之手除掉小明王,还对出兵后的战争形势发展进行了准确预判和评估,足见刘伯温的高明和厚黑。

前面我们讲过无论是龙湾大战,还是安庆久攻不下,撤师直下陈友谅的老巢江州,都是刘伯温提出的策略,朱元璋无不一一采纳,所以我认为这次刘伯温提出的策略,朱元璋也是认同的,他也相信刘伯温的预测是对的,一旦出师,陈友谅就会跳出来攻打自己,到时候自己必然会腹背受敌,极为被动。一旦出师,有可能就会救出小明王韩林儿,但是他最后还是决定要出兵安丰,那么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朱元璋闻言后,心道:“嘿,你小子怎么就这么鹤立鸡群!上次龙湾大战前,大家议论纷纷。你却一言不发,后来叫你到内室,你却提出了伏击龙湾的策略。今日个大家伙都称赞我援救安丰,你却反对,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有道是“两权相害取其轻”,或许在朱元璋心中,认为不救安丰的结果更为糟糕罢了!

第二,安丰失守其实是小事,我们起兵去救安丰,那就违背了我们之前定下的“先打陈友谅,再灭张士诚”的策略了,因为张士诚这人胆子小,鼠目寸光,我们和陈友谅开战,他不会贸然出兵相助,但是陈友谅不同,我们一旦攻打张士诚的话,陈友谅必然会趁机起兵攻打我们,到时候我们腹背受敌,这不就违反了我们当初的策略了吗?

第一,不救安丰,那是朱元璋不忠的表现。我们知道虽然小明王韩林儿只是朱元璋名义上的领导,但是名义上的领导也是领导啊,他向你发出十万火急的求救信,你却不肯营救,那么你就是不忠之人。

第一,虽然韩林儿是我们名义上的皇帝,但是现在他已经没有利用价值,不救还好,要是把他救出来,这才是最糟糕的,你该如何处置呢?

第二,不救安丰,那是朱元璋不义的表现。安丰城内的起义军也是红巾军,他们也是头戴红巾,信奉明王转世之人,可以说是同出一脉,是兄弟,如果这次不救,那么说明朱元璋就是不义之人。

很显然,刘伯温是个辩论高手,他将朱元璋的两条理由一一驳倒。

综上所述,如果朱元璋这次不发兵安丰,他就成了不忠不义之人,道义上失去了制高点,容易失去民心,以后还怎么领导群雄,平定江南,推翻暴元,君临天下呢?(占领道义的制高点,也是叶兑写信让朱元璋不要投靠北元的一个重要原因。)

朱元璋心中十分纳闷,疑惑地看着刘伯温,等待着他的解答。

出兵安丰,陈友谅肯定会趁火打劫,自己一定会腹背受敌,极为被动,但是他相信只要有民心,最后一切都可以安然度过。这就是朱元璋不肯采纳刘伯温建议,最后出兵安丰的真实原因!

按理说朱元璋说的两个理由非常充分,看来只能去救安丰了,底下众人纷纷赞同,可是没有想到刘伯温却摇了摇头。

下面言归正传。

朱元璋闻言后,肺都气炸了,心道:老子问你怎么办,你倒好,却反问起老子来。他压了压火气,说道:“朕以为这安丰一定要救,原因有二,第一,我们同属红巾军,而且韩林儿是明王,我们奉的也是龙凤政权,从名义上讲,韩林儿还是我们的皇帝。其二,安丰是我们应天的门户,一旦安丰失守,应天便失去了屏障,唇亡齿寒。因此,我认为不得不救。”

三月,朱元璋带着心爱的明朝第一猛将常遇春等人,率领大军救援安丰去了。陈友谅手下大将吕珍(十八条扁担起义之一)听说朱元璋带了大军前来,吓得不轻,连忙命人挖战壕,加固城防,还水陆连营,做好各种战斗准备,希望以逸待劳,大败朱元璋,一雪前耻。

刘伯温是个老谋深算之人,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反问一句,“主公以为如何?”

吕珍站在城头上,看着朱元璋的大军一脸风尘仆仆、疲惫不堪的样子,开心极了,于是率领大军出城猛攻,以性命相拼。

每当关键时刻,刘伯温总能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所在,并能说出应对的策略,这一次朱元璋首先就问刘伯温道:“先生,如何是好?”

狭路相逢勇者胜的道理,朱元璋还是懂的,于是他直接拿出了手中的王牌,命令常遇春率领骑兵冲击吴军方阵。

朱元璋把信交给手下将领,底下众人议论纷纷。

常遇春真不愧为明朝第一猛将,接到命令后,顿时瞪大双眼,大喊一声冲啊,便一马当先地冲向了敌军,手下将士见主将如此拼命,一个个也豁出去了,奋不顾身地向敌人冲杀过去。

朱元璋收到此信,大惊,连忙召集将领们商量此事该如何应对。

吕珍也是个勇猛之人,但是跟常遇春比还是差得有点远,结果被常遇春冲破了方阵,溃不成军。史书上说常遇春是三战三胜,大败吴军。

刘福通派人突围,给朱元璋送去了十万火急的求救信。

这时,陈友谅的手下将领有个叫左君弼的人,在庐州得知消息后,连忙率军赶来援助吕珍,结果又被常遇春所败。吕珍和左君弼见常遇春这瘟神不好惹,便不想再抵抗了,率领残兵败逃庐州。

徐寿辉已经死了,陈友谅又是个枭雄,找他帮忙,估计也没有什么好结果。所以没有选择,只能将所有希望寄托在朱元璋身上了,希望他能念在同是红巾军,都信奉明王转世的份上前来援救他们。

朱元璋率领大军营救安丰的结果并非是他愿意看到的。虽然安丰之围是解了,可是红巾军的核心人物刘福通战死,小明王韩林儿倒是被自己救了出来,从此自己身边平白无故多了个傀儡上级。

其他派系跟自己毫无渊源,估计不会来救,所以刘福通想也没想。

以前韩林儿是个名义上的领导,两人不共处一地,也就是逢年过节的时候,朱元璋率领手下祭拜一下。现在倒好,虽说实权还在朱元璋手中,他只是个傀儡上级,但是朱元璋也得每天去主动跪拜,遇到大事还要向他请示(当然只是形式而已,只要朱元璋请示的,恐怕没有不通过的吧)。

当时起义军可以说是大致分为三派,第一派是朱元璋带领的红巾军,信奉明王转世,以推翻暴元为目标。第二派也是红巾军,也信奉明王转世,以推翻暴元为目标,不过是徐寿辉带领的。这个时候徐寿辉已经死了,陈友谅是接班人。第三派就是其他派系,不信奉明王转世,也不以推翻暴元为目标,只想做个偏安一隅的割据势力,如张士诚、方国珍等人。

朱元璋越想越郁闷,看着韩林儿就浑身不舒服,于是命人将他送到滁州,找了些美女,将他身边原来的侍从全部换掉,好好“供养”起来。美其名曰“供养”,其实就是将韩林儿软禁了起来,至少不用每天见到他、朝拜他。明末钱谦益的《国初群雄事略》中是这样记载的:

这时,他想到了求援,那么到底该求助谁呢?

“迎驻滁州,创造宫殿居之,易其左右宦侍。”(《国初群雄事略》)

刘福通这下真的绝望了,他倒不是贪生怕死之辈,只是一旦城破,韩林儿和自己必死无疑,那么红巾军也会群龙无首,土崩瓦解,推翻暴元的政治理想也就化为乌有了。

写到钱谦益,令人联想起了秦淮八艳的柳如是,真的是一朵鲜花插在了牛粪上。(请允许我写史论人,稍偏个题,为这个女人说上一段。)

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二月,张士诚突然对韩林儿和刘福通发动了进攻,派吕珍兵围安丰(今安徽省寿县),也就是韩林儿和刘福通的所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