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读书网 > 经济管理 > 菜场经济学 > 如何降低企业成本

如何降低企业成本

中小企业在设立之初的目的,是解决小城镇就业和增加农民收入,后来又遇到国企大下岗,又成为就业带头人和知心大姐。现在,就业形势大好,于是有关部门对中小企业这个夜壶也不感兴趣了,中小企业成了黑心老板的代名词。现在所有的措施,对中小企业的成本都没有降低,甚至是更高,这种局面若再持续两年……不敢想了。那种免个几百元的事情,就不要拿出来说了,一个10人企业,一年的乱七八糟看不到东西的支出,大概是50万元,以此类推,差不多的。你免个几百元,对一个企业毫无意义,加一次汽油,就归零了。2014年10月,财政部发文,每月营业额3万元免税。是啥意思?上海大街小巷的夫妻老婆店、杂货铺、早餐店,如果日均营业额流水达不到3000~4000元,就是亏损,所以无法享受这个政策!目前能够享受此优惠的只有“洗刷刷”行业:洗剪吹、洗脚妹、洗车男,因为他们没有进货成本。比如小店夫妻俩,毛利30%,去掉房租和自交社保,纯利10%,每人到手1500元顶天了。当然,小夫妻总会想点办法。那恭喜你,科长随时有机会关心你了。我们小区隔壁的小店,每天流水1.5万~3万元,6个营业员换班,老板管杂事,也赚不到多少纯利润。

亲儿子,欲壑难填,强取豪夺,无休无止。干儿子,拼死拼活,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牛晚,都要快饿昏了。一旦真的饿昏,家里脏活累活杂活,包括挨骂背黑锅的事情,谁去干?有人说,既然农业税可以免,那为什么不能免那些小微企业的税?让财政学家来告诉你:土地征税,一目了然,土地是明确的,农产品也是一眼就看出来的,免税好操作。工商界的微小企业和潜在大户,你从表面看是无法区别的,例如淘宝店,有的躲在小村子里,看上去可怜兮兮的,但一年销售几个亿,但是不做账,你怎么办?

我们不是采取个人所得税制度,而是采取流转税制度,按照交易额征税。但你今天卖了几双皮鞋和小馄饨,你不会说,科长也搞不清。于是科长是“复杂事情简单化”:按照你的店铺和厂房面积,简单推算一个比例,交钱。不服?科长抽屉里有几百个文件和通知,数千条法律,必有一款适合你。那么我们为啥采用流转税,而不采用个人所得税,多赚多交税?因为个人所得税的前提是,财产对税务局公开,这下子点中死穴了,于是就搞流转税。科长表示,我们最善于在搞不清楚的情况下,把事情搞清楚!

1998年的时候,我就感觉有关部门正在进一步严厉执行《劳动法》。现在再去招聘的小老板,那真的是民族英雄了。我仔细研究过新《劳动合同法》,一句话,全是老板的错,除非你把员工进入你公司的每一分钟的事情都拍下来,然后按照律师取证的严苛程序,做成档案,还要缴纳所有的税费文书等。国企困难,有关部门全力帮国企,让工人统统下岗;现在私企困难,有关部门和专家一起,以漂亮口号为由,发文件,谈思路,年年强制中小企业不断为员工增加收入和福利。一帮一推,大家心里清楚。在这种环境下,私企是什么心态?社保48%,增值税17%,企业所得税20%,个税累进,粗算10%,贷款利息9%,辞工还要不等的赔偿,动不动起诉罚款,你还要找个律师应付一下。你可以办个企业试试看!

如果表面上减免降低了一些税费,但是有关部门主动来企业检查几次工作,企业实际支出可能更高,你懂的。有关部门要主动为企业服务。你问问企业,如果有关部门真的主动上门来了,你是高兴,还是其他什么感觉?小时候,班主任主动家访,你高兴吗?对于大部分中小企业而言,减税减不了几个钱,有关部门少来几次“上门检查”,才是真正支持实体经济。这个成本高得离谱了。一个企业面对十几个有关部门,每个部门都有很多法律法规和闻所未闻的内部规定,要想在一个小企业找碴儿,那是比喝啤酒还简单。接下来,小老板就陷入无穷无尽的悲剧了。

上海的社保金,大概是你到手工资的一半,确实是高得荒唐了,比美国还高。这种以损害企业长期竞争力的方式,满足短期目的和农民工诉求的搞法,是劳资双输的局面。有关部门说,不喜欢可以搬走。放心,小老板们已经在搬了。但是留下来的农民工,就没有那么好说话了。

很多经济愿景是好的,很多发展思路是对的,但是公务员根本没有接触过工商业,难以把好思路真正落地。实践和教科书真的是不一样的,就像小厂老板和经济学家的区别。公务员最大的本领是,让领导高兴,他们100%的精力是在研究领导高不高兴,三年到了,怎么去升一级?至于小厂老板赚不赚钱,公务员会关心吗?小厂老板指望他们发展企业,难了。

2009年之后,上海实行全口径社保。现在大部分企业的社保金支出,已经超过税收支出,换句话说,就是增加了一倍的税收。这个狠啊。于是中小企业收缩招聘规模了。51job的销售员,急得火上房了,不信你去问问。其实五险一金也是税收,我不交,给员工买意外险,剩余部分直接现金?哼,等着处分!

现在有关部门应该做的只有一件事情,就是降低企业成本,包括降低税费,降低员工住房价格;有关部门勒紧裤带,把三公消费转为社保金,商品价格降低了,老百姓有社保了,生产才能恢复,经济才有循环。但是,根本不可能做到。最后肯定是印钞,上项目。出口垮掉怎么办?没事!统计局去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