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阵,我们一个公司的某位年轻员工要离职。他给我发了一条信息,讲了这个情况。我回复说:“你快点折腾吧。既然自己做出了选择,就要开心。选择就是放弃,放弃的目的是为了追求自由,所以加油。”
正因为现在的公司不合适,你才应该去找一个适合你的公司。这就意味着你会从一个原有的表面繁荣的舒适区走出来,到一个真正能够让你跳得更高、有更好的起跳点和起跑点的场所,一个新的职场、一个新的战场,去进行下一轮的人生赛跑。一个人越是这样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就越能主动地参与到被选择或者自由选择的过程中去,就越有可能找到更好的发展机会,使自己的能力在更合适的地方发挥出来。
这么多年,以我的人生阅历来看,市场中的人才主动选择其实是更重要的选择,被动的选择是其次甚至是等而下之的选择。那些能够主动选择,哪怕是在公司的人员调整或者说裁员当中主动离开,甚至是炒掉老板自己出来折腾的人,更有机会成为赢家。
在公司做出业务方向调整、人员增减变化,自己不得不离开公司的时候,有些人总是带着很多负面情绪,其实这是不必要的。公司裁减了人员,改变了业务方向,调整了商业模式,自己和这种调整发生了摩擦,离开只说明不适合,并不代表能力被否定,也不意味着自己就没有价值。这么想,你就有了出路。
在人才市场当中,我们会看到两类人。一类是事业导向型,一类是收入导向、生活导向型,后者更关心家庭和其他个人因素。我们很希望看到员工是因为第一种原因选择工作,但是多数人因为第二种原因在不断地跳槽。他们往往会因为薪酬、人际关系等小环境原因,放弃一个可能更长远的发展机会。
那么裁员,对于那些被裁的职场人,是不是坏事儿呢?
第二类人通常会想,只要努力做到高管,拿到高薪,在公司稳定下来,人生就可以平顺地发展。这一类人往往跳槽频繁,而且没有太多的理由,一般就是因为工资诱惑。而事业导向型的员工,他们的价值倾向非常明显,且有坚定的目标和长期的稳定性。
从企业来看,作为一个领导人,应该按照这样的顺序:先裁自己的脑瓜,再裁低效资产,再裁错误的产品,再裁错误的商业模式,最后裁人。这样才能救活自己。
当然,现在跟过去不一样。计划经济时期全国的城市都大同小异,你在哪儿买房都差不多。但是现在千差万别,选择去一些小城市,比如说在大理开一家小店,卖一些小东西,就意味着选择了一种截然不同的人生。所以跳槽这种选择,也不意味着就是失败。它其实是人生的另一个开始,这是很有意思的事。当然,我总是喜欢丧事当成喜事办,永远乐观。事实上也是,乐观的人才会有乐观的人生。
反观商业历史就会发现,全世界没有一家公司是通过简单地增减人员就把自己救活的。特别是管理者、领导者,在裁人的同时也需要把自己脑子里的旧战略、旧观念、旧方法一并裁掉。自己的观念改变了,才能配合人员的裁减来调整公司整体的业务方向,把公司从低谷中拉上来。
再说一个叫你更觉得开心或者释然的理由。我觉得在公司人员裁减的过程中,你能够获得更多的机会。其实随着城市的差异性发展,人们的生活态度会有很多细分,个性化也就越来越明显。很多人不停地切换城市,切换行业,切换人生选择,机会其实是越来越多的。也就是说,中国的发展,为更多的年轻人、中年人和一切有个性的人,提供了事业和生活上的更多可能性。
所谓“犬牙交错”,就是有增有减。今天某项业务创新了,那么这个地方就应该增人,其他地方低效或者做错了,那就要减人。不应该从绝对数来考虑,一刀切地裁员,而应该是犬牙交错式的。通过应对行业变化、企业生命周期的变化,通过战略的检讨、产品的检讨和商业模式的检讨,来相应地做人员的调整。这才是企业面对危机时最有效的方法。
所以,你偶尔在某一家公司得到了一个机会,或者说失去了一个机会,并不能说明太多,更不意味着你在其他方面就没有发展的天地了。
公司其实更需要反复检讨的是内部问题,包括自己的企业定位、战略、价值观、业务模式等等。在这个过程中,再来看哪些地方需要减人,哪些地方可以加人,哪些地方要减资产,哪些地方要加资产,哪些地方退,哪些地方进,而不是简单地裁人。在经济下行或者陷入低潮的时候,企业进行系统认真地检讨,用这种“犬牙交错”的方式来解决人员增减问题,才是聪明的办法。
比如说,现在人口流动性比较大,户籍制度也不像以前那么严格,交通又非常便利。一个人拿着部手机,就能订机票、订高铁票、订餐馆、订酒店,干什么都非常方便。这样一种方便实际上给我们市场、人生、城市、事业的转换甚至是朋友圈的转换都带来了很多的便利。在这样的情况下,被公司裁掉又怎么样呢?我把这叫作“偏离一步天地宽”,这还不叫“退”,只是“偏”一步。
应对危机,裁员是企业本能的反应,但这并不一定是最理想的。因为裁员只能缓解阵痛,这个时候,公司面对的不仅是人的问题,还有很多低效资产、很多战略上的失误,以及其他方面的因素。如果只埋怨人,盯在人身上,往往会掩盖企业在其他方面的失误。实际上,是整个战略错了,资产配置错了,才导致了个人的低效,相对地,才感觉人员冗余。
总之,无论是公司裁人还是你被裁,都是一个机会。对公司来说,是从旧的泥潭里往上爬的一个机会,对个人而言,是一个新的人生选择的开始,是走向自己更满意的生活的一个机会,应该高兴才是。现在的社会给我们提供了一定的安全网,比如说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的安全网,还让人与人之间有了更多连接的点,而这些连接的点也给我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更多的保障。
这股裁员的大潮几乎是和2018年的冬天一起到来的。根据招聘平台的数据,2018年第四季度,仅在IT、互联网行业,招聘职位的数量就比同期减少20%。到了2019年冬天,裁员的浪潮似乎还没有完全过去。对于企业而言,我觉得,面对困难或者大环境的变化,裁员并不见得是一个最好的选择。
所以,当裁员潮来的时候,不要担心,更不要气馁。我们应该感谢老板、感谢公司,感谢你那个小小的上司,用这样的方式在培养你,给你机会以及一个新的未来。
过去这段时间,我听到不少关于裁员的讨论,房地产、互联网、广告业、汽车业,很多企业都在裁员。面对经济下行的压力,企业生存艰难,为了活下去,裁员似乎成为一些企业的首选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