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读书网 > 人文社科 > 二十几岁,拿什么去拼一百万个可能 > 摔倒了,不妨在别处爬起来

摔倒了,不妨在别处爬起来

他后来告诉我,其实早就应该有这样的魄力,与不喜欢的事情死磕到底,还不如静下心来好好看看自己适合什么,充分发挥优势,获取利益最大化。

第三年他硬是没听父母和七大姑八大姨的劝说,自己一个人在外面租了房子,学了一年,成功考取了985院校的研究生。

03

这回倒是还不错,但是怎知面试的时候遇到了很强劲的对手,他又错失了上岸的机会。

刚听到他的话,我大吃一惊,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在哪里摔倒,就要在哪里爬起来”,像学长这样的说法,反而觉得不够坚定。

第二年他不想考了,但是他的父母觉得只是差了几分,还应该再试试,家里的亲戚也纷纷劝说公务员的待遇怎么怎么好,他一个人也无力改变现状,硬着头皮又准备了一年。

有一次看到媒体对八月长安的采访,她曾是哈尔滨市的文科状元,去了北大的光华管理学院,她说:顺风顺水长大的小孩更需要认识到,人,生而平权而非平等的道理,我们肯定会有不如他人的地方。在这个强手如林的环境中,经过一些从没有过的考验和失落感,更能锻炼出把大事看小的魄力和勇气。在光华管理学院的环境中,挫败确实不好消受,但不服输的人会“不认同自己比别人差,进而寻找另外一个跑道”,侧面激发出不一样的天赋和未来。

因为我们都是文科专业,虽然有一点点优势,但是无奈考试的题量比较大,后面的数学计算,他斡旋了很久,还是没吃透,最后考的不理想。

换个角度想一下,我们盲目的坚持自己不擅长的事情,为之付出时间、金钱、物力,却得不到相应的回报和效率。

那时候的他什么也不懂,觉得按照父母的路走肯定不会错,所以就开始准备了。

但是如果把这些时间、金钱、物力放到自己擅长的方面上,我们就能够精益求精,获得成就感。选择哪一种,相信答案不言而喻。

他在大四的时候,对未来的路要怎么走还没有明确的目标,他的父母觉得公务员的生活比较稳定,待遇也不错,就一直劝他考公务员。

挫败感和成就感对我们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并且日积月累的。

我的学长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这一生,我们勇于尝试的时期主要在儿童期和青春期,想到这里,我们什么都不该计较了。

02

成功了会收获继续努力下去的动力,输了也不过就是丢人而已,也没有什么大损失,那为什么不去试试呢?

生活可以是在这里摔倒,在别处爬起来。

04

记得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在哪里摔倒就要在哪里爬起”,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反而不赞同这个观点,不适合就不要再浪费力气,勇敢放弃,适合就努力努力再努力,做到无可替代。

最近脑子里一直回响着一句歌词:“没人去仰慕,那我就继续忙碌。”这大概就是我现在的生活态度了吧。

越来越觉得在大学里,最重要的是收获经历。在一次次不同的尝试中,明确知道自己适合什么,不适合什么。

如果说我比别人哪一点更厉害,我觉得不是智商,也不是什么天赋,而是我稍微比别人少一点执念,多一点对自己的宽容。

考证吗?考过很多证书,根本不知道哪些会在今后的生活中有用,我们对证书趋之若鹜,年复一年的备考着,但是也有一些人对此毫不在乎,逍遥自在。

在这里摔倒了,我会在别处爬起来,而且还会比以前更用心,这样自信心有了,成就感也满足了,何乐而不为呢?

学习吗?仔细学习的学生和期末突袭的学生好像并没有很大的差距,期末老师划完考试的范围,大家都可以得到及格以上的分数。

不再墨守成规,而是相信生活在别处,向着那束光去改变生活,也会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

很长的一段时间,我都在想,大学里到底什么才是我们真正的追求?

你看,它来了。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