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读书网 > 人文社科 > 别想太多啦 > 第二章:你想太多了

第二章:你想太多了

的确,与众不同会引人注目,被视为出头鸟,甚至被贴上颐指气使、特立独行、标新立异的标签。于是,很多人因无法做想做的事,无法展现自己的个性,而内心忧郁。

日本人非常重视与其他人的和谐,这可能是因为共同居住在狭小的地方,需要和睦相处。

西方国家非常尊重个性。父母在教育子女时,经常会告诉他们:“别人是别人,自己是自己。”

有一则关于国别的笑话:让各国乘客从船上跳入大海,确定顺序时,美国人说“这是英雄的时刻”,德国人说“由法律来决定”,意大利人说“女士优先”,日本人则说“大家一起跳”。

我上小学时想做一件事,却被母亲制止了。当时,我用“大家都在做”来反驳母亲,母亲告诉我“别人是别人”。此后,我觉得人生“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就好,与别人无关”。

“别人是别人,自己是自己”的思维陷阱

对于我的“原则”,母亲后来又叮嘱我一句:“一定不要给别人添麻烦。”于是,我按照“只要不给人添麻烦,做什么都由我自己决定”的想法,成为了一个我行我素的少年,对其他人的事漠不关心。就这样,我度过了自己的青少年时期。

笑能使紧绷的心松弛下来。

实际上,不给别人添麻烦是不可能的。判断是不是给别人添了麻烦,不在于我们,而在于对方。如果对方觉得是麻烦,就是给对方添了麻烦。这话虽然有点耸人听闻,但却是事实。

如果遇到与自己为敌的人,不妨想办法让自己发自内心地哈哈大笑。比起战场,我推荐你多去“笑场”。比如可以去听一场相声小品,或者听单口相声CD,看看质量高的搞笑节目。

生而为人,拥有自己的想法,展现自己的个性,这是自立的关键。但是,并不意味着对他人漠不关心、不需要与人配合,这点不能忽视。

对他们来说,世界似乎永远是个让人神经紧绷的战场,所以不能从心底露出舒心的笑容。其实,世间大部分人,既不是敌人,也不是朋友。

试着从“不拥有”中获得乐趣

有的人喜欢和别人唱反调,有的人对无视或妨碍自己的人保持戒心,心怀敌意。这样的人,通常认为除朋友外都是敌人,我想他大多是在痛苦中度过了少年期。

想拥有某件物品,在精神方面有所追求,就会产生欲望。欲望并不是贬义词,想得到没有的东西是人的本性,这不是善恶的问题。

“如果有缘,我们还会再见。”我朝他挥手送别。

如果认为自己应该得到,却没有得到的时候,就容易出现问题。

“真的是这样,这不现在就有人愿意到我身边了吗?”他拍了拍爱人的肩膀,说,“今天非常感谢,真是打扰了。”

我们以为得到了想要的东西才会感到安心、喜悦。其实,安心、喜悦不借助外物也可以实现。我想在寺院正殿放一套音响设备,由于已经有了便携的简易音响,觉得不买音响也可以。

“是呀,神经紧绷的人,当然没人愿意接近啦。”

此外,把获得某物作为目标的人,也可以从期待中得到乐趣。

“哈哈哈,是吗?”他的脸上露出明朗的笑容,继续对我说,“以前白天为所欲为,晚上睡不着觉,那种日子真的不堪回首。要么和对手较劲,要么为了自己的利益永远神经紧绷。”

一想到“总有一天白马王子会来接我”,少女们就心潮澎湃,是因为这个目标还没有实现。买彩票后直至开奖前,也会有这样的心情。未曾体验过的事情也是如此,光是想想就满满的兴奋感。在死亡来临之际,如果能想着“这是我出生后第一次体验死亡”,或许就能好好享受这段旅程。

“其实,你已经变不成坏人了,因为你的心境已经改变了。”我鼓励他。

我想说的是,欲望如果不加以控制,痛苦的日子终会来临。如果放纵欲望,内心就会变得焦躁不安,与外界的冲突也会增多。控制欲望的一个方法,就是缩小欲望、内心知足,具体可参见本书第三章第12节。

“开心多了,我再也不会去干坏事了。”他说。

烦恼与欲望常常形影不离。如果欲望扰乱内心,就会产生相应的烦恼。比如,偷窃是想得到某个物品,使内心不安稳,这样产生的烦恼就超过了欲望。

“重新做回好人后感觉怎么样?”我问他。

当想要这个、想要那个时,反问自己:这种心情是扰乱内心的烦恼,还是一种简单的欲望?

我曾经和一个50多岁的男人聊天,他说:“我之前混黑社会做坏事,四年前出狱后和女友结婚,改邪归正啦。”“我伤害过好人,所以理应受到惩罚。”他的笑脸上还带有一丝此前经历残留的冷酷。

如果判断为“现在似乎不是烦恼”,那么就快乐地获得;而对于尚未得到的事物,则享受得不到的快乐。

世间大部分人既非敌人,亦非朋友

有余力的时候,就去帮别人

所以,愿意为别人做什么,这是很伟大的!

很久很久以前,在印度,年幼的兄弟失去了母亲,父亲再婚。但是,继母不是个称职的母亲。她因为自己不能独享丈夫的爱,将兄弟俩抛弃在一座四面环海的孤岛上。岛上什么也没有,兄弟俩面临死亡。

因此,与其什么都不做,在考虑到对方的情况和感受下,为别人略尽绵薄之力,我认为是非常伟大的。 如果因顾忌“伪善”和“傲慢”,仅仅思考大道理,最终大家都不会再去帮助别人。

气息奄奄之际,他们想:“我们遭遇这种不幸,即将死亡。如果能获得重生,我们将劝人向善,让其他人都不再遭遇这样的事情。如果有人遭遇不幸,我们就去帮助他。”

本来是为自己,却表现得为别人,这是一种伪善。而发自内心地想为别人做些什么,是一种善意。

后来他们重获新生,并按照此前的誓愿一生践行。

我觉得,如果有“为别人做什么”这样一种傲慢心理,就不会产生想要帮助别人的想法。

故事中的兄弟俩因为自己曾遭遇过不幸,就尽可能帮助别人,并付诸行动。

其实,“为别人做什么”同时需要考虑对方的感受,这点十分重要。

当我们遭遇不幸时,可能会想“再也不想见到那个人”或“再也不去那个地方”,让自己远离并切断让自己不幸的人或事,以此来保护自己。

有的人拒绝接受援助,因为他们认为“这是一种强加于人的方式,是强制的善意”,甚至会呵斥帮助他们的人赶紧回去。因此,每当我听到“为别人做什么”这类的话,往往就能预料到不会产生好的结果。

与其停留于自我保护,不如将自己走出困境的方法教授给更多的人,让内心更丰盈。

也就是说,我选择“我为自己做什么”的积极主动的心态,而不是“为别人做什么”的自怜心态。实际上,在很多志愿活动中,往往由于存在“为别人做什么”的想法,帮助者与被帮助者之间产生了摩擦。

如果大家有余力,不妨也去帮助别人。

“为别人做什么”是主动帮助别人,但在某种程度上也带有傲慢的心理。因此,最好尽可能说:“我为自己做什么。”

你忙的时候,大家也很忙

老太太口中“给自己洗衣服”是谦虚的说法,但回想起来却有微妙的况味。认为“为别人做什么”或者“奉献了什么”的想法,其实是内心傲慢的表现。

当自己忙得不可开交想发牢骚时,不妨试试在4—8人的场合,说出:“最近简直忙死了。”从我自身经验来看,一个话题能引发讨论的最多人数是8人,这样的聊天可能颇为有趣。

有个70多岁的老太太,她告诉我:“儿媳妇每年去海外旅行好几次,这期间家里所有衣物都由我来洗。她非常感谢我让她安心地旅行。我边晒衣服边想,与其认为是她让我洗衣服,不如看成是在给自己洗衣服,这样一想心情也变得很轻松。”

“怎么样,最近很忙吧?”

想为别人做点什么是很伟大的

“最近太忙了,太忙了。”

如果别人抢了你的功劳,其实并不会影响你的价值。你的价值不会因外在而改变,因为你生而就已经获得了巨大的肯定。

“最近都没看到你,到底忙什么呢?”

在生活中,经常有人因别人抢了自己的功劳而气愤。我没有抢别人功劳,也没有被别人抢过功劳(或许我从未注意到)。不过,即使别人抢了我的功劳,我也不会伤心懊恼。如果自己做出了成果,我就很满足了。此外,如果将这些作为人类的成果公之于众,对其他人有所帮助,或者对于创造其他成果有帮助,我觉得就可以了。

“干这个,干那个;这个事得做,那个事得做,一点时间都没有,都想把自己分身成两个人。”

以大自然对自己存在的肯定为基础,然后在世界中寻找第二、第三种肯定。

剩下的几个人,继续七嘴八舌聊下去。

所以,你的存在本身就非常了不起。如果缺乏对自身的肯定,再高的自我评价也会让人心虚。观察身边土里的虫子或小草,没有一个生命的存在是不合理的。我们也一样,因为人是被大自然认可的“生而有益的生命”。

听完所有人的话,你就会发现大家都在为工作、家庭、育儿、志愿服务、兴趣等忙碌。此外,有人会说:“闲得没办法,真羡慕你这样忙忙碌碌的”。“咱们交换一下吧。”即便知道没有结果,人们也喜欢像这样调侃。

除了构成我们身体的肉、骨骼、内脏,就连头发、指甲,都不是自己努力创造的结果,而是天地自然的馈赠。

这个话题的结论往往是“大家都很忙”。如果有人不服,说“不管怎么说还是我忙”,有人不甘示弱说“刚才我没提,其实我和你一样”。如果这样你一言我一语,那就会一直讨论下去。

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是不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的,生命的运转是不受自己小小心灵支配的。

不知大家看后作何感想。依我看来,感觉自己“忙碌”容易产生傲慢之心,因为不只你一个人忙碌。

自我肯定感是最重要的,至于工作或人际关系中的评价都是次要的。

当我因忙碌而想要抱怨时,就会想起一首和歌:乍看水鸟不辛苦,实际脚忙碌,我也一样呀。和歌的意思是,从表面看,水鸟在水面悠然自在地移动,实际上它的脚在水中忙个不停。我也一样,看起来闲暇,实际上很忙碌。

敢于说“我很好”,是人生获得平静的重要条件之一。

将和歌中的“我也一样”换成“别人也一样”,你就能体会别人的忙碌。像这样,反复尝试几次上面的对话,你会发现大家的讨论也是一种治愈。

自我评价高的人,一般不太在意别人的看法。当然,他们不会公然宣称我不在乎别人怎么看。这些人容易被说成以自我为中心或自恋,但本人依然心平气和,视这些言论为无稽之谈。

做好事,不必让别人知道

别人抢功劳,也不会影响你的价值

经历失败后,无意中制作出高野豆腐(冻干豆腐)的兴教大师(1095—1144),曾经给弟子们留下一句忏悔文,叫“若作善根住有相”。其中,“有相”是指眼睛可见的状态或姿态。意思是,如果做善事种下觉悟的种子,岂能得意忘形,甚至到处宣扬炫耀呢?

我们周围有很多反面教材,教我们让内心变得平静。我们不应该轻视别人,而是不去做别人有过的不恰当行为,并以此为鉴活出自己。这就是“以人为鉴,让自己变得焕然一新”。

我开始写书后,总有人会问我:“您写书能获得很多版税吧。”告诉别人应舍弃金钱的欲望,自己却赚取版税,大家对这个话题应该都很感兴趣吧。

因此,我建议去掉比较的对象“某人”进行思考。不以“人”为比较对象,而是以“行为”为准则来警醒自己。因此,不要想着“和那个人相比”,而要想着“只要不做那些事,我还算可以”。这样一来,就会减少对别人的伤害,傲慢也会慢慢消失。

起初,我觉得别人的疑问中带有恶意,会进行说明:“我的版税都用于支持村庄发展、灾后重建。”后来我发现,他们主要羡慕我的版税。

同别人相比,我不仅不会伤心,甚至还有些得意。比如,我会想“与某人那么做相比,自己的言行还算可以”。然而,这种想法既容易伤害对方,也会让自己骄傲自满,反过来是不利己的。

于是,我在动笔写书前先声明:“我的所有版税主要用于……”

有句名言说:“比较之后自己高兴会伤人,悲伤会失去自我。”如果春风得意的人与你比较,你的内心当然不会平静,甚至觉得别人是嘲笑你而感到愤怒,这就是伤人。此外,和人比较感到悲伤,那悲伤不是真正的悲伤,而是因为失去了自我。

有一次,一个朋友对我说:“你的版税用途令人佩服,但最好不要说出来。不然,别人误以为你是在自卖自夸。”

有很多与我相似的人,他们把自己和别人放在天平的两端,如果自己重就心安理得,藐视对方;如果对方重,便会讨好对方。现在,我会将对方视为教材或者镜子,告诫自己不要成为爱比较的人。

这时,我想到了“若作善根住有相”这句话。“有相”的反义词是“无相”,即从表面看不到。

当对方比听闻中的更厉害时,便会心生佩服;但是如果相反,就容易不把对方放在眼里。这样的事一年曾发生过两三次,所以我是有待改进的“傻和尚”。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无时无刻不在精进自己,自我完善,如果在不经意间展现自己的善心、才能或美德,便算不上真正的自我精进。带着自满的口吻说:“我正在做些什么。”其实,还差得远呢。

话虽如此,我与他人交流前,也会事先了解对方。特别是了解对方有哪些优点,以便充分把握双方的交流情况,虽然不会用秤衡量对方,但也会评估。现在想来,这样的性格实在有些令人讨厌。

帮助别人是件很棒的事情。做善事、行善举,自己的内心也会明朗,即使不为人知也没关系。

不要与他人比较,因为比较使内心产生的变化,对于内心的平静没有帮助。

所谓“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是指做坏事必然会被发现。但是,在做好事的时候,可以去掉“你知”,保留“天知、地知、我知”就好。当别人问:“听说你做好事啦?”“什么?有吗,肯定是别人搞错了。”希望我有一天成为这样的人。

与他人比较,若自己高兴会伤人,若悲伤会失去自我

丢东西之前,先丢掉执念

我们尽可能不要背叛别人,同时要做好由于某种原因,遭遇别人背叛的心理准备,这样我们的内心会更强大。

日本是消费大国,尽管食物自给率很低,但日本依然存在一日四餐,取消一餐目前仍难以做到。

这种情况不局限于夫妻之间。亲子、朋友之间,以及灵魂伴侣之间也是如此。

在环境领域首获诺奖的肯尼亚人马塔伊(1941—2011)向世界宣称,日本是浪费之国。对此,她用了Reduce(减少垃圾)、Reuse(再利用)、Recycle(再资源化)、对资源的Respect(敬意),总结为4R理论。

要想夫妻之间的关系更牢固,孩子是一种新的缘分。即使没有孩子,同一时间、同一空间的共同体验,比如共同旅行等,也是夫妻关系的增强剂。但是,如果用剪刀剪,线当然会被剪断,这就是背叛。

听到理论后,最震惊的应该是日本人吧。是否浪费暂且不论,但日本有很多“整理无力症候群”和“舍不得扔东西症候群”。

要想这根线更粗壮结实不易断裂,需要经常不断加线。如果什么都不做,经年累日肯定会断掉。

扣子、丝带、包装纸就不用说了,不知什么时候用过的各种物品,常常堆放在房间各处。不要说打扫房子,就连地板都几乎没有下脚的地方。看一下冰箱,就能了解这个家庭的基本情况。同理,看一下壁橱、房间或抽屉,就可以大概了解这个人的状况。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这些人不是散漫邋遢,而是患有ADHD,即注意力缺乏、多动性障碍,这种情况需要接受治疗。

各种关系就像由细细的绳线连接起来,可能磨损,或者断开,所以需要用心对待。

包括我在内,对于不会收拾东西或无法舍弃物品的人,书本、网络上有很多相关建议。比如,《房间清理妙招》一书中,简明扼要地介绍了三点:

夫妻就像用红绳联结起来的关系,经常有人用线形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我认为很贴切。

1、抛弃“说不定什么时候还会用”的固有思维方式;

不管是出于本意或故意,还是在不知情的状况下背叛了他人,我觉得背叛都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这种“理所当然”,是心平气和生活下去、让内心安宁的关键。如果我们觉得理所当然,就不会因此受到伤害,也不会感到失落。

2、根据“用”与“不用”,而不是“有”还是“没有”来分类;

我们有负父母的期待和信赖,或是不能很好地完成工作,这些都是人生中诸多“背叛”的表现。另外,无法完成自己想做的事,也是对自己的背叛。有负他人的期待而感到万分抱歉,而被他人背叛更令人痛苦。

3、丢掉无用且轻易能得到的东西。

也许是期待一个完全值得信赖的人,即使自己做错了,仍然希望他不会背叛自己。永远值得信赖的人,只存在于不切实际的幻想中。

在此基础上,我还想加一条,那就是“与其舍不得丢掉东西,不如珍惜拥有的东西”。我非常认同第一条丢东西之前先抛弃固有的思维方式。

有人坚定地认为,自己信赖的人绝不会背叛自己。

我认为对物的执着,是内心执着的一种表现。放下这种执着的心,内心就会变得轻盈。该舍弃的东西舍弃,该收拾的地方收拾好,不但房间整洁一新,心情也会焕然一新。意识到浪费固然重要,但内心的扫除同样重要。

遭遇“背叛”并不稀奇

离别的时刻一定会到来

只要知道自己是为了什么,在做什么,有哪些问题,就能跳出烦恼的状态,这样就可以了。

从断奶到上幼儿园、上中小学,我们经历了很多的离别。不同阶段的终点,也是将我们引向新生活的起点。

无论是别人眼中的幸福,还是亲身体验到的幸福,幸福与否都由你自己决定。

然而,有很多人无法好好面对离别。近年来,我发现越来越多的人因为恋爱分手而苦恼。

还有一种情况,当别人告诉你时,你十分生气地说:“你什么都不懂,不要随意说。”然而,生气也不能让自己得到幸福,不如向对方说句:“谢谢!”

跟踪狂就是其中一种。对方已经明确表示分手,你只要说“好的,希望我们彼此都能找到真爱”,然后各自安好。可是,这么简单的事,很多人做不到。

当听到别人这么说,你可能发现自己真的处于幸福之中,这得益于别人的不同视角。

另外,有一种人让我比较担心,就是走不出丧母之痛的人。询问后发现,他们出生后与母亲关系密切,对母亲有很深的依赖。正因如此,本应该拥有独立个性的人,却始终无法自立。

这种情况同样发生在我们的人生中。在旁人看来是幸福的,自己未必能意识到;当你听到别人感叹:“不管怎么说,你真幸福。”可能会感到意外。

当他们失去依靠,失落感无法排解和疗愈,也没有心思思考如何开展新的人生。

这些状况都是因为不能认清自己的状况。但在别人看来,你做了什么,是什么状态,一目了然,这就是旁观者清。举例来说,比起下棋的双方,旁观者更能观察全局。如果棋手下错一步棋,就会听到旁观者发出轻微的叹息声。

因此,我觉得父母要有放手让孩子自立的心理准备,孩子要有离开父母独立生活的勇气,双方都不要过于依赖对方,更不能干涉对方。

人生就是由各种烦恼组成的。得意忘形时容易对周围情况视而不见,低落时就会想“反正……”而排斥身边的信息。看到别人顺风顺水、忙忙碌碌,心里发生某些转变,开始忌恨别人,讨厌自己,让自己越来越偏激,心生怨毒。嫉妒、攻击别人而忘记自己,成为吝啬的人,甚至诓骗、奉承别人,自大自满,最后成为自己讨厌的人。

特别是父母要痛下决心,让孩子适应独立的生活。我这么说,并不是主张放任孩子不管。

人生原本就是复杂的。昨天还欢乐无比,今天就悲从中来;早上令你开心的事情,到了下午却变成令你后悔的事情;去年快乐的事今年却让自己哭了。诸如此类,不胜枚举。这边碰壁,那边摔倒……人生,就是这样循环往复。

父母对孩子干涉过多,孩子可能更不愿意听话。于是,父母干脆态度急转,说:“如果现在不听话,以后就不管你了。”这两种极端的养育方式,我们都应该避免。由于孩子害怕父母不管自己,便会更依赖父母,最终孩子就无法走向自立。

幸福并非拥有什么,关键要认清幸福

重要的是,要知道离别一定会到来。做好充分的准备,并期待人生下一阶段的到来。人生最大的离别莫过于生死。其实,死亡并不意味着结束,这种感觉很重要。

同样,想让别人理解自己,最好的办法就是好好地理解别人。想成为一个理解他人的人,要不先试着读一些小说?

给先祖扫墓有助于处理死亡的哀伤。要想学会接受离别、分手,需要减少互相的干涉和依赖,我们不妨试一试。

想让别人喜欢自己的捷径,就是先去喜欢别人。

你我都拥有无限的可能

与其如此,不如尝试成为别人精神上的强大支柱,反而可以让自己心量增大,内心安宁。

任何事物不可能永远保持相同的状态。因为,任何事物都是缘的集合体,缘发生变化,状况也会随之变化。诸如时间、季节、信息、流行、精神的成长等因素,无时无刻不处于变化之中,因此无论物质还是心灵,都不可能一成不变。

希望别人理解自己,是人之常情。即使整个世界与你为敌,只要有一个人理解自己,就像得到数万援军,心理也会变得强大。但是,拼命想寻求理解、认可,反而会让你的心量变小。

任何东西都不存在固有的我。比如,现在阅读的这本书,它没有固有的实体。放在书架上,就是藏书;堆起来,就可能成为台阶或阶石;一张一张撕开点燃,可以成为燃烧的火苗;丢掉就是垃圾;扔出去可以当武器。

我非常喜欢下面这句话:“为什么有人喜欢说自己是神经质呢?”句中的“为什么”问得好,其意不是否定神经大条的人,而是与他们交流感到温暖、豁达的心情。如果是病态的神经质,周围的人要尽量给予理解。而说自己是神经质的人,是希望对方多一点耐心, 言外之意是理直气壮地要求对方接受自己,所以这样的人有时会引起对方反感。

以此类推,“我”并不存在固有的实体,肉体和年龄都在不断地变化中。

有多少孩子能体察父母的心情呢?很多人在成长过程中从未养成体察对方的习惯。因此,他们长大后也只考虑自己的想法,对其他人的所思所想毫不在意,只是将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对方。

心灵也一样,原本健康的心灵,可能因为某些原因而消沉或痛苦。一年前认为自己是这样的,现在的想法可能已经发生了改变。

经常听到青春期的孩子抱怨:“为什么父母不理解我?”而面对青春期叛逆的孩子,父母也不知如何应对。

如果没有认识到一切都处于变化中,有人就会说出“我的想法永远不会改变”这种绝对的话。这时,我就会告诉对方:“别那么坚决。”有时候,对方认为这种思维方式缺乏信念感,坚持认为自己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都不会改变。

关于这点,我大学的心理学老师曾说:“要想了解人心,应该大量阅读小说,而不是上心理学课。小说中对人物的心理描写细致入微,比心理学更有助于理解人心。”时至今日,我仍然非常认同这句话。

其实,“我就是这样的人”与“这是书”的道理一样。如上所述,书在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用途,如果将自己限定在“我的想法永远不会改变”的框架里,只会限制自己的可能性。

对意识不到自己内心想做什么、为什么那样做的人,很难理解别人的想法,产生同理心。

你我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都拥有无限的可能。

“请理解我”的愿望会缩小自己的气量

试着远离大道理

因此,适当放下“想被赞美”的心理欲望,这样才能活得更自在。

我们每个人原本就拥有某些能力。比如肺从空气中吸入氧气输送到全身,肠胃吸收食物的营养,排毒系统化解并排出体内有毒物质,大脑处理大量信息并控制全身的活动。

要想被赞美,就要做值得被赞美的事情。这样一来,就有可能讨好、奉承他人,甚至撒谎。如果只是想引起别人的关注,那有很多方法。但是,要想别人赞美自己,不仅是勉强自己,也容易招人厌烦。

印度流行的瑜伽,试图把身体的这种力量发挥到最大限度,从而消除身心压力,恢复身心健康。通过练习呼吸、打坐、冥想等,提升修行者的身心机能。

“想被赞美”,其实不太容易实现。因此它在“想被爱、想被认同、想发挥作用”外,还期待获得他人的好评。换言之,“想被赞美”是“想被爱、想被认同、想发挥作用”之外的奢望。

瑜伽与锻炼、修行有共同之处,都是跳出大脑的思维,训练身心的感知力。不必依靠大脑思考,当感知变得敏锐,有助于激发人的潜能。

“想发挥作用”,是希望对社会或他人有所帮助。比起仅仅为了渺小的自己而活,对别人有所帮助可以提升自我的价值。原本宅在家里的人,通过参加志愿服务活动,重新回归社会,这就是助人所产生的力量。

以前在学习表达方式的时候,老师曾经出过一道测试题:孩子用蜡笔在纸上认真地画画,一不小心蜡笔纷纷滚落到地板上。这时候,你会说什么?

“想被认同”,是希望别人承认自己的价值。对于身处痛苦的人说一句“你真不容易”,就能引起对方共鸣。抑郁的人有时觉得幸福抛弃了自己,当你告诉他“幸福一定会来到”,就能点燃他已沉入心底的“想变得幸福”的心情。

这是训练我们当下的反应和语言的表达能力。如果左思右想,给出的答案可能是长篇大论。因此,比起“可能是蜡笔握得太紧了”之类的分析,直接说“打扫起来可能有些辛苦”,听的人更容易接受。

因此,我们都试图引起他人的关注。日常生活中打招呼、问候的原因就在于此。接受问候的人,在瞬间感受到被关注,“想被爱”的感觉油然而生。

如果你在人际关系中感觉疲惫,不妨试试通过融入自然开启内在的感性。满天星斗、山顶上的日出、山林的寂静、落日的庄严、雪山的崇高……都能帮你恢复内心的能量。

“想被爱”,是希望自己被关注,孩子希望从父母那里得到的就是这个。如果有人对你说:“没有你也可以,可是偏偏……”这样的话谁听了都难以接受。

这个美妙的大千世界,只有画师的妙笔才能描绘,只有琴师的妙手才能弹奏。不停地用头脑去思考,心灵只会变得干瘪,感性的事物则可以滋养内心。抛开大道理,多花时间体味内心微妙的感受吧。

人有四大愿望:想被爱,想被认同,想发挥作用,想被赞美。这四个愿望都是希望别人给予自己的评价。人无法离开社会独立生存,因此这样的想法也能理解。

无论何时,大自然都可以刺激你的感性,给你意想不到的答案。

为什么想被赞美

不要戴着有色眼镜看人

最近你有没有说过或者听到别人对你说“您先请”之类的话?主动对别人说“您先请”,对方可能就会对下一个人说“您先请”,这样社会上懂得谦让的人会越来越多。那么,我们不妨先试着说“您先请”吧。

工作中或与人交流时,没有人希望被误解。因此,与人交流时,需要特别注意“5W1H”原则,即什么时候(When),谁(Who),为什么(Why),在哪里(Where),做什么(What),如何做(How)。

胜者往往得意,败者心有不甘。但是,如果自己主动让路,多考虑对方的情况,自己的心情也会轻松。

比如,我在撰写本书时,提前说明:“今年三笠书房告诉我说,因为最近在乎外界眼光的人越来越多,所以请我写一些建议。”这样可能就不会被误解(这里除了Where不重要之外,其他因素我都提到了)。

然而,人生并非一场胜负游戏。当双方相撞前,不妨主动给对方让路。当自己的想法与别人的想法发生冲突时,如果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别人,结果往往并不能如你所愿。

工作中为了不被误解,首先要梳理思路说明情况。如果使用了不当表达,就可能会出现麻烦。比如上面的话是对方“请我……”,但是如果说成“让我……”,可能就有人理解为我是被迫。

插队的人是想让自己处于优先位置。相反,对于准备插队的车子,有人会站在车前不让其通过,他们通常也是为了方便自己。总之,他们都是在“猜拳”游戏中不愿意认输的人。

当写成“让我”,也许我写这些话时并没有意识到,但内心可能产生了“嫌麻烦”的想法。果真如此,那是我误解了对方,对方真正的意思是说“您帮我写,我表示感谢”。

在粘贴邮票的时候,每个人粘贴的方法也不同。这些都说明人与人之间有不同的想法和做法。有的人看到别人的贴法与自己不同,便不满地说:“为什么贴邮票也要花那么长时间呢?”

如果对方觉得麻烦且微不足道,用了“让我……”的话,只是语言使用方式上的不当,所以有必要多阅读,学习正确的语言表达方式。

选择电视频道也一样,有人为避免不必要的冲突,干脆多买几台电视。只要有两个以上的人,就会产生不同的想法,因此“猜拳”游戏无处不在。

除工作外,与人交往也会产生误解。这种事情十分令人困扰,自己是如何被误解的,如果对方不明确表达出来,自己是不知道的。如果意识到被他人误解,我也会努力解释,消除误解。

无论和谁在一起生活,早餐吃什么都面临“猜拳”。有的人想吃米饭,有的人想吃面包,为了避免纷争,甚至有人会准备两种早餐。

即使不特意解释,只要坚持自己的信念,误解也会自然消除。有时候你不去解释,是因为别人尚未明辨是非,这样置之不理也是可以的。

这个游戏分为两组,每组由两端出发,途中相遇后进行猜拳,失败者给对方让路。失败的一组,为了不让对方到达自己的起点,即对方的终点,就会派出第二名选手出发,再次与对方相遇并继续猜拳。双方相遇时喊出“石头、剪刀、布”,游戏因而得名。

我自己也曾误解过很多人。随着时间的流逝,不仅对方会发生改变,自己的接受方式也会变化。过段时间再相见,往往会发现对方并非想象中那种人。

每天从早晨开始,我们一天的生活就像孩子们玩的猜拳游戏。

因此,我不会用固化的观点判断一个人,也就是会摘下有色眼镜看待别人。

人生没有胜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