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芸说:“我都没有勇气过你的生活,以后再也不逼着你结婚生孩子了,每个人的人生都跟别人的不一样。”
陈可笑着说:“我也会羡慕你安稳的生活,但一想如果让我过你那种生活,我可能也接受不来。”
人生真的就是两种选择,你有你的平平淡淡才是真,我有我的放荡不羁爱自由。嘴上说着羡慕,但是我们都知道,即使再来一次,自己依旧不会选择别人那种令我们羡慕的日子。
晓芸说:“我挺羡慕你现在的生活的,可以安排自己的时间,不像我这十年什么都没干,只能趁着孩子假期才能出来玩玩,所有的时间都给了家庭和孩子。”
因为时间不会说谎,曾经让我们跌倒的跟头,再次遇到还是会跌倒,人就是这样,忠于自己,奋不顾身,一腔孤勇。
电视剧的最后,陈可和她的闺蜜晓芸在河边谈了很久。
挥别错的人,才有可能遇到对的人。
不论她最后是怎样的,北京真的潜移默化改变了她,是那种润物细无声,也不需要让每个人都知道的丰盈。只有真的经历过,人才会长大。
最后十分钟,一首《她她她》穿插着陈可来北京的十年生活,每一年的她,每一个出现在她生命中的男人,轮番登场。
但我还是感谢曾经的自己,感谢北京。
刚开始看这部剧的时候,宣传照上有11个男人,围绕在陈可身边。那时候我就超级好奇,最后她究竟和谁在一起了。
诚如最后的陈可所说,“现在的我一无所有,没有存款,没有房产,没有工作。当初削尖脑袋挣来的一切,都化为乌有了。”
一集一集看下来,每个人在她生命中都充当了一个过客,初恋男友再见已为人夫人父,单纯喜欢的男朋友没有上进心,富二代利用她谈生意,文艺导演太苛求完美,结过婚的老公是妈宝男,小弟弟太幼稚没安全感,闺蜜太过熟悉……
后来她也的确遇到了家乡的许医生,他们在交谈的时候,许医生说只要你能够把欲望转化为前进的动力,那么它就是褒义词,这与性别无关。
最后她和家乡的医生在一起,他会支持她创业,也会随时给她做水煮牛肉,能够在她纠结的时候拉她一把,也能给她一个安稳的家。
记得顾映真曾经告诉她:谁没有欲望,当你遇到同样有欲望的人,这就不是事了。
爱情在这部剧中重要吗?重要。
已经习惯了大城市的生活节奏,见过了大世面,再回到自己的家乡,真的会各种不适应,这并不是说她太过追求欲望,而是不甘心。
但我觉得整部剧想要传递的价值观是女性如何在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追求自己的理想,中间的剧情我不想评论,对于最主流的价值观我是肯定的。
那一刻看着陈可的犹豫,我心里也在问自己,如果我是陈可,会如何抉择,是求一个安稳,陪在家人身边,还是继续北漂,闯出自己的事业?
如果在刚开始来北京的时候,她就安于现状,和没有什么追求的男朋友上班下班,结婚生子,我想她多年后一定会后悔的。
陈可犹豫不决,妈妈问她,在外面到底要挣多少钱啊,多少钱才够啊?
这种后悔是我本可以,却没有做到。精彩的人生是自己创造的,天生一副烂牌,敢于面对,敢于挑战,才是这个时代赋予女性这个社会群体的权利。
陈可辞职后,带妈妈去医院治疗眼睛,无意中从医生那里得知,妈妈之前因为脑梗住院一个月。在病房,妈妈一直拉着她,很认真地和她商量,能不能回家找份工作,或者自己开店做生意。
最后的最后,看尽繁华,和一人携手,做挚爱之业,这种生活才是最正确的吧。
欲望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还好,在一次次和命运死磕的时候,她没有放弃,所以我们又看到了一部生活的教科书。
但是整部剧追下来,真的有很多打动我的点,让我对欲望,对女性,对爱情,对北京,都有了很深的感悟。
人会长大三次。第一次是在发现自己不是世界中心的时候。第二次是在发现即使再怎么努力,有些事终究还是令人无能为力的时候。第三次是在明知道有些事可能会无能为力,但还是会尽力争取的时候。
以前总觉得女孩子不需要那么拼,不需要有太多的欲望,即使这种欲望会让她变得更好,我也不会支持,大概骨子里的我就是一个不思进取的年轻人吧。
梦寐以求的生活,你终于来了,我哭着接受,也没有很难哪。
用了一下午的时间,看完了《北京女子图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