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读书网 > 经济管理 > 巴菲特致股东的信 > E.出售企业

E.出售企业

我的职责是资本配置、顶尖人才的选择和报酬机制的制定。至于其他的个人决策、运营策略等等,都是子公司层面决策的事情。伯克希尔的高管们有时会和我讨论他们的决策,有时不会,这取决于他们的个性,以及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之间的私人关系。

这就解释了,我们为何要求你们家族中的核心成员保留20%的股份。出于税务的目的,我们需要持有80%的股份以进行会计合并报表,这对我们很重要。留下的家族成员像主人一样管理企业,这对我们而言也非常重要。简单而言,除非现有的管理层愿意留下作我们的伙伴,否则我们就不会买这家企业。合同不能保证你持续的利益,而我们需要你的承诺。

如果你决定和伯克希尔做生意,打算将你的企业卖给我们,我们会支付现金。你的企业不会被用于任何的贷款抵押,而且我们之间的交易不需要任何中间人。

任何买家都会告诉你,他个人需要你——如果他有头脑,他的确是需要你。但是,大多数买家,由于上述提到的各种原因,在其后续的行为中无法履行当初的诺言。而我们将会言行一致,信守诺言,不仅仅因为我们做出过承诺,同时也是因为这样能够达到最佳的商业结果。

此外,在与我们的交易过程中,不会发生宣布交易之后,买家取消或重新建议调整(当然,伴随着道歉,以及连同银行、律师、董事会饱受谴责的解释)的情况。最后,你会明确知道你在和谁打交道。你不会仅仅与一个几年后掌管公司的人进行一次谈判,或让总裁抱歉地告知你,他的董事会要求他这样做或那样做(有可能,要求卖掉你的公司,以资助母公司的其他业务)。

你们知道我们过去曾进行的几次收购,这里,附上一个我们收购的企业名单,请你们比照一下,看看我们的行为是否与我们的承诺相一致。你们尤其要看看,那些为数不多的表现不佳的企业,看看我们在市况艰难的情况下如何行事。

很公平地告诉你,在出售生意之后,你将会和现在一样富有,但不可能更富。你所持有的公司股权已经使你富有,并获得了稳健的投资回报。出售公司只是改变了你的财富形式,但不会改变它的数量。你出售企业之后,会从原来拥有100%你明白价值的资产,变成了另外一种有价值的资产——现金,你可能会用这些现金去投资一些并不十分了解的公司的部分股票。卖出常常会有一个正确的理由,如果交易是公平的话,那么这个理由并不会使卖家变得更为富有。

无论是对一个家族还是对近来新招的MBA,我们从来没有对谁承诺过,让他有机会去管理我们从股东兼管理层那里收购来的企业。我们将来也不会做这样的承诺。

我不会纠缠你,如果你有意出售企业,我会非常感谢你的来电。我会非常骄傲地愿意伯克希尔与你们家族的重要成员一起拥有__________公司。我相信我们在财务方面会干得很好,我相信你们也会在未来的20年里继续愉快地经营企业,就像过去的20年一样。

伯克希尔是不同的买家,一个相当与众不同的买家。我们买进是为了持有,但我们在母公司层面没有——也不打算有管理团队,派驻被收购的公司出任管理层。我们拥有的所有企业都享有高度自治权。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旗下很多重要公司的高管很多年都没有来过奥马哈(伯克希尔总部所在地),或者,我们压根就没有见过面。当我们收购一家公司后,卖家会继续以管理者的身份像出售之前一样管理企业,我们会适应他们的风格,而不是相反。

真诚的,

如果当前的企业家将变现视为唯一的目的,而将企业置之脑后——很多卖家是这样的,那么上述的两类买家,无论哪一类,都可以满足这个目标。但如果卖家所出售的生意是其毕生的创造性工作,并且是其内在人格不可或缺的部分,那么买家的任何一种行为(指上文所提之①,购买之后过度干预;②购买之后转手倒卖)都存在严重的瑕疵。

沃伦E.巴菲特

(2)另一类买家是金融投资商,他们总是用大量借来的钱进行操作,打算一旦有合适的机会,就将收购的企业卖给公众[2]或其他公司。通常,这类买家的主要贡献是会计方法的改变,他们能使公司的盈利在脱手之前呈现出最为耀眼的光芒。由于股市的上升和资金的泛滥,这类交易变得越来越频繁。

我们所进行的收购,常常是由那些将企业卖给我们的经理人推荐的。在其他公司,高管们通常会与那些投资银行合作,去追寻可能的收购机会,他们使用标准化的企业拍卖流程。在这个流程中,投资银行家们会准备好一本“书”。

你和你的家族或许有朋友将自己的企业卖给了大公司,成为了别人的子公司。我怀疑他们所经历的能够证实,收购完成之后,存在这样的倾向——母公司接管子公司的运营,尤其是在母公司了解该行业,或者他们认为自己了解该行业的情况下。

关键词:没有投行参与的收购更好

这样的买家,无论是否有承诺,他们都会认为自己很懂你公司的运营,而且迟早会伸出“援助”之手。如果收购方是家大公司,他们会有成群的管理层,这些管理层当年在被招聘时,就被许诺将管理日后收购的公司。他们会有自己的做事方式,即便你的公司毫无疑问做得比他们的好,人性这时也会让他们觉得他们的方法更好。

这本书让我想起小时候看的超人漫画——一个温文尔雅的办公室白领,在电话亭里一跃而起,化身为内裤外穿的超人。在华尔街的版本中,一家之前温文尔雅的公司在投行的电话亭里完成收购后,一跃而起,便能超越其他竞争对手,而且盈利的增长速度比子弹的速度还快。这本“书”中描述了被收购公司具有的能量,受到这种描述的激发,那些患有收购饥渴症的CEO们立刻痴狂起来。

(1)一类买家是,虽然可能地理位置不同,却是同行或类似的公司。

在这些“书”中,特别搞笑的是,投资银行家们对这些公司未来很多年的年度盈利,都做出了精确的规划。然而,如果你问一下这位投资银行家作者,他们自己的公司下个月的盈利情况如何,他会立刻自我保护式地蜷缩起来,然后告诉你,公司业务和市场都变数太多,他不敢做出预测。

如果你决定出售你的公司,伯克希尔提供了一些其他买家无法提供的优势,特别是,其他买家将会属于下面两类中的一类:

这里有一个故事,我忍不住想讲一下。1985年,一家大型的投资银行接手了出售思考特·费泽公司的业务,广泛出价,但是没有成功。当读到其未能成功出售的消息时,我给拉尔夫·沙伊(当时以及现在思考特·费泽公司的CEO)写了一封信,表达了有意购买公司的意愿。我从来没有见过他,但是一周之内,我们达成了交易。不幸的是,思考特·费泽公司在与投行签订的合约中约定,只要交易达成,就必须支付250万美元的佣金,即便投行没有为其找到买家。

关键词:一生一次的交易

我猜想,投行的负责人觉得应该为这笔佣金做些什么事情,于是他有礼貌地向我们提供了为思考特·费泽公司的交易准备的“书”。芒格以他一贯的机敏回应:“为了不读它,我愿意支付250万美元。”

在上述买卖的过程中,价格当然是非常重要的,但并不是出售企业的最重要的方面。你和你的家族拥有一家业内优秀的公司,并且买家也认识到这一点。你的这家公司还会随着岁月的推移而日益增值,那么,如果你现在不卖出公司,将来应该可以实现更多价值。当你有这样的认识,你就应该可以拿出部分精力和时间,好好选择一下你希望的买家。

在伯克希尔,我们精心制作的收购策略就是,安静地等待电话铃响起。令人高兴的是,有时候我们能如愿以偿,因为,我们之前收购企业的经理人会推荐他们的朋友,而朋友们也乐意如法炮制。

与此不同的是,集企业家于一身的股东们通常一生只有一次机会出售自己的企业,而且常常是在来自各方压力、充满情绪化的气氛中进行。这些压力通常来自于中间经纪人——他们的报酬基于交易的达成,而对买卖双方的结果无所谓。实际上,这种交易对所有企业家来说都很重要,无论从财务角度还是个人角度都更容易犯错,而不是更少犯错。而且,在这种一生一次的买卖中,一旦犯错,不可逆转。

[1] 1990年信件的附录B——致潜在卖家的信;1999年。

很多企业家用一生中最好的时光构建自己的公司。通过一次又一次经验的积累,他们磨炼了商业营销、采购、人才选拨等方面的技能。这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在某一年所犯的错误,常常为后来的竞争和成功做出了贡献。

[2] 指上市。——译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