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看得眼花缭乱的牌子,哪一只最好呢?日本酒没有法国的LATOUR或ROMANEE-CONTI等贵酒,只有靠大吟酿来卖钱,而且一般的大吟酿,并不好喝。问日本清酒专家,也得不出一个答案,像担担面一样,各家有各家做法,清酒也是。哪种酒最好,全凭口味,自己家乡酿,喝惯了,就说最好,我们喝来,不过如此。略为公正的评法,是米的质量愈高,酿的酒愈佳。产米著名的是新潟县,他们的酒当然不错,新潟简称为‘越’,有“越之寒梅”“越乃光”等,都喝得过,另有“八海山”和“三千樱”,亦佳。但是新潟酿的酒,味淡,不如邻县山形那么醇厚和味重。我对山形县情有独钟,曾多次介绍并带团游玩,当今那部《礼仪师之奏鸣曲》大卖,电影的背景就是山形县,观光客更多了。去了山形县,别忘记喝他们的“十四代”。问其他人最好的清酒,总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以我知道的日本清酒二三事,我认为“十四代”是最好的。
什么叫吟酿?不过是把一粒的米磨完又磨,磨得剩下一颗心,才拿去煮熟、发酵和酿制出来的酒。有些日本人认为米的表皮有杂质,磨得愈多杂质愈少,因为米的外层含的蛋白质和维生素会影响酒的味道。日本人叫磨掉米的比率为“精米度”,精米度为六十的,等于磨掉了四十巴仙的米,而清酒的级数,取决于精米度:本酿造只磨得三成,纯米酒也只磨得三成,而特别本酿造、特别纯米酒和吟酿,就要磨掉四成。到最高级的大吟酿,就磨掉一半,所以要卖出天价来。这么一磨,什么米味都没了,日本人说会像红酒一样,喝出果子味来。真是见他的大头鬼,喝米酒就要有米味,果子味是洋人的东西,日本清酒的精神完全变了质。还是怀念我从前喝的,像广岛做的“醉心”,的确能醉入心,非常美味,就算他们出的二级酒,也比大吟酿好喝得多。别小看二级酒,日本的酒税是根据级数抽的,很有自信心的酒藏,就算做了特级,也自己申报给政府说是二级,把酒钱降低,让酒徒们喝得高兴。
在一般的山形县餐厅也买不到,它被誉为“幻之酒”,难觅。只有在高级食府,日人叫作“料亭”,从前有艺妓招呼客人的地方才能找到,或者出名的面店(日本人到面店主要是喝酒,志不在面),像山形的观光胜地庄内米仓中的面店亦有得出售,但要买到一整瓶也不易,只有一杯杯,三分之一水杯的分量,叫作“一下ONE SHOT”,一下就要卖到二千至三千円,港币百多两百了。听说比“十四代”更好的,叫“出羽樱”,更是难得,要我下次去山形,再比较一下。我认为最好的,都是比较出来的结果,好喝到哪里去,不易以文字形容。清酒多数以瓷瓶装之,日人称之为“德利TOKURI”。叫时侍者也许会问:一合?二合?一合有一百八十毫升,四合一共七百二十毫升,是一瓶酒的四分之一,故日本的瓶装比一般洋酒的七百五十毫升少了一点。现在的德利并不美,古董的漂亮之极,黑泽明的电影就有详尽的历史考证,拍的武侠片雅俗共赏,能细嚼之,趣味无穷。
日本古法是用很大的锅煮饭,又以人一般高的木桶装之,酿酒者要站上楼梯,以木棍搅匀酒饼才能发酵,几十个人一块酿制,看起来工程似乎十分浩大。当今的都以钢桶代替了木桶,一切机械化,用的工人也少,到新派酒厂去参观,已没什么看头。除了大量制造的名牌像“泽之鹤”“菊正宗”等,一般的日本酿造厂,规模都很小,有的简直是家庭工业,每个省有数十家,所以搞出那么多不同牌子的清酒来,连专家也看得头晕了。数十年前,当我们是学生时,喝的清酒只分特级、一级和二级,价钱十分便宜,所以绝对不会去买那种小瓶的,一买就是一大瓶,日本人叫作“一升瓶ISHOBIN”,有一点四公升。经济起飞后,日本人见法国红酒卖得那么贵,看得眼红,有如心头大恨,就做起“吟酿”酒来。
另外,清酒分甘口和辛口,前者较甜,后者涩。日本人有句老话,说时机不好,像当今的金融海啸时,要喝甘口酒,当年经济起飞,大家都喝辛口。和清酒相反的,叫浊酒,两者的味道是一样的,只是浊酒在过滤时留下多少渣滓,色就混了。清酒的酒精含量,最多是十八度,但并非有十八个巴仙是酒精,两度为一个巴仙酒精,有九巴仙,已易醉人。至于清酒烫热了,更容易醉,这是胡说八道,喝多了就醉,喝少了不醉,道理就是那么简单。原则上是冬天烫热,日人叫作“ATSUKAN”;夏日喝冻,称之“REISHYU”或“HIYAZAKE”。最好的清酒,应该在室温中喝。NURUKAN是温温的酒,不烫也不冷的酒,请记得这个NURUKAN,很管用,向侍者那么一叫,连寿司师傅也甘拜下风,知道你是懂得喝日本清酒之人,对你肃然起敬了。
日本清酒,罗马字作SAKE,欧美人不会发音,念为“沙基”,其实那KE读成闽南语的“鸡”,汉语就没有相当的字眼,只有学会日本五十音,才念得出SAKE来。酿法并没想象中那么复杂,大抵上和做中国米酒一样,先磨米、洗净、浸水、沥干、蒸熟后加曲饼和水,发酵,过滤后便成清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