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读书网 > 官场小说 > 领导班子 > 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五章

戴晓云毫不掩饰自己的寂寞,说:“这两个月都快把我憋死了,小姚你下班后要是没事就到我家来,你一个人在家也没什么意思。我们姐妹在一起说说话,我觉得我们挺投缘的。”

陆国杰在海里游了半个多小时才上岸,发现戴晓云和姚佳还在一起说着。陆国杰见她们唠得热乎,对戴晓云说:“这回你找到说话的人了。”

姚佳说:“陆书记、戴大姐我先回去了。”姚佳先走了。

太阳落到了海里,波光中海水赤红如血,对应着天上的晚霞,如诗如画,如梦如幻……

回来的路上,戴晓云说:“小姚这个人一看就知道是个善良的女人,她命挺苦的。”

陆国杰下海游泳。敏感的戴晓云,从陆国杰和姚佳之间异样的眼神中读到许多信息,她敢肯定自己丈夫和眼前这位漂亮的副局长之间有一种似乎不平常的关系。姚佳本想客套几句就走,可戴晓云偏偏要拉着她坐在沙滩上说话。戴晓云到清河以后远离了原有的朋友圈,因为自己有病很少出去,也就很难有新朋友。丈夫上班,女儿上学后,一个人待在家里时常感到寂寞。两个女人一旦投机,话说起来就没完。戴晓云和姚佳从东沟谈到清河,从工作谈到服装,从疾病谈到家庭……在这场谈话中,姚佳更多担当的是个倾听者,她对戴晓云命运的关注和同情,进一步引发戴晓云的倾诉。

陆国杰假装不知道,说:“是吗?”

陆国杰说:“我下海游泳了,你们在一起说说话吧,我夫人总说到清河不好,没熟人说话。”

张兴化当常务副市长的事很快批了下来。正式任命后,陆国杰找张兴化谈了一次话。陆国杰在充分肯定了张兴化优点和成绩的同时,批评了张兴化生活不检点的问题,张兴化笑着表示接受。

戴晓云听到姚佳的名字,眼光一亮,俩人互相看着,姚佳把目光跳开了。戴晓云拉着姚佳的手说:“这么年轻就当局长了。”姚佳说:“是副局长。”戴晓云说:“我当副局长时也是这个年龄。”

张兴化说:“陆书记你还不完全了解我,我这个人就想干点大事,喜欢轰轰烈烈,喜欢有成就感,我从来不隐瞒自己的权力欲。我从小就崇拜指挥千军万马的将军和造福一方的政治家。现在除了当官我感到干什么都没意思。正因为我想有所作为,所以我工作起来浑身都是劲,千方百计把工作干好。我当官不为钱,我不贪,我有钱,不瞒你,我有一千多万你信不信?”

陆国杰介绍说:“这是我爱人戴晓云。这位是司法局局长姚佳。”

陆国杰第一次听说张兴化有这么多钱,问:“你哪儿来这么多钱?”

姚佳说:“听说你把家搬来了,这位是你爱人吧?”

张兴化说:“清河最大的建材商店,同业建材公司的老板张兴业是我亲弟弟,公司有我一半的财产。十年前我当副乡长的时候,我弟弟高中毕业没考上大学,让我帮他找工作,我说现在机关干部都下海经商你找什么工作?我给你一万元,你做生意算了。做了不到半年,一万元钱赔光了,我认准兴业是个做生意的材料,从别人手里借了三万块钱给他,让他继续做。我们兄弟俩当时写了一份协议,亏了算我的,不管挣多少钱都兄弟平分,现在这份协议还在我手里。兴业靠收购废旧物起家,挣了十几万块钱,承包了一家建材商店,后来挣了钱买下了建材店。当然我也帮过一点忙,比如搞点贷款什么的。但主要还是兴业会经营,会管理。现在同兴建材有一家总店,四家分店,总资产超过三千万。这里当然有我一千多万。”

陆国杰说:“出来散散步,天凉好个秋!正是散步的好时候。”

陆国杰笑着说:“有明文规定,干部不准经商,你已经违纪了。”

正在海边散步的姚佳发现对面走来的陆国杰和戴晓云,想躲已经来不及了,只好大大方方地迎过去。姚佳只是听说陆国杰已经把家搬到清河,前些日子有人说陆书记的爱人头上戴着假发,声音沙哑,脸有点浮肿。第一次见到戴晓云,姚佳心里多少有些紧张。姚佳喊了声:“陆书记。”

张兴化说:“我没经商,有证据表明我经商吗?你可以到同业建材公司去查,保证查不到我的名。我弟弟就是愿意给我钱,有什么办法。”

陆国杰说:“这么些年,我变了,你变了,就是端木没变,他永远都是个激进的理想主义者。”

陆国杰说:“咱们中国人的亲情就是民间法律。”

戴晓云说:“端木在我面前没少骂你,说你当上书记架子烘烘的,说还要和你吵几架。”

张兴化说:“我最佩服的就是你的理论概括能力,这句话说得好。中国人的亲情有时就是法律。我得把这句话记下来。”

陆国杰笑了:“是我叫他去的,我还嫉妒?”为了减轻妻子的病痛,陆国杰叫端木铎经常过来说说话。端木铎是个十分有趣的人,每次过来总能带来欢笑。

张兴化走后陆国杰想:当今是个重商的社会,不让干部经商谈何容易?市场经济不可能没有资本,运作资本就可能带来利润,只要允许干部有资本,绝对意义的不准经商实际上是办不到的。

戴晓云跟着陆国杰一起来到海边,走在沙滩上,戴晓云说:“忘和你说了,下午端木来,在家里和我说了一下午话。你不会嫉妒吧?”

为了表示对陆国杰的感谢,张兴化挖空心想了两天,也没找到一个合适的表达方式,给钱肯定不行,送物也不行,请吃饭太平常了,不作表示又于心不安。张兴化打电话问秘书小戴陆书记有什么爱好。

陆国杰说:“天虽然凉了,海水的温度不会马上降下来,还可以游几次。”

小戴说:“陆书记爱游泳。”

戴晓云说:“天凉了别游了。”

张兴化问:“除了游泳以外还有什么爱好?”

两场秋雨后,天气渐渐变得凉爽起来,晚饭后陆国杰准备好泳裤仍准备下海游泳,经常下海游泳锻炼让陆国杰保持住良好的体形和健康。

小戴想了想说:“陆书记有一回问我集不集邮,我说不集。前几个月我在他办公室看到几本介绍集邮的杂志,我猜陆书记大概是喜欢集邮。”

上个月,司法局局长陈柱调到八洞沟乡当书记去了,由副局长姚佳主持司法局的工作。姚佳感到这是陆国杰有意的安排。在一个小局主事姚佳顿感心情轻松起来,司法局的那点工作干得得心应手。姚佳上任后因为工作找过一次陆国杰,陆国杰批给司法局十万元,使一些多年都没落实的普法工作有了资金保证。

张兴化说:“小戴,谢谢你!改天我请你喝酒。”

姚佳调到司法局当副局长以后心情好多了,一来减少了抛头露面的机会,没人瞧着眼气,自然缓和了和外界的关系。二来热位子换成冷板凳,平衡了人们的心理,眼热变成了同情。司法局是个没有多少实权的小局,没有硬性的工作指标,工作比较轻闲。远离权力纷争,心情也由浮躁变得平和起来。姚佳没有搬进行政科给她安排的宿舍,她和铁路筒子楼的邻居们都熟了,大杂院、筒子楼和现代的单元住宅楼相比,虽然条件不好,却有利于建立起较密切的邻里关系。

第二天,张兴化来到陆国杰办公室,汇报了东北粮油仓储中转站项目的情况。这个项目是郑卫东在省里开会时得到的信息,为了争取这个项目能落在清河,张兴化跑省纪委、跑北京,以提供优惠的土地价格,优惠政策为条件,配合感情投资,终于拿到这个项目。这个项目建成后,清河就可利用这个国家大型粮食仓储中转站,建立东北地区重要的粮油大市场。这一依据港口的粮油大市场,是清河大商贸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陆国杰对这项工作非常满意,指示张兴化马上开个项目协调会,一个月内完成一百零七户的动迁任务,把场地平整出来,争取尽快开工。

女人总是能感觉到男人细微的变化,戴晓云隐隐约约感到陆国杰在躲闪这个问题。

谈完工作张兴化说:“我听别人说你经常下海游泳?”

陆国杰故作镇静,反问道:“我脸红了吗?是夕阳照的。”

陆国杰:“你这是旧闻,现在天凉了,游不了啦。”

戴晓云问:“你不说我也知道她是女的,你脸红什么?”

张兴化说:“我给你找个游泳的地方,不管冬天还是夏天都可以游。”

陆国杰因心中有愧,脸刷地红了起来,说:“姚佳是司法局的副局长,是个女的。”

陆国杰说:“是灵泉游泳馆吧?我去过,那里的条件不错。”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回家的路上,戴晓云问:“马特说的姚佳是谁?”

张兴化掏出一张卡放在陆国杰办公桌上,说:“我中学时的一个同学现在是这个游泳馆的负责人,他给我一张免费的游泳卡,什么时候去都行,给你吧。”

陆国杰淡淡地说:“她调到司法局去了。”

陆国杰说:“给我了你怎么办?”

马特说:“我好长时间没见到姚佳了,她好像是调动了工作?”

张兴化说:“我不爱游泳,有了这张卡就游了一回,放在我手里也是浪费。”

陆国杰不想谈这个话题,默不做声。

陆国杰知道张兴化是投其所好,估计这张卡也不值多少钱,陆国杰说:“好吧,我替你游泳。”

有几天晚上陆国杰和马特还进行了比赛。结果是短距离陆国杰胜,长距离马特胜。有一次马特又赢了,在沙滩上休息的时候马特说:“没有姚佳为你加油,你赢不了我。”

张兴化走后,陆国杰翻看张兴化放在桌上的东北粮油仓储中转站项目书,发现第一页里夹着一张四方联邮票,知道这是张兴化故意留下的。陆国杰心想我买邮票的事只有吴建平知道,张兴化怎么会知道?陆国杰给张兴化打了电话,说:“你把几张邮票忘在报告书里了。”张兴化说:“是我留给你的。”

陆国杰说:“我是一条鱼,如鱼得水说的就是我,大海是淹不死我的。”

陆国杰问:“你怎么知道我喜欢邮票?你说实话我就收下。”

戴晓云说:“你再别游那么远了,天都黑了,你还不往回游,我心怦怦地跳。”

张兴化当然不能把打电话问小戴的事说出来,就说:“前一段时间,我在你办公室看到一本关于集邮的杂志,我猜你喜欢集邮,就给你找了几张。”

自从把家搬到清河以后,陆国杰的生活变得规律起来,下班回到家总能吃到可口的饭菜,女儿放学回来常能听到女儿的笑声。姚佳渐渐从陆国杰的心里淡出。新家离海边不远,夏天的傍晚戴晓云经常陪着丈夫到海边游泳,每次都是戴晓云坐在沙滩上,看着陆国杰在大海中畅游。有一次陆国杰游得很远,海里的浪很大,天色暗了下来,戴晓云着急地站在海边,睁大眼睛盯着远处海里的一起一伏的小黑点,心怦怦地跳,直到陆国杰游上岸她才放下心来。

陆国杰联想起自己给杨书记送邮票动的心思,以己度人也就坦然地把几张邮票收下了。陆国杰不懂邮票,他找出那两本集邮杂志翻了半天,才找到这四方联邮票的参考价:十万元。陆国杰心想有机会把这四方联邮票送给杨德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