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别人的劝诫不予理睬,一直传播负能量的人,真的相处不来。自己的生活已经忙得团团转了,身边再有源源不断的负能量,任何人都会不爽的。
我喜欢和别人沟通交流,也喜欢帮助别人解决问题。但是前提是有价值的探索,或者值得帮的人,显然她不是,所以我把道理和她说清楚再也没有和她说过话。
03
每个人的时间都很重要,你的事自己都不想着怎么积极解决,别人凭什么就一定要帮你呢?
其实大家都是一样的,想要选择和自己一样的人做朋友,相互吸引,互相交流,而对那些没有分寸感,没有界限感的人避而远之。
人家能帮自然看到就会回复了,不想帮你怎么折腾也无济于事。
前一阵说过了20岁,大家的交友门槛都变高了,真的就是这样,你开心的事情对方不能和你一起笑,你伤心的事情对方不能共情,怎么成为朋友?
结果没几天,她又在微信上找我,给我连着发了好几条长语音,我当时在上课就没来得及听,没想到五分钟左右,她又直接给我打了语音电话,这样我已经很不能接受了。
其实说白了,就是别给别人添堵啊,自己能做的事情就不要麻烦别人,不懂的东西可以去百度,实在研究不明白可以去问问别人,但是要先问问人家方不方便,或者把问题阐述清楚,言词委婉一些,静静等待。
我劝她调整好心态,好好学习,试着先和其他同学一起走,她没有回复,我以为事情就过去了。
之前也听过很多人不喜欢把自己的心情想法发在朋友圈,觉得还要分组屏蔽一群人,我觉得这样的心态就是因为在朋友圈里有很多没有分寸感的“看客”。
前一阵她又遇到了问题,在群里说了好多没有人理她,就直接找到了我,和我说她的朋友有了对象,她自己一个人走,特别不开心,甚至有点嫉妒。
你努力学习取得成绩,发一张证书或者成绩单,一片赞扬中肯定会有一个“瞎嘚瑟什么啊,又秀。”
02
你出去旅行拍照,打了一组好看的图片,肯定有人说:“又把自己的脸P了,这样的图不知道P了多久吧。”
这样的交流真的让人不舒服,不懂得把握人与人之间的界限,说话不经思考,没有分寸,渐渐让人疏远是必然的结果。
……
刚开始大家还会很耐心地给她解答问题,帮她疏导情绪,但她总是抛出问题就没有影了,然后下次继续问。
越来越多的人已经不是朋友圈的朋友,更像是戴着放大镜去看热闹的“看客”,他们可能只是无心之举,但客观上疏远了彼此的距离。
不是群主的她,每次在群里发的消息都会带上“@所有人”,然后问一些可以在百度上搜索到的问题:有谁知道怎么减肥吗?有谁知道怎么做PPT吗?谁能告诉我怎么解决舍友关系?
04
没有分寸感的话,就像突如其来的暴风雨,让人好感全无。
都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我之前并没有很深刻的感受,但是随着朋友圈的人越来越多,有的人并不是很熟,却时不时评论一句酸酸的话,这样抖机灵其实并不机灵。
她从来在群里说话都没有分寸,大家正在就某一本书聊得火热,她突然说:“我看那本书也不怎么样,一点都没有意思。”大家让她说怎么不好时,她又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可能是时候做一些减法了,清除一些占大脑内存的无用,让自己回归正常安静的生活。
曾经组织社群活动,群里的好多小伙伴都是我拉进去的,一个女生让我印象深刻。
特别喜欢老师给我们讲过的一句话:以我观我物皆着我之色,那我现在更希望,以我观人人皆与我同频。
我喜欢独处,在自己的世界里享受片刻的快乐,所以很多时候,我都划出自己的领地,公共区可以交流,但是警戒区之内是不爽让别人观看的。
中国古话说得好:过犹不及,很多东西点到为止最妙。
最近突然对“分寸感”有了很强的共鸣,在《认知突围》里作者说道:“关心和打扰是一对双生兄弟,只是后者看上去似乎更不礼貌一点,但其实很多时候,两者并没有多大的差别。”
分寸感是个好东西,我希望人人都能拥有。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