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她的学生档案里,家庭成员一栏只有她的妈妈。她妈妈十天半月会给他打一次电话询问女儿的情况,却从来没见她来看望女儿。
她跟别的女孩子不一样,而且她是那么美丽,尤其是当她安安静静的时候。稚气而淡漠的表情,清纯而又变幻不定的眼神。他注意观察她,有意跟她攀谈,她总是垂着眼帘有问必答,规规矩矩但又拒人千里。上课的时候他会忽然叫起她回答问题,她迷离的眼睛一闪就像火苗跳动一下。她很聪明也很机敏,她的回答不符合标准答案但能自圆其说,充满灵性和独到的感悟。
他多么希望她跟所有女孩一样快乐,跟所有女孩一样享受爱的温暖,跟所有女孩一样专心致志地学习。他为她寝食不安,耗费大量精力。她的入学成绩在班里是倒数第九,除了语文英语其他科目都很糟糕。有经验的老教师就指导他,像这样的学生不宜在她身上花费过多精力,得不偿失,且问题来自家庭,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比较复杂,只要她不影响别人就行了。年级主任对他说:“做班主任要因材施教,不要指望辣椒能结出西红柿;要有重点有针对性,不要抓芝麻漏西瓜。”
当他怀着激动和不安,以班主任的身份第一次来到教室的时候,就发现一位美丽而又略带一副玩世不恭表情的女生。她坐在后面靠窗的位子,正跟身后一位男生轻声说笑。他站到讲台上用板擦敲敲桌子,那个女生回过身安静下来。他开始自我介绍,他注意到她两个胳膊肘支在课桌上眼神忧郁而茫然,显然她不在乎他讲什么。
什么是西瓜什么是芝麻?他感到可笑。教师是教书育人,这就是西瓜,那些分数那些排名都是芝麻。育人就要投入情感,就要以心换心。只要班里每个学生都健健康康快快乐乐地学习,考试成绩的提高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事情。
申雪就是他十多年前的学生范小怡,这个事实把李兴华一下子拉回到一个记忆的原点。他忽然发现自己也变了,而且变化之大不亚于那个范小怡,他不知道这变化是什么时候发生的,怎样发生的。
他很充实,可是班主任也干得很累。全班学生都很喜欢他爱戴他,可考试成绩总是不很理想。也许领导和老教师们说得对?
三十五
他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转变的呢?不知不觉中,他在慢慢调整自己,把目光和主要精力逐渐转移到“有潜力”的学生身上,转移到将来能考本科的学生身上。渐渐地,他的班成为考试成绩最好的班,成为全年级乃至全学校最优秀的班。他送的第二届高三毕业班,六十二名学生考上三十七个本科,其中两个考上北京大学。从此一炮打响,他成为全市乃至全省名师。
“慢慢跟他说,兴华毕竟不是那种男人。哦,对了,别说是我说的。”