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叫我哈斯,就叫我的名字吧。既然你可以用一个死人的声音在我的头脑深处讲话,那就叫我的名字吧!他难道会管我叫‘哈斯’吗?哦,现在我明白,这种神交术中为什么没有谎言了。这真是可怕……没事了,没事了,继续说下去吧。”
“哈斯,对不起——”
“等一等吧。”
“是你在叫我——我听到的却是我的兄长,刚才听到的是他的声音。他已经死了。是你在叫我——你管我叫西勒姆?我……这比我原先以为的要可怕。”他摇了摇头,似乎这样就可以把噩梦甩开,然后双手捧住了头。
“不用等。接着说吧。”
“你是听到了我的心语。”
他一直看着我,眼神热切又有些恐惧,于是我用心语对他说道:“西勒姆,我的朋友,我们之间没有什么可怕的。”
他松了口气,沉默片刻。然后他摸索着拧开恰伯炉的亮光,乌黑的双眼直视着我,眼中充满了恐惧。“我做梦了,”他说,“梦见自己回了家——”
他仍然那样盯着我,我以为他没有理解我的话,事实上他是理解了。“是吗,可还是有啊。”他说。
“不是,我是金利·艾。我正在跟你讲心语。”
他努力控制着情绪。过了一会儿之后,他平静地说道:“你讲的是我的语言。”
黑暗中我也可以判断他肯定是突然坐直了身子,因为他的声音就在我的上方响起,声音很大:“阿瑞克!是你吗?”
“呃,你又不懂我的语言。”
我们再次尝试神交。此前我从未向一个毫无反应的人反复地传递心语。这次的效果还是不理想。我觉得自己就像个做祈祷的无神论者。过了一会儿,伊斯特拉凡打着哈欠说道:“我是个聋子,像块石头一样。我们还是睡觉吧。”我同意了。他一边念着那段简短的黑暗祷词,一边把炉子的亮光关掉。我们钻进睡袋,一两分钟内他便酣然入睡,仿佛一个游泳的人滑进了黑暗的水中。我能感受到他的熟睡,就像我自己在熟睡一样:我们之间终于产生了心灵感应,我在困倦之中又一次向他传送心语,我叫着他的名字——“西勒姆”!
“你说过这会牵涉到言语,我知道……不过我原来以为这是一种心领神会——”
“哈斯,你们韩达拉教让我很是向往,但是我常常会想,它是否仅仅就是由悖论发展而来的一种生活方式……”
“通感是另外一回事,虽然两者并非全无关联,正是它让我们今晚有了感应。不过在真正的神交术中,大脑的言语中心要被激活,而且——”
“兴许,要想掌握这项技能,你必须得相信它是没用的。”
“不,不,不要说了。——以后再告诉我吧。你为什么要用我兄长的声音说话呢?”他的声音显得很紧张。
“你是指准确的预言能力吗?那当然是啦——”
“这个我无法回答。我也不知道。跟我说说他的情况吧。”
“你认为这是一种有用的技能吗?”
“那夙思……是我的亲哥哥,叫阿瑞克·哈斯·雷姆·伊阿·伊斯特拉凡。他年纪长我一岁,本来会成为伊斯特尔领主。我们……我的离家,你知道,正是因为他的缘故。他去世有十四年了。”
“你们已经远远超越了这个水平,不过这也跟运气有关系,就像氨基酸的合成一样……或者说在文化层面上进行类比——仅仅是类比,不过类比很能说明问题——比如说,科学方法,具体的、实验性的技术在科学中的应用。爱库曼有些民族拥有高度发达的文明、复杂的社会结构、哲学、艺术以及高尚的生活方式。他们在上述领域都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但一直没有学会如何精确称量一块石头的重量。当然他们现在也可以学,只是五十万年来他们从来就没有去学……有些民族根本没有高等数学,只会最简单的实用算术。他们人人都有能力理解微积分,但是谁也没有去学。事实上,我的地球同胞在大约三千年前还不懂得零的应用呢。”听到这话,伊斯特拉凡眨了眨眼。“至于格森,我感到好奇的是,我们其他人是否也具有预言能力——这是否也是头脑进化的一个结果——你们是否愿意教授我们这种技能。”
我们都沉默良久。我无法知道,也不能问他话语中有何深意:他讲这些已经费了很大力气。
“也许我们格森人还没有达到那种水平。”
最后我说道:“用心语跟我讲吧,西勒姆。叫我的名字吧。”我知道他能做到:我们之间的默契已经达成,或者用专业的话语来说,我们彼此的位相已经协调一致,当然他目前还不知道如何主动消除屏障。如果我是个倾听者,就能听见他的思维了。
“我的同胞拥有这种能力已经几千年了。最初只有少数几个天生的通灵者,但他们并未意识到自己拥有这种天赋,而且也缺乏沟通的对象,因为其他人即便有这种能力,也都还处于潜伏状态。你看,我曾经跟你说过,除了天生的通灵者外,通灵能力虽然需要生理基础,却是心理方面的能力,是文化的产物,是使用大脑的副效应。在相同的环境下,抽象思维、种种社会的相互作用、错综复杂的文化调节机制、美学与伦理观念,这一切都必须达到一个相当高的水平,才能进行心灵传输,才能启动潜在的通灵机制。”
“不行,”他说,“不行,现在还不行……”
“也许我们这个种族就缺乏这种能力。”他说,“我们有的是流言和暗语,也很富有威力,不过说起心灵感应,我却想不出有什么例子能证明我们有这种能力。”
但是,不管是如何震动、敬畏、恐惧,他都无法长久地抑制住自己永无餍足、不断超越自我的求知欲。在他再次关掉亮光之后,我突然从内心深处听到了他结结巴巴的话语——“金瑞”——即便是在说心语的时候,他也无法准确地发出“利”这个音。
接下来的一次尝试也没有成功。我想起我的引导师曾经说过,尚未掌握心灵感应术的人会传输“梦中信息”,于是我在伊斯特拉凡入睡时向他传递心语,还是没有效果。
我马上做出了回应。黑暗中他发出了一下含混不清的恐惧的声音,其中又带着些微的满足之情。“够了,够了!”他大声说道。又过了一会儿,我们终于安睡了。
按我看,他理解我要教他这项技能的动机,而且也很想学。于是我们就开始了尝试。我尽量去回忆自己在十二岁时是怎样受到引导的。我让他清空大脑,让脑子进入无知的状态。显然,在这一点上他比我做得更迅速也更彻底,毕竟他是一个精通韩达拉道术的术士。随后我用心语跟他交流,尽量说得清晰明了,但没有结果。我们又试了一次。因为一个人只有先听到心语,其潜在的心灵感应能力被某次清晰接受的心语激活之后,才能自己说心语,所以我必须先让他接受我的心语。我试了半个时辰,到最后大脑都“嘶哑”了。他显得很丧气,说道:“我还以为自己学这个很容易呢。”我们俩都已经疲惫不堪,那天晚上便只好到此为止。
他学得很是艰难。这并不是因为他缺乏天赋,没法掌握这项技能,而是因为这项技能深深地震动了他,他又无法泰然处之。他很快就学会了建立屏障,但我不确定他是否觉得自己能够依靠这些屏障。数百年前,当第一批神交术引导师从罗卡农星球返回,向我们传授这门“终极技艺”时,我们所有人大概也都是这样的。也许因为格森人有着非同寻常的完整性,所以他们会认为,心灵感应语言是对这种完整的侵害和破坏,是难以容忍的事情。也许这只是伊斯特拉凡自身的个性使然,在他身上率直与内敛这两种特性都非常强烈,他说每一个字的背景都是更为凝重的沉默。我用神交术在跟他交流,他听到的却是一个死人——他死去兄长的声音。在他和他的兄长之间,除了爱与死亡之外,我不知道还会存在别的什么,但我发现,每当我向他传输心语时,他就会显得很畏缩,似乎我触碰到了他的一处伤口。所以我们心灵之间固然是建立起了一种亲密的联结,但这种联结是晦暗而模糊的,既无法显示出黑暗的程度,也不会透进更多的光亮(这一点我早已预料到了)。
“是的。不过在阿尔特拉星是不需要的,那里很多人都有天生的领悟力。据说,那里的母亲还会用心语跟腹中的胎儿交谈,可我不知道那些胎儿是怎样回应的。不过,我们绝大多数人都需要经过学习,就像学一门外语一样。或者说这也是我们的母语,但我们是到年纪很大的时候才开始学的。”
日复一日,我们在冰原上向着东方缓慢地行进。我们计划的行程是七十天,但是在第三十五天,也就是阿内尔月奥多尔尼日这一天,我们却发现自己远未到达旅程的中点。雪橇里程计显示我们一共走了大约四百英里,但是这其中也许只有四分之三是有效行程,我们只能大概地估计剩下还有多少路程。登上冰原的过程中我们走了很多冤枉路,耗费了太多的时间和给养。一想到前方还有数百英里的路程需要我们去跨越,我便深感忧虑,伊斯特拉凡却比我轻松很多。“雪橇现在已经比原来轻了,”他说,“我们离目的地每近一步,雪橇就会更轻一些;必要的话,我们可以减少每天的食物配给。你知道,我们之前吃得一直都不错。”
“这种技能的传授需要专门的老师?”
当时我以为他是在说反话,那么想可真是不该。
“不是不可以,只是没有人这么做过。不过,如果你想学的话,我可以教你。当然前提是我有这个能力,我不是专门的引导师。”
第四十天,刮起了一场暴风雪,我们被困在雪地中,整整困了三天。这漫长的几天里,伊斯特拉凡仿佛喝醉了酒一般,躺在帐篷里昏睡,中间几乎没有醒,也没有吃东西,只在用餐时间喝点奥西或是糖水。他坚持要我吃东西,虽然分量只有平时的一半。“你没有挨过饿。”他说。
他是一个诚实的人,但是说话很少有直接的时候。他被我的话逗乐了,说道:“在另一个国家里,我也许还会跟你撒别的谎。不过按我看,在我们加入爱库曼之前,你是不可以把你们的神交术教授给……当地人的吧。”
我觉得很没面子:“身为领地的领主和首相,你又挨过多少?”
“如果你对我撒过谎,那也是很久以前,在另一个国家里的事情。”
“金瑞,我们一直在修炼对饥寒的忍耐力,一直到应付自如的程度。从小在伊斯特尔老家我就接受抗饥饿训练,后来又在罗瑟勒隐居村跟从韩达拉术士修炼。没错,到了埃尔亨朗之后,这种修炼我就没有继续了,不过在米什诺里我重新开始了修炼……朋友,照我说的去做吧。我心里有数的。”
他笑了起来:“你是想揪住我撒谎吧。”
就这样,他忍饥挨饿,而我则照吃不误。
“你是想要看看我是否可以教你吧?”
随后,我们冒着华氏零下二十五度的极度严寒走了四天。接着又有一场暴风雪从东边呼啸而至,大风冲着我们迎面吹来。第一阵强风刮起后不到两分钟,便下起了漫天大雪,伊斯特拉凡离我只有六英尺,但我却无法看见他。我背对着他和雪橇,背对着石膏一般令人视线模糊、令人窒息的大雪,好让自己能吸上一口气。一分钟之后,我转过身,却发现他已经不知去向,雪橇也不见了踪影,人和雪橇原先所在的地方已经空无一物。我后退几步,回到那个地方,四下摸索着。我用力叫喊,却无法听到自己的声音。我耳中听不到任何的声响,孤独地伫立在这个由刺骨的灰色条纹织成的世界当中。我惊恐万分,跌跌撞撞地往前走去,一边用心语疯狂地呼叫着:“西勒姆!”
“是的,我说过。”
我的手正好碰到了跪在地上的他。他说:“没事了。快帮我把帐篷支起来。”
虽然障碍已经消除,我们的交谈和对彼此的理解却仍有着重重局限,这让我觉得无法忍受。所以很快,过了两三个晚上,吃完晚饭——一次难得的特别盛宴,加了糖的卡迪克芽粥,为的是庆贺我们当天走了二十英里——之后,我向我的同伴说道:“去年春天,就是那天晚上在红角宫,你说你希望我能多告诉你一些关于心语交流的事情。”
我照做了。我没有跟他说起刚才那片刻的慌乱,没有这个必要。
那天晚上我们又聊了一会儿。我还记得他曾经问我女人是什么样,当时我语无伦次,觉得难以回答。接下来那几天里,我们都变得很拘束、很谨慎。毕竟,两个人之间深沉爱意的能量同时也可能带来深切的伤害。在那晚之前,我从未想过自己会伤害到伊斯特拉凡。
这场暴风雪持续了两天,我们一共损失了五天的时间。这还不算完呢,尼默尔月跟阿内尔月正是大风暴最为肆虐的时候。
因为我觉得,想必他也是这么觉得,我们之间那种性的压力现在虽然并未得到缓和,但是已经得到了承认和理解,而正是在这种压力之中,我们之间突然产生了一种抚慰心灵的伟大友情。这种友情对处于流亡生涯中的我们来说无比及时,而且已经在艰辛旅程的日日夜夜中得到了见证。从此以后,称之为爱情也无妨。不过,这种爱情的根源却是我们之间的差异性,不是相互吸引和情意相投,而是差异。差异本身就是一座桥梁,唯一的一座跨越我们之间鸿沟的桥梁。对我们而言,性的接触也就意味着我们又一次成了两个陌生人。我们已经彼此触摸过了,以唯一一种可以彼此触摸的方式,到此为止。我不知道,我们这么做是否正确。
有天晚上,我按配额拿出我们当天吃的积芪密芪,用热水泡上,说道:“我们得开始减少进食了,是吧?”
我说:“我理解。我完全同意。”
他看着我。他那原本坚毅开阔的脸庞现在变得非常瘦削,颧骨高高突起,眼窝深陷,嘴唇开裂。他都变成这副样子了,天知道我会是怎样的尊容。他微笑着说道:“运气好的话我们就可以撑过去,运气不好就撑不过去了。”
他语气僵硬,简单地向我说明了他正处于克慕期,一直在努力地避开我,我们两个人必须保持距离。“我不可以碰你。”他一边极力地克制自己,一边说道,随后就把头转开去了。
这话一开始的时候他就说过。我当时满怀焦虑,脑子里充斥着无论如何要最后拼死一搏之类的想法,所以并没有想太多实际的东西,也没有太理会他的话。即便是现在,我还是认为,如此艰辛的跋涉之后,我们肯定能够到达终点。但是,冰原不会理解我们的艰辛。它干吗要理解呢?一切都有定数。
又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我在他身上看到了我一直害怕见到、一直装作视而不见的一个现实:他既是一个男人,也是一个女人。最后,这种恐惧消失无踪,我也不想再去探究这种恐惧的由来,唯有接受他。而在此前,我一直排斥他,拒绝接受他是双性人这一现实。他曾经说过,他是唯一一个信任我的格森人,也是我唯一不信任的格森人。他说得很对,因为只有他完全认可我是一个人,发自内心地喜欢我,对我完全忠诚,因而也要求我同样地认同他、接受他。而我却一直不愿给予他这样的回报。我一直害怕回报,一直不想将自己的信任和友情给予一个既是男人又是女人的人。
“你向来运气如何,西勒姆?”最后我问道。
“希弗格雷瑟?它源自一个意为‘影子’的古老词语。”随后我们都沉默了片刻,接着他便用温情脉脉的眼光直勾勾地盯着我。在浅红色的光线下,他的脸显得很温柔、很脆弱、很恍惚,像一张女人的脸。这个女人满怀心事,默默地注视着你。
这次他没有笑,也没有回答。过了一会儿,他才说:“我一直在想着下面那边,想着那边所有的人。”对我们而言,下面那边就意味着南方,意味着冰原下方的世界,意味着那片泥土地、那些人、那些公路、那些城市,这一切都是真切存在着的,真是难以想象。“你知道,离开米什诺里那天,我托人给国王捎信,是关于你的。叙斯吉斯告诉我,你即将被送去普勒芬农场,我把这个情况转告给国王了。当时我这么做仅仅是出于本能的驱使,并没有什么明确的目的。后来我倒是仔细地考量过这一本能的行动。有这样一个可能的结果:国王会认为这是展示希弗格雷瑟的一个机会,泰博会提出反对,不过阿加文到现在对他应该已经有些厌烦了,也许不会理会他的进言。国王会向欧格瑞恩发问:卡亥德的客人、那位特使现在在什么地方?——米什诺里方面会谎称特使今秋死于霍姆热,并表示深痛的哀悼。——可是我们的大使却说他在普勒芬农场,这是怎么回事呢?——他不在那里,你们可以自己去看个究竟。——不用,不用,当然没有这个必要,我们相信欧格瑞恩诸位总督的话……可是在两国对话几星期之后,特使却突然出现在了卡亥德北部,是从普勒芬农场逃出来的。米什诺里方面会惊慌失措,埃尔亨朗则是愤慨万分。总督们谎言被戳穿,大失面子。金瑞,阿加文国王会当你是个宝,当你是自己失散已久的亲兄弟。不过这样的状况只能维持一阵子,所以,你必须抓住第一次机会,马上给你的飞船发送信号。假以时日,阿加文也许又会将你当作敌人来看待,你必须赶在这个之前,赶在泰博或其他议员再次恐吓他、利用他的疯癫之前,赶紧把你的人带到卡亥德,实现你的使命,刻不容缓。如果跟你们达成了协议,他会严格遵守的,因为破坏协议就是在败坏他本人的希弗格雷瑟。哈吉王朝的国王们向来恪守诺言。不过你必须尽快行动,赶紧让飞船着陆。”
“我肯定是在希弗格雷瑟方面犯了什么错。很抱歉,我学不会。我从来就没能真正理解这个词的含义。”
“只要能看到哪怕是最为微弱的受到礼遇的征兆,我就会采取行动。”
按我看,格森双性人跟正常的海恩单性人之间的性交最终能够成为现实,虽然这样的性交注定不会产生后代。这种可能性尚有待证实;伊斯特拉凡和我之间除了发展出一种比较微妙的关系之外,什么也没有证实。我们的性欲导致的最为危急的情形是在我们旅程的前期,也就是进入冰原的第二天晚上。整个白天,我们都在火山区东面那些沟壑裂谷中苦苦寻觅出路,却不断地碰壁。晚上我们都疲惫不堪,心情却很愉悦,因为我们确信很快就能在前方找到一条清晰的线路,一切自会豁然开朗。可是晚饭之后,伊斯特拉凡就变得沉默寡言,还经常打断我的话。终于,在他又一次直截了当地回绝我之后,我说道:“哈斯,我又说错什么了,请你告诉我。”他一言不发。
“这样不行,请恕我直言,你不能坐等他们的礼遇。我想,你和你的飞船会受到礼遇的。过去这半年来,卡亥德颜面尽失,你给阿加文带来了翻盘的机会。我想他会抓住这个机会的。”
伊斯特拉凡对我来自的那个文明、我所在的那个外星世界有着浓厚的兴趣,但我只能给他一样东西,那就是神交术。我可以说,可以形容的东西数不胜数,能给的却只有这一样。事实上,这也许就是我们能给冬星的东西里唯一重要的一样。不过也不能说,我违反“文化禁运法”的动机是那种感激之情。我不是在还他的债,我欠他的债到现在都没法还上。其实,这只是因为伊斯特拉凡和我的关系已经到达了这样的地步:我们彼此分享值得分享的一切。
“很好。可是,你在这个过程中——”
在条件允许的时候,伊斯特拉凡会在晚饭后一个时辰之内就把炉子的热力拧小,把火光关掉,一边低声吟诵一小段优美的祷文。这是我听到过的唯一一段韩达拉教祷词:“赞美黑暗和未竟的造物。”他一边说着,一边黑暗就降临了。随后我们入睡,第二天早上一切重新来过。这样的日子周而复始,就这么过了五十天。伊斯特拉凡坚持记着日记。不过,在冰原上那几周里,他通常只记当天的天气以及我们走了多少路程。在这些笔记里,他偶尔会提到他自己的一些想法或者我们一些交谈的内容,但只字未提进入冰原头一个月时我们之间的交谈。那个时候我们还有足够的力气说话,而且有好多天都被暴风雪困在帐篷里,所以在晚饭后睡觉前会进行一些比较深入的交谈。我告诉他,在一颗尚未加入联盟的星球上使用超语言虽然不受禁止,但是也不提倡,所以我要求他将他所学到的东西对自己的同胞保密,至少在我能将自己的所作所为告诉飞船上的同事之前要保密。他欣然同意,而且信守诺言。他从未谈起过也未曾写过我们之间的无声交谈。
“我是叛国贼伊斯特拉凡。我跟你没有任何关系。”
仇恨也被挡在了帐篷外头。我们吃呀喝呀,吃完后又开始聊天。极度寒冷的时候,保暖性能极佳的帐篷也无法将寒意完全挡住,我们只好裹着睡袋,尽量地靠近炉子。帐篷的内壁结了一层薄薄的霜,一打开阀式门,就会涌入一股寒冷的气流。气流会马上凝结,帐篷里便会扬起一股旋风般的雪雾。逢有风雪的时候,虽然帐篷的通风口已经有了精心的保护措施,还是有针一般的冷空气灌进来,空气中便充满了尘埃一般的细小雪粒。这样的夜晚,怒号的狂风发出令人难以想象的巨响,我们无法进行正常的交谈,只能把脑袋凑一块儿冲对方大声叫嚷。其他一些夜晚则是一片寂静,你会觉得,只有在星球开始形成之前或者万物俱已毁灭之后才能有这样的死寂。
“只是一开始没有关系。”
搭帐篷、把各种东西安全地收好、拍掉粘在外套上的雪,诸如此类的事情都很让人厌烦。有时候似乎没必要劳神去做这些。已经这么晚了,气温这么低,人又这么疲惫,不如就钻进睡袋躲在雪橇的背风处来得省事,不用去搭什么帐篷。我现在都还记得,好些夜晚,我的这种念头是多么强烈;当我的同伴坚持哪件事情都不能落,而且都不能偷工减料,要做得井井有条时,我又对他的这种教条和专横产生了多么强烈的怨恨。在这样的时候,我会痛恨他,这种恨意直接来自我灵魂深处的那个死神。我痛恨他用生存的名义向我发出这些苛刻、烦琐而又顽固的命令。一切就绪之后,我们钻进帐篷,几乎马上就能感受到恰伯炉散发出的热量,那种暖意包裹着我们保护着我们。我们周围充盈着一种奇妙的东西:温暖。死亡与严寒都被驱走了,被赶到了帐篷外头。
“嗯。”他表示同意。
这样一个进度显然已经算不上非常理想,此后的情形更是越发糟糕。雪地变得举步维艰,我们脚蹬的滑雪板和雪橇的滑板几乎没法同时顺畅地通过。如果脚下是松软的新雪,雪橇就会直接从雪里头穿过去;如果雪已经部分上冻,蹬着滑雪板的我们能过去,雪橇却会被卡住,所以我们无数次地被雪橇突然往回拽;如果雪已经彻底冻结,就会形成萨斯特路基,也就是像惊涛一般连绵起伏,有些地方雪面会隆起四英尺高。这些隆起的雪堆都有着锋利的边缘,有些甚至像屋檐一般,而且永远横亘在我们前方,避无可避,我们只得把雪橇拖上雪堆,然后再滑下来,周而复始,永无休止。在我原先的想象中,戈布林冰原是一个像冰冻池塘一样的平坦地带。事实上,有那么几百英里的范围内,冰原更像是一个突然冻结的风暴海洋。
“如果一开始的时候有危险,你会躲起来吗?”
我们拉着雪橇,马不停蹄地走,直到我们都已筋疲力尽或者天色昏黑才会停下来搭帐篷,安顿下来过夜。如果有大风,就要拿木桩把雪橇固定好。我们一天通常要走十一到十二个时辰,行程十二到十八英里。
“哦,那是自然。”
有些情况下,呼出的气体会在瞬间凝结,化成一片晶状的冰珠,同时发出轻微的噼啪声,就像遥远的爆竹声:每一次呼吸都是一次小小的暴风雪。
晚餐泡好了,我们赶紧吃了起来。吃现在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非常有吸引力的一件事情,所以吃饭的时候我们都不再说话;餐桌上的禁忌得到了完全的遵守,也许它当初就是这么产生的。在最后一点残渣被消灭之前,我们一个字也没说。吃完之后,他说道:“嗯,希望我的猜测没有错。你会……你肯定会谅解……”
我们在罗盘的指引下往东行进。冰河上吹来的风通常是自北往南,因此行进过程中我们身体的左侧日复一日地刮着风。这样的大风,风帽已经无济于事,我得戴上面罩来保护鼻子和左边的面颊。即便如此,有一天我的左眼还是被冻得无法睁开了,当时我还以为自己要瞎了呢。伊斯特拉凡冲着这只眼睛又是吹气又是拿舌头舔,总算是给它解了冻。但是,接下来好长时间我都看不见东西,所以很可能不只是睫毛被冻住了。天晴时,我们俩都会戴上格森人用的那种窄窄的眼罩,因此都没有得上雪盲症。我们走出冰原的希望非常渺茫。伊斯特拉凡说过,在冰原中心地带的上方通常都会有一个高压区,这片区域方圆数千英里,在阳光的映照下白茫茫一片。不过我们并没有在中心地带,至多是在它的边缘,在它和狂风肆虐、大雪纷扬的区之间。来自中心地带的狂风持续不断地刮过风暴区,横扫着亚冰川地带的土地。从正北方刮来的风会带来晴朗无云的天气,来自东北和西北方向的风却会带来降雪,或是把地面上干燥的雪席卷而起,像沙尘暴一般在冰原上蜿蜒行进,将沿途的一切吞没。天空是白的,空气也是白的。太阳不复得见,影子消失无踪,脚下的雪地乃至整个冰原也都彻底消失了。我们会在正午时分停下来,风大的时候就切下几块冰搭一堵防风墙。然后我们把水烧热,泡一块积芪密芪,再喝点热水,有时候还会往水里加一点点糖。随后我们重新套好挽具,继续赶路。前进途中以及吃午饭的时候,我们几乎都不说话,因为嘴唇被冻得很疼,而且一张嘴就会有冷气灌进来,牙齿、喉咙和肺部都会觉得刺痛,我们必须紧闭双唇,用鼻子呼吸,至少在气温降到零下四五十度时必须这样。气温比这还要低时,整个呼吸过程就变得更为复杂,因为呼出的气体很快就会冻结。稍有不慎,鼻孔就会被冰封住,到那时我们就只能张嘴呼吸,肺部的感觉便会如刀绞一般。
“谅解你的直言不讳?”我说,因为我现在终于明白了一些事情,“当然会的,西勒姆。你怎么能怀疑这一点呢?你也知道,我可不讲什么希弗格雷瑟。”他被这话给逗乐了,不过依然若有所思。
如果头天夜里下过大雪,早上出发前我们就得先花些时间把帐篷和雪橇给挖出来。新雪铲起来并不是很费劲,铲出来的雪堆成的雪堆却着实惊人。毕竟,绵延数百英里的冰面上就只有这几堆凸起的障碍物了。
“为什么,”最后他终于说道,“为什么你是一个人来呢——为什么只派你一个人来呢?现在一切仍将取决于飞船是否能到来。为什么对你、对我们,事情会变得这么麻烦呢?”
我们俩有一个人负责把帐篷拆掉、卷起来,另一个人则把炉子包裹之类的东西装到雪橇上去;我们用皮带把帐篷绑得结结实实,准备好滑板和挽具。皮带跟衣服上都没有什么金属,挽具上却有铝合金的带扣。那些带扣做得太精细了,戴着手套没法扣上。这么冷的天,赤手接触带扣的感觉火烧火燎,就跟这些扣子都烧红了似的。在气温低于华氏零下二十度,尤其是还刮着风的时候,我就得非常小心自己的手指,因为我的手特别容易冻伤。我的脚却没事儿——这件事情非常重要,毕竟这是冬天,脚露在外头一个时辰就能让你跛上一星期甚至是一辈子。帮我买雪鞋的时候,伊斯特拉凡是估摸着尺寸买的,买来的鞋子因此有一点点大。不过我多塞了些袜子进去,鞋子就不松了。我们用最快的速度蹬上滑雪板、套上挽具,如果雪橇的滑板被雪冻住了,我们就得又推又撬又晃地把雪橇给弄出来,随后就可以出发了。
“这是爱库曼的惯例,自有其道理。不过,老实说,我也开始怀疑自己是否明白其中道理。我想,我独自前来,是出于为你们的考虑,你们一望便知,我孤立无援,没有自我防卫能力,这样我才不会对你们构成威胁,不会打破任何的平衡:我不是侵略者,而仅仅是一名信使。不过,其中的深意并非仅止于此。独自一人,我无法改变你们的世界,你们却可以改变我;独自一人,我不能只是向你们宣讲,还需要聆听;独自一人,我同你们最终建立起来的关系不会冷淡而毫无人情味,也不会仅仅限于政治层面。它会带有个人色彩,同时多少有些政治的意味。不是‘我们’同‘他们’,也不是‘我’同‘他’,而是‘我’和‘你’。不是政治层面,也不是实用层面,而是精神层面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爱库曼并非一个政治实体,而是一个精神实体。它认为开端是至关重要的,开端,还有手段。它的信条正好是成败论英雄的反面。因此,它是通过某种微妙、缓慢、奇异而颇具风险的方式来推进的,这个过程跟生物进化非常类似。从某些方面来看,生物进化的模式正是爱库曼的发展模式……所以,派我独自前来,到底是出于对你们的考虑呢,还是为我们自己?我也说不好。没错,这样是让事情变得困难重重。但是,我不妨也问你一个问题吧,去弄一个飞行器可以帮我们的大忙,但是你为什么就认为不妥呢?去偷一架小飞机,你我就不用这么大费周章了!”
夜里我们把温度计拿进帐篷,早上再拿到外面来,然后兴味盎然地看着指针往右边(格森人的刻度盘都是逆时针方向的)快速摆动,快得眼睛都要跟不上了,指针下跌二十度、五十度、八十度,随后便会在零到零下六十度之间的某个地方停下来。
“一个头脑正常的人怎么会去想什么飞行呢?”伊斯特拉凡厉声说道。他这样也不算什么过激的反应,因为在这个星球上没有长翅膀的生物,尧米西教的神圣天使们也没有翅膀,不会飞,他们是飘到地面上来的,就像轻柔的雪花,像这个无花的星球上随风飘扬的种子。
在这个时间,天上偶尔会下着雪,偶尔晨曦会在绵延数英里的冰面上反射出金色蓝色的绚丽光芒。大多数时候,天空都是灰蒙蒙的。
快到尼默尔月月中了,在经历了肆虐的狂风和严寒之后,我们终于迎来了一连数天的和煦天气。如果还有风暴的话,那也是在遥远的南方,在下面那边,而进入风暴中心的我们,所遇到的则都是平静的多云天气。最初,云层还很薄,空气中弥漫着祥和的光,那是上方的云层和下方的雪地反射的太阳光。过了一晚之后,天色就变暗了,彻底没有了阳光,只剩了一片虚无。
如果天还没亮,我就把恰伯炉拧亮,把一锅昨晚端进帐篷的冰——现在已经融成了水——放在炉子上烧开。这个时候,伊斯特拉凡照例是跟睡意进行着激烈又无声的斗争,就跟和天使搏斗一样。取得胜利后,他会坐起身,睡眼惺忪地盯着我,再晃晃脑袋,这才彻底清醒过来。等我们穿好衣服、蹬上靴子、卷起睡袋,早餐已经煮好了:一罐滚烫的奥西、一块热水泡过的积芪密芪——已经膨胀成了小面团的形状。我们郑重其事地吃着,细嚼慢咽,把掉下的每一粒碎屑都捡起来吃掉。炉子在慢慢地冷却。我们把炉子跟锅和罐子都包起来,披上带风帽的大衣,戴上手套,爬出帐篷。帐篷外头总是寒意逼人,冷得超乎人的想象,每天清晨,我都得重新说服自己去接受这个事实。如果谁出发之前已经去外面解过手的话,就会更加不愿意走出帐篷。
我们走出帐篷,步入这片虚无当中。雪橇和帐篷还在原地,伊斯特拉凡和我并肩而立,但是地面上没有我们的影子。天地间混沌一片。我们在松脆的雪地上走过,因为没有阴影的反衬,脚印也无从得见。我们身后没有留下任何的痕迹。天地间只剩了雪橇、帐篷、他,还有我,没有太阳、没有天空、没有地平线,整个世界都没有了。只有一片灰白色的虚无,我们似乎就悬在这片虚无当中。这种幻觉非常强烈,我的身体几乎都无法保持平衡。我的内耳已经习惯于借助双眼所见来确定站立的方式。现在,内耳没有得到任何的信息,我也形同瞎子一般。往雪橇上装东西倒还没有问题,但是拉雪橇时,前方没有东西可看,视线无处可落,最初是感觉别扭,之后就觉得无法忍受了。我们踩着滑雪板,沿着陈年积雪的毫无波纹的光滑表面——非常踏实的地面——往下滑了五六千英尺。这样的滑行本应让我们感觉良好。可我们却不时地放慢步伐,在这毫无阻碍的茫茫冰原上一路摸索,每次都要费很大的劲才能说服自己把速度提高到正常状态。冰面每一处细微的差异都会带来很大的震动——仿佛爬楼梯时,突然出现一级本以为没有的台阶,或者突然发现本以为有的台阶其实并不存在——因为我们无法预先看到这样的差异:没有阴影,这些差异也就无从得见。我们是两个睁眼瞎在往前滑行。日复一日,情形都是如此。我们开始缩短每天的行程,因为每天到下午三点左右,我们便因过度紧张疲劳而汗流不止、浑身发抖。我开始盼望下雪、盼望风暴,随便什么都行。可是日复一日,早晨我们走出帐篷,步入的都是一片虚无,都是一片白化天,伊斯特拉凡称之为“无影天”。
我总是先醒来,醒来时通常天还没亮。我的身高和体重都超过普通的格森人,新陈代谢的速度也比他们稍微快一些。伊斯特拉凡在计算食物配给时将这些差异也考虑进去了,他那种极其小心的态度可以说是会过日子也可以说是很科学。从一开始,每天我就比他多吃两盎司的食物。这样的分配看似不公平,实际上却非常正确,所以也没必要抗议。不管怎么分,每天的份额还是很少。我总是觉得饿,无时无刻不、日甚一日地饿。我是被饿醒的。
尼默尔月奥多尔尼日,我们此行第六十一天,大约正午时分,我们周遭那片死寂的虚空开始扭动、翻腾。开始我还以为是眼睛在捉弄我,这样的事情常有发生,因此并未在意空气这种没有意义的隐约骚动。突然,我瞥见了头顶上那轮暗淡而毫无光芒的小太阳。低头再看,我发现我们正前方的虚无中,赫然凸现了一团巨大的黑色物体。这团物体还伸出许多黑色的触须,张牙舞爪地向着高处伸展着。我戛然止住身子,伊斯特拉凡也踩着滑板猛地转了过来,因为我们都套着挽具在拉雪橇。“那是什么?”
这并不是说,在拖着雪橇穿越冰原和死寂严冬的那几周里我很幸福。相反,我总是饥肠辘辘、筋疲力尽,还常常忧心忡忡,而且时间越长越是糟糕。我当然不幸福。幸福必须是理智的,只有通过理智才能赢得幸福。上天赐予我的这样东西无法赢得,也无法保存,甚至是当事者常常意识不到的,这样东西就是欢乐。
他久久地瞪视着浓雾中那团黑黢黢的庞然大物,最后说道:“是悬崖……应该就是伊斯尔霍斯悬崖。”随后我们便继续上路了。我以为那团物体伸手便可触及,其实有数英里之遥。白色的虚无变成了低垂的浓雾,随后云开雾散。夕阳下,那片冰原岛峰一览无余:那些饱经风霜、疮痍满目的巨大岩峰,高耸在冰面之上。那就是海面上的冰山、为冰冷海水淹没的山峰、世世代代沉寂的山峰。
在这种幸福的入睡时刻,我确切无疑地看到了自己生命中心的真正所在,看到了已然过去、消逝却又永远存在的时间,看到了延伫停留的瞬间,看到了温暖的源泉。
如果我们手头唯一的那张粗制滥造的地图可信的话,那么我们所选的最便捷路线的最北端便是这片冰原岛峰。第二天,我们第一次转向了东稍偏南的方向。
有时候,身处漆黑幽静的房间,入睡之时会有关于往昔的幻觉从我脑海里一闪而过,这样的幻觉强烈而弥足珍贵。我的脸冲着上方斜斜的帐篷壁,这是通过耳朵而不是眼睛判断出来的:我能够听到雪花打在一个倾斜平面上发出的细微声响。帐篷里一片漆黑,什么也看不到。恰伯炉的光亮已经被掐断,它如今仅仅是一个散热的球体、一颗温暖的心脏。我能够觉察到睡袋的挤迫感和微微的潮意、雪花落下的声音、睡梦中的伊斯特拉凡那几乎无法听到的呼吸声,此外就是黑暗,别无其他。我们两个人处在万物的中央,在庇护所里安歇。外头是一如既往的茫茫黑暗、严寒和死亡的孤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