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读书网 > 科幻小说 > 2061:太空漫游 > Ⅷ 硫磺国度

Ⅷ 硫磺国度

“你刚才说需要我的帮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当然不。那件事确实引起了很多困扰,但那是出于你的同情心,无可厚非。人嘛!有时候得权衡事情的轻重。”

“虽然我们知道很多事情,但仍然有很多是我们不知道的。哈尔一直在测绘石板的内部系统,而且我们已经掌控其中一些比较简单的系统。它是一种多功能的工具,但主要功能似乎是催化智能。”

“不敢当。不过,我曾经在我孙子面前现身,这算是有智慧吗?”

“嗯!我也是这么想,但无法证明。”

“是的!也许你会觉得很奇怪。你的知识和经验都很丰富,这是我们望尘莫及的。就是所谓的‘智慧’。”

“现在可以了,因为我们已经有办法取出贮存在它里面的记忆——至少是其中的一部分。四百万年前,它曾经给予非洲某个处于饥饿状态的猿类族群一个推动力,让它们演化成现代人类。现在它又在此重施故技,但付出了可怕的代价。

“帮——你们?”

“为了让木星发挥它的潜能,它将木星变成了一颗恒星,结果整个木星的生物圈完全被毁了。现在让我显示当初的情形给你看,是我亲眼目睹的……”

“当我们收到你的信息时,哈尔和我知道你可以在此帮我们。”

当他向下穿过“大红斑”猛烈翻腾的中心时,四周都是巨大无比的狂飙,夹杂着明亮的闪电和隆隆的雷鸣;他终于明了,这个大红斑为什么可以持续数世纪之久——虽然它里面的气体比地球上的飓风稀薄得多。当他沉入深处之后,原先氢气飓风的呼啸声逐渐远去,四周变得宁静了许多。这时,一阵闪亮的“雪花”从高处下降——有些则已经堆积成山。其实那不是什么雪花,而是轻飘飘的泡沫状碳氢化合物,用手触摸几乎没有什么触觉。这里很温暖,可以容许液态水的存在,但拥有纯气态的环境,密度很低,无法支撑海洋的重量。

“引出声音?噢……我了解。你为什么要这么做?”

他一直下降,穿过一层又一层的云,最后来到一片非常清朗的区域,方圆一千公里内,肉眼可以一览无遗。这里是巨大的大红斑里面的一个小旋涡,隐藏着一个大秘密。这个秘密早有人臆测过,但一直未曾得到证实。

“我就是,弗洛伊德博士。没想到我们竟然会再相遇,尤其是以这种形式相遇。要把你的声音引出来着实花了我一番工夫。”

在许多漂移不定的泡沫山周围,有无数朵小小的云朵,形状、大小都差不多,而且外表都有相似的红、褐色混杂的图案。说它们小,是指和四周环境比较而言。事实上,它们每片至少都可涵盖半座中型的城市。

“哈尔!他在这里?”

它们显然都是活的,因为它们都在那些轻飘飘的泡沫山山脚下缓缓移动,像一只只巨无霸绵羊,在山坡上啃食着。它们会用波长一米的无线电波互相呼叫,声音虽然微弱,但在木星本身嘈杂的环境下,仍然听得很清楚。

“没错!当时发生太多事情了,哈尔也跟我学到了不少东西。”

它们其实就是活的“气囊”,在酷冷的上方和灼热的下方之间的狭窄地带到处飘浮。说狭窄是没错——但实际范围比地球上整个生物圈大得多。

“听起来很吊诡,但我了解。假如能保有那份热情,也许有一天我会很感谢。到时候我该感谢你,还是感谢那块石板?我上辈子遇到的鲍曼并未拥有这种能力。”

不过,它们不是唯一的生物。有许多小型的生物在它们之间迅速地穿梭,但因为小,所以很容易忽略。有些看起来就像地球上的飞机,不但形状很像,连大小也相仿。不过,它们也是活的——它们可能是掠食者或寄生者,甚至可能是“牧羊者”……

“你跟他一样真实。不过他马上会死,只是不知道他已经获得永生。”

这里有喷射动力的鱼雷状生物,有如地球海洋里的大乌贼,专门猎食那些气囊。但气囊们也不是束手无策。它们有些会放出闪电,或者伸出一公里长的锯齿状触须反击。

“我同意。就人类而言,旧有的我已经是个超老的老人,年轻时的热情早已远去。那个……真正的弗洛伊德将会如何?”

这些生物可说是奇形怪状,用尽了所有可能的几何形状——怪异的透明风筝形、四面体、球形、多面体、纠缠不清的缎带形……不及备载。它们都是木星大气里的巨型“浮游生物”,像蛛丝或薄纱般乘着上升气流到处飘浮。如果活得够久,它们就会繁殖,最后会掉入深处,被碳化之后变成新一代的构成材料。

“同情心就是其一。还有正义、真理等等。”

他搜遍了面积比地球大一百倍的区域,虽然看到许多奇异的生物,但没有一种像是拥有智能。大气囊所发出的无线电声,只是表示简单的警告或恐惧而已。即使是掠食者,虽然有可能发展出较高层次的组织能力,但仍然像地球海洋里的鲨鱼——无意识的掠食机器罢了。

“比如说呢?”

木星生物圈的一切虽然又大又新奇,但是个脆弱的世界。到处都是薄雾和泡沫,细丝状和薄纱状的生物组织,是由上方闪电所产生的石化原料不断如雪花般飘落所编织而成。这些构成物比肥皂泡更空洞。即使是最可怕的掠食者,也会被地球上最无力的肉食性动物轻易撕成碎片……

“事情总会过去的,我也曾经回到地球,探望我爱过的人。我现在知道,有许多东西比爱更伟大。”

“所有这些奇妙的生物都被毁了——只为了创造太隗?”

“我学到很多东西,但我很难过,我的旧生命一直在消逝。”

“没错!木星生物曾经被放在天平上,与欧罗巴生物比较、衡量——结果被淘汰出局。也许在那气体环境中,它们永远无法发展出真正的智慧吧。这难道就是它们的宿命?哈尔和我到目前仍在探讨这个问题的答案,这也是为什么需要你的帮忙。”

“一切都完成顺利。因此他们不打算再回来。”

“但我们怎么比得过那块石板——木星的吞噬者?”

59 三位一体

“它只是个工具而已:徒具广博的知识,但毫无知觉。它虽然威力无穷,但你、哈尔和我铁定远胜过它。”

而且,在这新生世界的近海处,出现了一块巨大的东西——长方形,漆黑如夜。

“难以置信。不管怎么说,大石板一定是被什么东西创造出来的。”

它们陷于火与冰之间——直到太隗在天空中引爆,开启了它们的新世界。

“当年发现号来到木星时,我遇见过它——或者是我所面对的部分的它。就像这次一样,它指派我回到太阳系替它达成目的。之后,它就音讯全无,只留下我们在这里——至少目前是如此。”

那里也是个随时面临死亡的世界,不仅是因为能量来源无法预期且经常变换位置,而且驱动这种能量的“潮汐力”一直持续减弱。欧罗巴最后会变成一个冰冻的世界。即使它们能够发展出智慧,仍然无法逃脱灭绝的宿命。

“这样我就放心了。有大石板就够了。”

沿着这些深海沙漠中的狭长丰饶地带,一系列的文化和原始的文明相继兴起、衰颓。它们不知有其他的世界,因为每个温暖绿洲都是相互隔绝的,宛如行星间一般。这些沐浴在熔岩流的微光里、在热通孔附近觅食的生物,一辈子都无法越过每座孤立岛屿之间险恶的不毛之地。假如它们之中曾经出现历史学家及哲学家的话,每个文化都会宣称自己是宇宙中独一无二的。

“不过现在有个大问题。事情有点不对劲。”

在这个充满生命的外星世界里,在人类造访之前,长久以来就有个类似埃及的故事一直上演着。正如同尼罗河为沙漠中的一个狭长地带带来生命,这条温暖的岩浆河流也为欧罗巴的海底带来生命。在它的两岸,宽度不超过两公里的地带,各式各样的物种相继演化出来,然后兴盛,然后灭绝。有些物种还留下一些遗迹,其造型有的是堆栈的岩石,有的是在海床上挖出的奇形怪状的图案。

“别再吓我了好不好……”

在许多地方,海底之火是一条条炽热的熔岩流,沿着陡峭的山谷绵延好几十公里。在这么深的地方,压力非常大,因此水与炽热岩浆接触之处不会产生蒸汽,两种液体之间维持着一个恐怖的平衡。

“当初宙斯山掉下来时,很有可能撞毁整颗星球。它的撞击是无预警的——事实上根本无法预测。没有任何理论计算能预料有这种事。它摧毁了欧罗巴广大的海床,消灭了所有的物种,其中包括我们曾寄予厚望的某些物种。大石板也被撞翻,而且可能已经受损,里面的程序产生错乱,因而无法处理偶发事件。其实也不能责怪程序,宇宙之大无奇不有,偶发事件打乱原先缜密的计划是常有的事。”

他看过巨大的空贝壳,形状像螺旋状的喇叭,有一个人那么大。他也看过各式各样的蛤蜊——两瓣的,甚至有三瓣的。还有螺旋状的化石,直径好几米,与地球上的鹦鹉螺类似——这种美丽的动物在白垩纪末期突然神秘地自地球的海洋里消失了。

“没错——对人类和大石板都一样。”

光是一片小小绿洲就够一大票生物学家研究一辈子了。与地球古生代的海洋不同,这里的环境不是很稳定,因此演化速度非常快,出现了一大堆光怪陆离的生命形式。而且,它们随时都有灭绝之虞。当能量供应的焦点转移之后,绿洲里的生命就会枯萎、死亡。海底到处散布着这类悲剧发生过的遗迹:埋藏着骨骸和覆盖矿物质的残留物,显示整个演化篇章从生命册里完全消失。

“咱们三个一定要成为偶发事件的处理者,以及世界的守护者。你已经遇见过这里的两栖动物,将来一定还会遇见许多奇奇怪怪的动物,例如披着硅质盔甲的‘汲取者’:专门从岩浆流里汲取岩浆;或者是在海里觅食的‘浮游者’。我们的任务是帮助它们将潜能发挥到极致——或许在这里,或许在别处。”

在欧罗巴的“热带地区”(赤道附近),靠近“城堡”歪七扭八的城墙边,有一些细细的、蜘蛛网状的结构,像是植物之类的东西,但都会动;有许多奇形怪状的蛞蝓和蠕虫之类的动物在里面爬来爬去,有些以植物为食,有些则直接从周围富含矿物质的海水中获取食物。离开热源——即“海底之火”,所有生物都靠它取暖——较远的地方,住着比较强壮、比较魁梧的动物,像是蟹类或蜘蛛之类的有机体。

“那人类呢?”

这些沸腾的液体强力逼退由上方渗下来的酷冷,在海床上形成一座温暖的孤岛。同样重要的是,它们从欧罗巴的内部带上来生命所需的所有化学元素。在这个人们意想不到的地方,居然存在一个充满着能量和食物的环境。这类的地热通孔在地球的海洋里也有,被发现的时期与人类第一次看清伽利略卫星真面目时相隔不到十年。

“以前我常想要介入人类的事,但那个警告不但针对人类,同样也针对我。”

假如没有木星的影响,欧罗巴上的海洋早就被冻成硬邦邦的固体了。木星的重力不断地揉搓着欧罗巴的核心,震撼艾奥的力同样也作用在这里,但规模小得多。行星与卫星之间的拔河不断地产生海底地震和山崩,以惊人的速度横扫深海平原。在那些平原上散布着无数的绿洲,每个绿洲都围绕着由地底冒出来的、富含矿物质的喷泉,范围约有数百米。这些化学物质蕴藏在纵横交错的管线和烟囱里,堆栈起来的样子有时看起来很像一座座倾颓的哥德式教堂,以缓慢的节奏从里面冒出阵阵的黑色滚烫液体,仿佛是被一颗巨大的心脏所驱动。而且,冒出的液体也仿佛血液,是生命存在最有力的保证。

“不过我们并未严格遵守。”

在木星引爆之前,那些海洋的表面都有一层冰,与上方的真空隔离。在大部分地方,冰层有好几公里厚。其间有许多线条状的薄弱区,是冰层曾经裂开或被撕开的地方。在整个太阳系中,只有这里可以看到两种相克的自然元素持续不断地互相接触,互相冲突。“海洋”与“真空”的对决永远以平手收场——暴露于真空中的海水会同时沸腾与结冰,将冰层的破洞补起来。

“我们已经尽力了。同时,在欧罗巴短暂的夏日结束,漫长冬夜来临之前,咱们还有很多事要做呢。”

在20世纪末人类开始探索其他行星之前,很少有科学家相信,在离太阳这么远的地方可能有生命繁衍。不过五亿年来,在欧罗巴冰封的海洋里,一直都和地球的海洋一般,有许多生命存在着。

“我们还剩多少时间?”

58 火与冰

“没多少了,只剩约一千年。我们一定要记取木星生物的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