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随着房产泡沫的浮出而降临,按月计算的抵押支付不能兑现,作为信贷衍生物出售的抵押支持证券的价值缩水。从理论上来讲,抵押品转换成信贷衍生物的债券化以及把这些信贷衍生物切割成担保债务凭证的目的,在于限制和防范金融风险;而实际上,这个过程却传播风险,使次贷问题恶化,而且还引起人们对这种证券价值以及其所属公司产生怀疑。为了使问题更加复杂化,于是又制造出一种被称为“信用违约互换”的新经济工具,它可以把投资者的利率投资风险转至借贷者不偿还对其房产按揭的风险。因此,信用违约互换从实质上来说,就是一种保险政策,其价值随着合同所涉及的资产状况而变化。因为很多人都感到房价会继续上涨,人们会继续支付他们所居住的房屋的按揭,因此,在房产泡沫引发的灾难发生之前,担保债务凭证一直被认为是一种安全的投资。随着按揭没有支付给诸如美国国际集团(AIG)这样的公司,担保债务凭证发生贬值。这类公司创造担保债务凭证的目的在于,确保其巨额债务的安全。金融市场的问题在于:有多少欠债?有多少按揭不能支付?最近的将来还会有多少?由于这些问题难以回答,所以世界信贷市场出现冻结。笼罩着担保债务凭证和抵押掉期互换的安乐感消失了,接踵而来的是加尔布雷思所描写的恐慌和灾难;这就完成了一个周期的循环。
如前所述,一种典型的新经济工具被称为衍生物,它允许银行和按揭公司通过捆绑贷款来传播风险。在20世纪90年代流行起来的一种衍生物就是资产抵押商务纸券,从而导致形成一种新衍生物,叫作信贷衍生物。 信贷衍生物的价值源自建立在债券、贷款或其他金融资产基础上的信贷风险,目的在于把风险从一家转嫁给另一家;这是信贷风险转嫁的一种方式。有一类信贷衍生物叫作担保债务凭证,这类凭证是引起2008年金融危机的重要因素;它作为一种经济工具,允许商业投机者把诸如抵押支持证券这样的资产作为抵押品加以控制和保持,随之创造和销售以来自抵押品利息支付的现金流动为基础的债券,从而又可以销售由此而来的收入。放贷机构在转嫁支付风险的同时,依然拥有资产或房产的抵押品。投资者根据自己对具有不同信贷品质等级(3A、2A……一直到D)的风险的偏好,来购买部分来自抵押支付的债券收入。担保债务凭证市场的主要参与者是银行、对冲基金会、保险公司、抚恤基金会以及市政当局。
在为投机而制造的新经济工具所产生的安乐感的每一次循环中,社会面对金融冲击,总是处于措手不及的状态。人们不禁要问:社会为什么会措手不及呢?如美国的情况所表明的,答案在于社会无法预测新经济工具对经济的影响。以约翰·D. 洛克菲勒的南方改良公司或他的美孚石油信托公司(此类中的第一家)为例,到1879年,他和他的副手就能控制美国精炼油的90%~95% 。人们也无法预测一种按揭债券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例如,水星号高级担保债务凭证在2007年3月被评为3A级,以债券的形式销售给投资者15亿美元。水星号的创造者——瑞士信贷集团,用这笔钱购买223种以抵押支持债券支付作为抵押的其他债券,这223种债券是以抵押支持债券的收入作抵押的其他债券中风险最大的;其中,包含次贷。为使问题更加复杂化,这批债券还掌控其他债券。曼陀罗王(Mantoloking)就是这223种债券中的一种,它为水星号所购买,拥有一部分仍由抵押支持债券的收入作抵押的126种其他债券。
随着住房的合格买主和次贷借入者人数的增加,利息又调至前所未有的低度;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可以买到梦想中的住房。由于购买住房的需求增长,房价也随着增长,导致在建住房数量沿螺旋曲线上升。为了出售更多的贷款,银行和按揭公司不断降低主要条件,房价持续不断地上涨,合格购买者的数量不断增加,利息不断下降,房屋市场形成历史以来最大的泡沫。这是由以下诸多因素共同造成的:(1)银行和按揭公司根据国会立法的要求,以及随后出于本身的贪婪欲望,改变了放贷标准;(2)新经济工具允许银行和按揭公司通过捆绑贷款传播风险, 随后又把风险以担保债务凭证(CDO)的形式转嫁给他人(下面要讨论这个问题);(3)利率降至有史以来的最低水平;(4)政府的理念为,对市场干预越少越好;(5)数以万亿美元计的海外资金来美国寻求投资,从而创造出一个新的债券市场。
由于人们的住房以次贷作为抵押,水星号的投资遍布223种债券,其中93%被评为3A级。当次贷市场崩溃时,问题就在于,谁还有什么?这223种不同债券的价值还剩下多少?对水星号原本1美元的投资,到2009年3月的估价为 5.14美分。结果 “创造货币的奇迹”却通过创造新经济工具——担保债务凭证和抵押支持债券,而导致另一轮安乐与灾难的循环。
由于20世纪70~90年代国会通过立法,逐步提高了金融机构放贷给“得不到周全服务的或贫困的人口”的门槛,因而家庭住房贷款的抵押条件被降低。结果是,有上百年传统的借贷标准被摈弃,出现了所谓的次贷市场(sub-prime mortgage market)。在1975年以前的住房购买者,若加入今天的次贷行列,银行只会认为他们的风险太大,对其不予以贷款,因为银行是投资组合放贷者;银行控制着贷款,直到期满或还清为止。为了消除或最大限度地减少由于国会立法而引起的次贷风险,放贷机构建立起债券化程序,涉及将贷款集合重组为债券,出售给投资者。但是,当放贷机构一旦发现,债券化程序(MBS)可能会导致次贷市场高额盈利而又无风险,他们就会对次贷如痴如醉。债券化程序的目的在于,金融机构可以提高当前按揭出售的现金额度,由此可以筹措到资金,创造新的按揭。这个过程具有周期性,使金融机构加大经营杠杆的力度。
如加尔布雷思所言,这又完成一次循环。本书的价值在于理解和发现历史必然的人类行为模式。“货币的历史给人们提供许多教训,或是人们可以从中吸取许多教训。特别令人怀疑的是,通过任何其他途径,也可以获得许多对货币的永恒认识。”“在货币史上,并没有许多内容符合一种线性历史观。这种观点认为,一个时代的知识和经验,可以为下一个时代中已得到改进的管理者提供智慧。”
从2008年的金融危机可以明确地体会到,阅读《货币简史》和理解加尔布雷思的安乐周期的价值。当人们变得贪婪的时候,市场心理学在某一时刻就会超越现实,导致灾难发生。加尔布雷思对这个过程这样解释:“早期创造货币的奇迹,现在伴随着突然降临的被一笔抹杀的绝望。买东西的货币减少,物价就会下降。这种下降对想购买或还债的人来说,也许是迅速的、具有毁灭性的。事情还是如此简单。”
丹尼尔·奥斯特兰德(Daniel Ostrander)2009年6月于旧金山
在当前的经济危机中,加尔布雷思的这部《货币简史》对任何经商、学习历史和经济学的人来说,都应该是必读之书。他在书中指出,人们如何过于经常地通过一种特别的意识形态来看待正在变化的社会和经济活动;他摈弃意识形态的偏见,勾画出导致历史教训不断重演的经济模式。“在我们这个时代,最大的错误莫过于,把经济政策看作在对立的意识形态之间做出选择的问题。”加尔布雷思说明了,历史的教训是认识人类行为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